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山清风劲 金融守初心|当廉洁的月光铺满金融的河床
深夜金融大厅的鼠标声、防弹玻璃上的水汽、背景墙上的古钱币图案,将一名贵州农信人拉回入职培训时的箴言。多年来,点钞机里翻飞的纸币、跨省服务时的冰镇可乐、扶贫搬迁老人递来的信封,串联起他与廉洁同行的日常。当央行冠字号系统织就金融血脉网,当银杏树根在地下收束暗渠,他渐渐读懂:清廉,才是金融河床最坚实的底色。
深夜加班鼠标的点击音在空荡大厅格外清晰,我揉着发酸的眼眶看向防弹玻璃,水汽在冷气出口结成了小水珠。抬头望见大厅背景墙上贵州农信标志中的古代钱币图案,突然想起从临时工转为正式员工时,一名培训老师说的话——我们见过的每一沓钞票,都应该视为一堆非常重要的废纸;我们每天摸过每一张钞票的手掌,都该像月光照在青石板上那样干干净净。
这些年经手的钞票在点钞机里翻飞,像永不停歇的金属蝴蝶。某天我突然发现,每一张纸币的冠字号都像是金融系统的毛细血管,而央行的冠字号统计系统,编织出了一张无形的金融血液循环大网,在人与人的经济交往中,不断地产生着新的连接线,然后又断开,就像每一次的血液循环,舒张、收缩,如此反复。
听同事讲过一件小事,在跨省做政务金融服务时,他给老乡们激活社保卡。广东的晴天,在四十多度的板房里,他蹲在配电箱旁操作移动终端,当地工头递来的冰镇可乐在设备箱上凝出水珠,工头晃了晃脖子上的金链子,突然指向转账限额栏:“兄弟把限额调高点,这么远来这里帮助大家,感谢你们,那边那筐黄皮果你带回给你们一起来服务的同事尝尝。”他当时愣了一下,工头要调自己的限额,要提高工友的转账额度,其中有没有协助过渡资金的风险。瞬间的直觉,同他肌肉的记忆,产生出了一名合格的金融人的肢体语言。他将可乐推回正在报警的发电机旁:“咱们银行的系统比这柴油机转得还快呢。”那筐黄皮果最终变成工地食堂的餐后水果,工人们围着临时搭建的反洗钱、反诈骗宣传栏,把沾着水泥灰的拇指按在廉洁承诺屏上时,震得光伏板都在颤动。
上月,我们去给易地扶贫搬迁的王婆婆办密码重置,业务办完后,他老伴从电视机柜子底摸出个信封往我外勤包里塞,发皱的封皮上还印着县医院的logo。我看着厚度就知道不对劲,轻轻把信封压回他常年吃的降压药下面:“您要真谢我,把你的微信让我加一下,我们经常会在朋友圈里面发布一些金融知识,您可要认真看完哦。”老人怔了怔,打开手机点击微信,结果有一个好友备注上“专业跑跑”,里面有帮王婆婆办理另一张卡支取高龄补助的10元钱“代办费”转账记录。
时常会想起,正安农信联社大楼旁那一排银杏树,它的根系在地下织成密网,把整条街的暗渠都收束在年轮里。清廉金融文化何尝不是如此?晨会上播放的警示教育片,信贷区墙上张贴的廉洁承诺,智能监控捕捉到的异常手势,都在编织看不见的防护网。某次拦截电信诈骗后,受助老人颤巍巍塞给我的苹果,在监控下化作比黄金更重的勋章。它们让我明白,真正的金融安全不在于制度的多寡,不在于金库墙体的厚度,而在于每个经手者灵魂的密度。
当晨光再次漫过防弹玻璃上的指纹,我仿佛看见,廉洁的月光,铺满了金融的河床。
——正安农信联社田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