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返回
打印 关闭

一份信用,两代人,18笔贷款,串起生活与梦想

来源:盘县农信联社 发布时间:2025-08-15

      “大一时的助学贷款还没还完,现在研二又贷了一笔,可心里一点不慌——就像我爸在信用社贷了17年款一样,这些带着温度的支持,让我们全家都敢往前闯。”小周再次走进板桥信用社并不宽敞但明亮的信贷室时,轻声说出的话里,藏着一份踏实的底气。

 

      2019年夏天,小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其父亲正在镇上的装修工地干着活。“学费一年一万,加上在校期间的住宿费、生活费等,家里刚贷了6万元购装修材料,实在拿不出多余的。”小周记得,父亲带她在信用社门口徘徊了很久——他从2008年起就在这里贷款,最初是找亲戚担保贷了1万元买工具,后来凭着准时还款的信誉,换成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7年来累计贷了16笔,如今还有10万元余额在周转生意。“我爸总说,信用社信他,他更得讲信用,再难也没逾期过一天。”

 

      也是这份信任,让小周在那年顺利拿到了第一笔1万元“圆梦贷”大学生助学贷款。“当时客户经理王大哥知道我家情况,笑着说‘你爸的信用就是你的担保’,手续办得特别顺。”本科四年,这笔贷款帮她缴清了大一初入校时的学费,她课余也会勤工俭学,所以后面几年都没有再申请,“想着等毕业工作了,就慢慢把贷款还上,不辜负这份信任。”

 

      今年研二,小周要做课题、参加学术论坛等等,学费和生活开支让她犯了难。父亲想找亲戚借点,被她拦住了:“爸,咱们家亲戚条件都不是很好,别开口了。我去信用社问问,说不定能续贷。”再次走进熟悉的信用社,客户经理谭秋翻出她的记录:“本科贷款还没到期没关系,研究生续贷政策支持,再贷1万元没问题。”办理时,谭秋还特意看了小周父亲的贷款记录:“叔叔贷款本息从来没有逾过期,生意稳着呢,你安心读书就行。”

 

      从其父亲2008年的第一笔担保贷款,到2019年小周大一时“圆梦贷”助学贷款,再到如今的研究生续贷,十几年间,信用社的贷款像一条温暖的线,串起了这个家庭的奋斗路。“我爸靠贷款把装修活干得越来越稳,我靠贷款把书读得越来越深。”小周说,她的研究方向是教育,“等毕业了,我想为老家的教育水平提升做一点点贡献,就像信用社用‘圆梦贷’助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那样,让更多人圆梦。”

 

小周在校园角落的明媚瞬间↑

 

      板桥信用社客户经理说,看着周家父女两代人在贷款支持下各自奋进,就懂得了金融服务的意义:“有时是给父辈的‘周转金’,有时是给孩子的‘圆梦款’,这些贷款连着生计与梦想,更连着一份跨越时光的信任。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份信任守好,让更多家庭敢追梦、能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