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返回
打印 关闭

农信好人张升武:真心真情解民忧 苦干实干助脱贫

来源:贵定联社 发布时间:2020-06-20

  张升武,男,汉族,中共党员,现年29岁。2013年8月参加农信社工作,现任贵州贵定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昌明信用社客户经理。2018年3月至今派驻昌明镇谷凌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中,他开拓创新、苦干实干、为民解忧,切实履行了共产党员和金融工作者的使命担当,用心、用情助力脱贫攻坚。

  开拓创新,做实金融精准扶贫

  在驻村工作中,张升武脚踏实地、勤于思考、积极创新,注重向村民宣讲金融知识。一是创办金融致富学校,加强智力扶贫。张升武通过金融致富学校向谷凌村村民讲解人民币真伪识别、防止金融诈骗等知识,为广大群众上好“脱贫致富”课,还邀请县小康局专业种养殖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授课,为农户讲解特色作物种植等知识,将“融资”与“融智”有效结合。目前,谷凌村已经开展培训28场,培训达580人次,贫困户324人次。人民银行黔南中支两次到谷凌村调研参观,致富学校的创办成为了周边村寨的“思想扶贫典范”;二是做实信贷资金支持,加强金融扶贫。驻村期间,张升武为谷凌村贫困户办理了精准扶贫“特惠贷”40笔,金额200万元。通过信贷资金向谷凌村“注入金融活水”,让大部分贫困户通过“特惠贷”资金发展小作坊和种养殖业,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

  发展产业,形成长效脱贫机制

  为帮助谷凌村尽快脱贫,张升武积极带领党员干部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一是拓展扶贫项目,促进产业发展。张升武带领党员干部成立了谷凌村种养殖合作社,将贫困户全部纳入社员管理,以合作社为引领,大力发展谷凌村集体产业,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形成稳定有效的脱贫机制。同时,通过申请扶贫项目,帮助谷凌村建立了“万亩刺梨园”长廊,并通过种植刺梨种植及加工带动贫困户脱贫;建立了蜜蜂养殖基地,完善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102户贫困户全覆盖。建立谷凌村“金秋梨”种植基地,共计56亩,带动54户劳动力就业;二是创新发展模式,形成长效机制。为有效利用谷凌村凌武大坝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19年,张升武创新思路,结合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组织村支两委抢抓时间不分昼夜通过召开群众会,加强土地流转,创新“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历时三个月辛勤耕作,建成了500亩辣椒种植基地,让务工群众年均增收2000元左右,有效地巩固和提升了脱贫攻坚成果。2019年7月,谷凌村辣椒种植基地作为全县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点进行观摩,在观摩总结会上谷凌村作为全县坝区示范点进行经验交流发言。此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惠及8个村民小组,受益群众495户、2312人,其中受益贫困户101户、389人。

  造福村民,加强基础设施改造

  驻村工作中,张升武十分注重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更加造福村民。一是修建公路,连通道路。他积极带领申报修建了谷凌村通组公路,从抱管村的里浩经拦蛇关到新寨通组道路,长4.2公里,宽4.5米,项目自2018年9月份开工以来,历时两个月,已全部完工。结束了谷凌村走“泥巴路”的历史。目前,谷凌村8个村民小组全部都修通了水泥路,家家户户门前也修通了水泥路;二是修建水池,改建土坝。为解决村民用水问题,张升武积极组织新建新寨水池,成功处理挖汞坡水池漏水问题,谷虾大小寨接入昌明沁源乡镇供水公司,受益110户,600余人。凌武大寨实施提灌取水工程,解决大寨饮水困难,受益80户,540人。积极帮助广大群众申请土坝改建,三个月期间,共计改坝28户,116人;三是动员搬迁,改造危房。经过调查核实,全村53户是老旧木房危房需重新整治,张升武积极想办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期间,经过4个月的努力,老旧木房、危房全部改造完毕。并走访了符合条件的异地扶贫搬迁户,经过动员,成功将7户27人搬迁到昌明镇移民新区居住。通过不断完善村寨基础设施建设,张升武与谷凌村父老乡亲建立了深厚感情。

  坚守岗位,全力做好疫情防控

  2020年初,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张升武立即从老家安顺出发赶回谷凌村,与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积极部署,认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强化部署,勇于担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张升武认真组织村两委成员及党员代表召开疫情防控安排部署会,强调村组干部及党员代表在疫情期间要勇担政治使命,冲在前线,给本村村民做榜样。通过采取分片包保、定点联系等方式,包片、包户、包人,严格落实防控责任,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基本情况;二是加强管理,控制疫情。为做好疫情防控,张升武积极想办法,通过设立卡点、测量体温,在每个村民小组路口实行封闭管理。还创新宣传方式,除采取微信群广播喊话、标语、横幅等方式,还将病毒防护知识编成山歌,在微信群广泛转发,多举措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

  脱贫攻坚,责任重大,贵在坚持。张升武说,唯有拿出“绣花”的功夫,用心、用情“一针一线”地绣,方能够织出脱贫的“帽子”,带领群众脱真贫、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