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返回
打印 关闭

黔农村村通:圈圈相扣 做强“银发”服务

来源:贵州金融 发布时间:2023-03-29

      近年来,贵州农信积极践行“支付为民”理念,围绕“四圈”建设,聚焦“银发”客群,持续推动黔农村村通普惠金融服务点提档升级,吹响“建圈强服务”行动的号角。

      规范流程建设“环境圈”

      贵州农信从改善服务形象和硬件入手,全力营造农村“适老”服务环境,积极打造村域“十五分钟”服务圈。强化规范建设,通过统一VI、门头,悬挂业务公告、办理流程和收费标准,规范内部功能布局等,全面优化服务环境,让服务点标识更亮眼。完善助老设施,六盘水、长顺等行社配备敬老专座、老花镜、轮椅、血压计等设备,开展伴随式服务,让村村通服务环境更温馨,有效提升老年群体体验。截至2022年末,贵州农信建成黔农村村通普惠金融服务点14848个,构建了村级金融服务网络。

      零距离服务扩大“体验圈”

      聚焦老人存款喜欢看数字余额的习惯,贵州农信在传统金融基础上,升级服务终端,将智能POS升级为功能更全、显示更大的智能桌面终端,及时跟进上线存折补登、查询等服务,满足老年群体金融业务所盼。截至2022年末,共布放4042个智能桌面终端,累计办理各类交易3.08亿笔、金额3030多亿元。同时,优化老年客群业务办理流程,增加操作提示、语音播报等功能,提供关怀版界面。与此同时,推动服务下沉,定期开展驻点服务,客户经理借助移动展业将服务送上门,解决老年客户燃眉之急;通过“社银一体化”,实现参保登记、个人缴费、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五不出村”办理,2022年共办理社保待遇资格认证1.66万笔。

      异业联盟构建“生态圈”

      围绕老人客群生活模式,多渠道打通老年人生活消费触点,为老人提供贴心、温馨的金融服务。一方面,与村支两委合作打造“村社共建”普惠金融生态圈。依托村支两委、村卫生室、党群服务中心、集体经济闲置用房,融合党建、村务、医务、法律、民政资源,为老人提供集政务、民生、金融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目前全省开展“村社共建”服务点共1722个。另一方面,借助外力拓展和搭建老年客群日常消费金融场景。凯里农商行联合市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供销合作社建设“黔农村村通-村社宜站”,为当地老年客群提供党建、金融、医务、人才、劳务、供销、快递、购物等综合服务,帮助开设村集体商超、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孵化就业帮扶车间,让老年人就地就近能享受“金融+消费”闭环式服务;绥阳联社将金融服务和社会公益服务融为一体,建设爱心驿站,以“黔农村村通”平台为载体,以“一封家书·传递亲情、一次帮助·奉献社会、一份文具·彰显关爱、一次连线·让爱回家”为主题,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提供关怀和帮助;从江农商行联合卫生健康局建设集医疗、金融于一体的“助农医站”,让老人客群在村就能看病就医。助力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贵州农信始终以服务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落实金融工作的人民性,主动跨界合作,发挥自身优势和借助外力做实民生工程,将优质商品货源、通信业务、快递收发、慈善超市资源等嫁接到全省各村级服务点,丰富业务办理场景,充分满足各类客群特别是老年客群就近办理各类业务的需求,目前开展快递收发的服务点2218个,通信业务代理服务点1194个,与供销社合作提供农资农具服务点1155个。

 

      监督管控提升“安全圈”

      针对老年群体金融、反诈骗意识相对薄弱特点,贵州农信切实抓好业务监督管控,有效净化农村支付环境,让老年群体办理业务更有“安全感”。一是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强化服务点选、用、管、退标准,实行行社、网点、客户经理三级管理机制,加强风险排查,压实风险管控责任。二是加强服务设施安全管理,配备点钞机、保险柜和监控等安全防护设施,保障服务点人员、环境安全。三是加强交易管控,上线黔农村村通普惠金融服务点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服务点精细化管理及业务监测,交易过程中对反洗钱、电信诈骗等风险等级较高的客户进行管控,实行交易阻断或预警,有效防范农村电信诈骗风险。四是做好宣传引导,利用各种宣传渠道,积极开展农村支付风险安全防范宣传活动,引导老年群体妥善保管银行卡、科学设置密码和办理短信提醒业务等,进一步提升老年群体金融素养,增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