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返回
打印 关闭

黔东南农信以“四色”金融绘就产业振兴新图景

来源:黔东南审计中心 发布时间:2025-10-23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金融是活水。黔东南农信以“党建红、蓝莓蓝、茶韵绿、香果黄”为脉络,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将信贷资源精准注入地方产业发展全链条,为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党建红:激活红色文旅“新引擎”

 

      黎平,既是长征“黎平会议”的革命圣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的地方。黎平农商银行以党建联建为桥梁,深度融合红色文化与金融服务,联合当地红色旅游景区党支部,精准对接基础设施建设、文旅产品开发等需求,创新推出“黔农·微旅贷”。肇兴侗寨的陆某曾因蜡染合作社资金断裂陷入困境,获得该贷款支持后,合作社不仅开发出30余项非遗体验项目,还带动218名社员就业,累计免费培训群众3000余人次,订单额突破800万元。

 

重走红军桥

 

      今年以来,该行已为红色旅游产业投放信贷资金1.35亿元,惠及1285户群众,助力激活红色文旅发展新引擎。

 

蓝莓蓝:解锁特色种植“致富密码”

 

      “多亏农商行的‘蓝莓致富贷’,我们才能从打工者变成企业老板!”碧波镇朝阳村村民李某的感慨,道出了当地农户的共同心声。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蓝莓基地县,蓝莓是麻江“一县一业”的核心产业。

 

麻江蓝莓基地

 

      早年外出务工的李某与王某返乡后,凭借过硬的种植技术将蓝莓种植规模扩至百亩,却因资金不足难以承接更大项目。2024年,麻江农商银行80万元“蓝莓致富贷”为他们解了燃眉之急,成功拿下350亩蓝莓园。如今,他们不仅实现身份转变,还带动周边100余名村民季节性就业、20人常年就业,每年支付劳务工资约50万元。截至目前,该行已向蓝莓全产业链发放贷款1.56亿元,惠及农户1700余户,让“蓝莓蓝”成为群众增收的“致富密码”。

 

茶韵绿:筑牢非遗茶香“产业基石”

 

      “农信社不仅给我贷款,还常上门帮我解决难题,是我创业路上的‘知心人’。”雷山县毛克翕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毛某说。作为非遗银球茶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毛某从零学习茶叶管理,立志做大爷爷毛克翕开创的“银球茶”产业。

 

雷山采摘茶叶

 

      每到清明前后,毛某的企业日均收购茶青3000-5000斤,生产车间24小时不停歇,日均需流动资金20余万元。雷山农信联社始终给予有力支持,目前企业贷款余额已达574万元。今年以来,该社累计向茶产业投放资金1.8亿元,惠及2606户群众,让“银球茶香”飘得更远,也让“茶韵绿”成为雷山产业振兴的坚实根基。

 

香果黄:结出乡村致富“黄金硕果”

 

      “‘黔农云’上的‘致富通’随借随还,周转资金再也不用愁!”从江县佰伍村农户石某的话,道出了当地农信“便民金融”的实效。

 

从江百香果丰收

 

      过去,石某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偶然尝试种植百香果后,却因资金耗尽面临困境。关键时刻,从江农商银行为他发放10万元小额信用贷款。拿到资金的石某潜心研究百香果种植技术(针对其喜热、需充足日晒的特性优化管理),首年便实现丰收。今年以来,该行已为百香果产业投放贷款8426万元,惠及584户种植户,让“香果黄”真正成为农户增收的“黄金硕果”。

 

      从红色文旅到特色种植,从非遗茶产业到生态果业,黔东南农信以“四色”金融为笔,持续深耕地方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