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农商银行扎实开展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以金融之力护航百姓美好生活
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核心要求,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切实提升公众金融素养、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营造和谐健康的县域金融生态,同时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文化,贵州剑河农商银行9月15日至21日围绕“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主题,扎实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通过多样化宣传形式将金融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通金融教育宣传“最后一公里”。
(图为:金融知识进校园宣传)
聚焦核心需求,明确宣传重点
本次活动紧扣县域群众金融知识薄弱点与风险高发领域,围绕“护权益、防风险、强意识”三大目标,分层分类开展宣传。一是夯实基础认知:重点讲解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尊重权等),普及存款保险制度核心内容(保障范围、偿付限额、理赔流程),以及非法集资“承诺高额回报、编造虚假项目”等典型特征,帮助群众建立基础金融认知。二是揭露风险骗局:结合近期典型案例,拆解“保本高息理财”“养老投资返利”“冒充电商客服退款”“虚假征信修复”等诈骗手法,通过“案例讲解+风险提示”,让群众认清骗局本质,避免财产损失。三是规范金融行为:宣传金融机构“规范营销、适当性管理”相关政策,提示群众警惕非法中介“代办贷款、违规套现”及互联网贷款“高息隐性收费”等乱象,引导其通过正规渠道办理金融业务。
(图为:金融知识进企业宣传)
丰富活动形式,提升宣传实效
“五进入”精准触达:组织宣传小队深入社区走访答疑、走进乡村院落上门宣讲、入驻学校开展“金融小课堂”、对接小微企业讲解“反诈与合规经营”、依托营业网点播放宣传短片,实现“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全覆盖。
“双语宣讲”破除障碍:精通苗语、侗语的员工组成“双语宣传队”,用方言俗语解读金融政策、诈骗案例,搭配图文并茂的宣传折页,让老年群众、少数民族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互动体验”强化记忆:现场设置“反诈知识问答”“金融权益小测试”等互动环节,为参与群众发放实用小礼品,通过“边学边玩”的形式,加深对金融知识的理解,提升主动防范意识。
(图为:向老年人讲解金融知识)
活动期间,不少老年群众表示,“以前经常听说有人被骗,现在知道怎么分辨真假了。”通过案例警示与知识普及,进一步压缩了县域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的生存空间,为维护县域金融稳定注入“农商力量”。截至9月21日,剑河农商银行以金融知识“五进入”和“双语”宣讲为核心载体,累计开展宣传活动21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折页5000余份,覆盖群众2500余人次。
下一步,剑河农商银行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金融教育融入日常服务,持续开展“常态化、精准化”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在助力提振消费、优化金融服务中践行责任担当,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