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返回
打印 关闭

当银行“贷”给厨师妈妈第二次生命

来源:遵义农商银行 发布时间:2025-08-07

      在遵义农商银行虾子支行的食堂群里,煮饭的阿姨换了一个又一个,但有一个人到现在,每个人提起她,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她,就是曾在虾子支行近十年为员工煮饭炒菜的王大姐。

 

      昨天,突然接到在新蒲大学城某学校当厨师的王大姐来电问候,让我不禁想起她和支行工作人员相处近十年的日子,仿佛又闻到了王大姐亲手做的饭菜香味。往事历历在目......

 

      王大姐今年46岁,虾子镇青山人,早在2012年4月,她就来到虾子支行负责我们的一日三餐。不幸的是,九年过后的2021年2月,王大姐查出患有白血病。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带着一双儿女的单亲妈妈王大姐顿时陷入了迷茫和困境......

 

      得知王大姐的病情后,虾子支行迅速行动。时任支行行长刘开宏第一时间带领员工前往探望,随后又组织员工分头前往探望慰问。同时虾子支行员工还带去了自发组织捐助的慰问金以及营养品,“农商银行就是你的家,是你坚强的后盾”。安慰和鼓励,如同冬日里的暖阳,让王大姐感受到了来自大家庭的深情厚谊。让王大姐在困境中感受到了农商银行的体贴与温暖。

 

      面对王大姐40多万元的治疗费用,时间就是生命。当得知她在重庆西南医院治疗费用还差35万时,虾子支行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争分夺秒,以最快的速度为她办理了门面和住房抵押贷款。短短三天之内,35万元的贷款资金便顺利发放到王大姐手中。遵义农商银行用速度为王大姐撑起了一片蓝天,让她能够安心治疗,无经济后顾之忧,也希望倍增。

 

      手术获得成功,王大姐迎来了新的生活。她以超乎常人的毅力进行术后康复,康复后在大学城食堂工作至今。

 

      灶台可以换人,味道却从未散场。如今王大姐在大学城食堂继续翻炒人间烟火,而我们把这段故事翻炒成记忆里最暖的回甘:原来被好好爱过的人,连锅铲都会发芽。愿所有在命运沸水里翻滚的人,都能遇见一把及时伸过来的漏勺——像遵义农商银行那样,捞起希望,也捞起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