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创业不再难!贵州农信跨省服务彰显“家”力量
离乡打拼的身影背后,是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寻;千里之外的金融服务,是贵州农信跨越山海的暖心守护。无论你是在云南陆良县搭建大棚种植蔬菜的普安老乡,还是在上海闵行区经营夜宵店的务川创业者,亦或是在昆明为事业奋斗的毕节追梦人,贵州农信始终心系每一位外出农民工,将专业金融服务与家乡温情送至异乡,用实际行动为他们的梦想续航,让每一份奋斗都能收获希望与温暖。
普安农商银行
紧跟热点远赴云南为“种菜大军”送金融“及时雨”
近日,普安农商银行通过外出创业带头人刘志学、张龙了解到,在云南陆良县和嵩明县就业创业的兴中镇、白沙乡籍人员非常多,主要是种植大棚蔬菜。据刘志学介绍,他在陆良县发展大棚种植15年了,当时一起去的只有10多人,在他们的带领下,目前在陆良县种植大棚蔬菜的人员已超过110人,形成了独特的产业模式。“在嵩明种植蔬菜的人员已有133人,最多的种植规模有130亩,最少的也有10多亩。”张龙说。两位创业带头人介绍,种蔬菜主要是地租、化肥、农药、小工费等费用支出较多,迫切希望得到银行更多的资金支持。得知这一情况后,普安农商银行高度重视,及时安排,由党委委员、副行长唐于超带队,远赴两地开展金融服务。
座谈会后,普安农商银行一行实地走访了种植大户、新建档户和需调整授信额度的种植户,通过查看租地合同、销售合同及蔬菜种植情况,核算资金需求,为菜农解决了资金难题。“我想把刚转租的15亩地,扩大种植面积,正在为资金发愁,没想到普安农商银行直接上门服务,为我解决了15万元的资金需求,太感谢你们了”普安县白沙乡卡塘村代某兴奋地说。
在活动期间,该行召开普安籍外出就业创业人员座谈会4次、参加人员170人;实地走访37人,建档评级授信12户,授信金额108万元;授信额度调整25户、金额153万元;办理贷款71户、金额812万元;办理社保卡21张,激活社保卡38张;加入企业微信136人;银行卡限额调整35人。
普安籍外出就业创业人员28253户、6万余人,截至目前,该行已建档28253户,建档面100%,评级授信26642户,评级授信面94.30%,授信金额26亿元,贷款户数16045户,贷款余额15.61亿元。
务川农商银行
跨省金融服务助力客户异地创业
这一边,凌晨三点的上海街头,务川籍商户彭先生望着夜宵店逐渐冷清的餐桌,账单上的食材成本数字在台灯下格外刺眼。作为在黄浦江畔打拼多年的创业者,彭先生跑了上海多家银行,却因缺少抵押物而屡屡碰壁,灶具旁的赊账记录本已记满三页。
另一边,农信“及时雨”从千里之外奔赴而来。贵州务川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通过客户回访,得知数万名务川籍在外创业者普遍面临异地融资难题,迅速选派业务骨干组建外出金融服务小组,携带移动终端设备跨越1600公里,将“家乡的金融服务”网点搭在了上海闵行区的弄堂里。
今该行服务小组抵达上海后,立即投入工作,主动来到彭先生经营的店铺进行实地调研,随后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和“黔农云”线上APP,实现贷款申请、资料审核、现场调查、额度审批等环节的线上化操作,不到一天时间就为彭先生办结30万元纯信用贷款。资金到账当天,彭先生就结清了食材欠款,“贵州夜排档”的灯箱在夜色中亮起温暖的光亮。此次服务拓宽了传统金融服务半径,在闵行区的服务点,前来咨询的务川籍创业者排起长队。
“我们是带着家乡的关切来的。”该行服务小组组长陈果翻开工作笔记,上面详细记录着在上海的众多务川老乡们的联系方式。“我们不仅要做资金的输送者,更要成为乡愁的连接者。接下来,我们将依托包括农信‘金融夜校’在内的相关平台,让在外乡亲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通过移动终端享受‘家门口’的金融服务”。截至今年4月21日,务川农商银行累计发放外出创业就业人员贷款余额44.13亿元,信贷支持客户42596户。
毕节农商银行
金融服务零距离外出办理更贴心
近日,毕节农商银行组织专业团队奔赴云南昆明,为外出创业就业的毕节籍老乡送去全方位、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服务团队抵达昆明后,通过“实地走访+点对点服务+现场办理”的模式,深入创业就业老乡经营场地、生活圈子,现场指导老乡使用手机银行,让外出老乡能够随时随地办理账户查询、转账汇款、贷款申请、生活缴费等业务。同时,服务团队结合新型诈骗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向老乡宣传讲解防范金融诈骗、维护个人征信记录重要性等知识,让老乡们提高防诈骗警惕,诚实守信。
服务过程中,了解到杨家湾镇80岁高龄的韩顺珍老人因腿脚不便在昆明中医院接受治疗,急需激活社保卡使用,服务小组知晓情况后,立即驱车赶赴当地中医院,现场为老人办理社保卡激活业务,帮助老人解决了燃眉之急。
毕节农商银行开展此次外出金融服务,不仅为毕节籍在滇老乡送去了实实在在的金融支持,更传递了家乡银行的关怀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