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返回
打印 关闭

那群感谢声里的“农信人”

来源:各行社 发布时间:2025-08-29

一声声感谢,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农信人”,一个朴素的称谓,却是每个贵州农信人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在工作中不断汲取养分、提升认识、锤炼党性,展现了一个个温暖可亲、可信可靠的“农信人”形象。

       

花溪农商银行危急时刻伸援手,用担当诠释农信人温度。

       

      近日,花溪农商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感谢信,这是花溪农商银行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退役军人职工罗贞宏“最美”的节日礼物。

       

      当日,王女士一行六人在黔灵山公园游玩时,孩子不幸被野生猕猴咬伤膝盖上方,血流如注。在对伤口进行简单处理并联系园区服务中心后,因身处外地不熟悉环境、天色渐晚山路难行且孩子疼痛难忍,王女士一行陷入困境。此时,在公园游玩结束正准备驾车离开的罗贞宏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地主动让已上车的老人和怀抱11个月婴儿的家人下车,腾出座位搭载王女士一行,迅速将他们送至公园南门,使孩子的伤口得到及时处理,为救治处置工作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身为党员和退伍军人的罗贞宏,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见义勇为的精神,充分彰显了“农信人”的担当仁爱与热情温暖。

       

花江峡谷大桥下,贞丰农商银行用一座“心桥”点亮孩子的星光。

       

      贞丰的山,把孩子和外出务工的父母隔在两地。外出创业就业的父母,在浙江的工厂里举着手机,通过视频方式想念孩子;留守的孩子,把“想和爸妈去花江大桥看风景”写在作文本里,边角皱成小波浪……作为扎根贞丰的金融守护者,贞丰农商银行太清楚,这些牵挂,需要一座比钢筋水泥更温暖的“心桥”。

       

      于是,贞丰农商银行把服务延伸到“牵挂的两端”:对外出乡亲“金融为骨”,让“牵挂”落地有声。实现黔农云跨省转账实时到账、零手续费,让汗水换来的收入,稳稳落在孩子的学费账户里;开展农信黔行·随雁行动,远赴浙江东阳、广东东莞等外出聚集地开展金融服务,让老乡们不用返乡,就能激活社保卡、签约黔农e贷、进行账户限额调整等。

       

      对家乡孩子以“温度为魂”,让“成长”有情有光。在花江村将定期开展金融小课堂、集体生日会、图书捐赠,更把目光瞄准“成长的仪式感”——这场生日会,就是想让每个孩子知道:即使爸妈远在千里,贞丰农商银行也是她们的“身边人”。从一场生日会,到一个乡土承诺。当金融服务“让爱归家”,贞丰农商银行更想“让爱发芽”,农信的“金融基因”,本就长在乡土里。

       

      “爸爸,妈妈我在家里很好,农信社的叔叔阿姨还给我们买了生日蛋糕,带我们做金融知识小游戏........”天真的声音,让远在外务工的父母安了心。“谢谢你们,你们的服务真的很贴心,我们真的很感动.......”一声声的感谢,让温暖浸润着每一颗心。

       

黔西农商银行“家门口”的服务点,解民忧暖民心“。

 

      我的社保卡绑上微信却取不出钱,试了好多次都没用!”8月20日上午,锦绣社区61栋居民冯克秀急得满头大汗,快步来到离家仅200米的锦绣便民服务点。

 

      “我没带身份证,这就回家拿!”冯克秀风风火火地离开了。几分钟后,她便带着证件再次来到服务点上。工作人员高效办理,前后不过十分钟,困扰她多日的难题便迎刃而解。“以前办个业务,要坐公交去5公里外的银行网点上,来回得大半天,现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太方便了!”离开时,冯克秀笑着向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这样的暖心场景,在锦绣便民服务点已成常态。据该服务点负责人胡娅介绍,服务点主要覆盖新民、金凤、锦绣三个社区,约22000名居民,自动存取款和查询业务7×24小时开放,柜面业务每周二、周四固定开放,日均服务40余人次,提供社保卡办理及激活、银行卡密码修改、存取款、密码重置等“一站式”基础金融服务,精准解决了搬迁群众“办事远、办事难”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