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农村金融安全防线联合开展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活动
近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省联社、修文农商银行利用“防非集中宣传日”之机在修文县阳明洞街道开展“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金融活动进乡村”联合宣传,紧密围绕当前农村地区高发的“云养经济”领域欺诈、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为当地群众送上了一场“接地气”的金融知识普及课,切实帮助群众提升了防范农业农村领域非法金融活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协同作战,织密农村金融安全网
本次宣传是深入贯彻《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云养经济”领域欺诈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认真落实省级相关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主办单位相关同志现场设立咨询台,重点解读涉农政策法规,揭露“云养经济”诈骗手法,形成了政策解读、风险警示、正规金融服务引导的联动宣传格局。
直击痛点,“云养经济”骗局成警示焦点
活动现场,形式多样的宣传内容直指农业农村领域非法金融活动要害。
深度剖析“云养”陷阱:通过宣传折页、展板和警示视频,重点揭示了以“云养牛”、“云种菜”、“云养龟”等为名的骗局本质。不法分子往往打着“智慧农业”、“田园生活”、“高收益低风险”的幌子,伪造生产场景,承诺诱人回报(如年化收益6%-13%不等),实则利用“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维持运作,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崩盘。宣传材料引用了农业农村部等部委的风险提示,明确指出此类活动常兼具非法集资和网络传销特征,资金流向隐蔽,追赃挽损难度极大。
真实案例震撼警醒:以案说法、以案示警,活动现场重点宣传的典型案例引发群众关注。例如,“圆梦茶海”APP传销案,以虚拟茶树种植为名,发展层级高达189层,敛财6.3亿元,主犯获刑六年;“云养牛”平台虚构海外牧场,诱骗上海投资者吴某投入300万元后,竟将其账户内“牛”强制折算为无法提现的“牛肉额度”,损失惨重。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为现场群众敲响了警钟。
畅通正规服务渠道:在警示风险的同时,活动积极宣传修文农商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产品(如“乡村振兴贷”“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及安全便捷的服务渠道(网点、手机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站),并清晰公示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线(12378)、公安机关报警电话(110)、农信社/农商行客服(0851-96688)、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线索举报电话(0851-85284774)等维权途径,引导群众选择合法安全的金融服务。
附:“云养经济”诈骗防范宣传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