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县联社优秀驻村干部事迹材料——望谟县联社派驻麻山镇交龙村驻村干部 余开勇
余开勇,男,汉族,本科学历, 1990年2月出生,贵州兴仁人,2016年8月参加工作,2019年9月到贵州省望谟县麻山镇交龙村驻村。
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余开勇同志始终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心系人民群众,真帮实扶,真抓实干,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在最一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农信人在金融扶贫路上的使命与担当。因驻村工作能力突出,在短时间内,他成为了指挥长的得力助手,协助做好驻村工作队的内外事物,工作能力得到队员的一致认可,深得群众的赞扬。截止目前,该同志新动员易地搬迁10户,旧房拆除10栋,危房拆除10栋,各项任务完成率居驻村工作队第一。
一、摸底数,增感情,稳群众之基
驻村地大部分为少数民族,作为一名来自外地的年轻小伙,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沟通障碍,加之群众对政策的不支持和不理解,让驻村工作更加难以开展。为尽快摸清村情民意,了解群众的所期所盼,他不惧风雨,不舍昼夜,进村入户采集群众信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语言障碍,拉近了与农户的距离,增进了感情。一是强化宣传,做政策的执行者。群众对政策的宣传总是抵触抗拒,为了改变群众的认识,他不厌其烦地敲开一家又一家农户的门,耐心与农户沟通交流,了解农户的需求和想法,把优惠政策送到农户家中,最大限度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二是为农户办实事,解难题。读书改变命运,走出大山更要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在易地搬迁的关键时期,他以麻山镇“两补”工作为契机,他连续十多天入户开展宣传,用实际行动打动了11户农户搬迁,并主动向指挥部申请带农户到兴义看房选房。除此之外,他还积极为精准扶贫家庭子女申请教育助学资金,让孩子安心就学,通过一次次的看房,一次次的讲解,一次次的帮助,最终打动了一同看房的农户,目前,已有十户人家签订了搬迁协议并已全部搬迁到兴义。
二、帮产业,促项目,提脱贫实效
产业是精准扶贫的“铁抓手”,为让农户增收,让农民致富,他把产业帮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只要一有帮扶项目政策,余开勇同志便第一时间动身,实地走访查看建档立卡户生猪养殖、肉牛养殖、油茶种植等各类产业帮扶项目的实施情况,确保产业扶贫项目到位精准。一是制定方案,精准施策。根据调查农户情况,他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农户产业帮扶方案,定期梳理工作中的不足,提高工作质效。二是组织培训,提升技能。在实际考察中,他发现大部门农户种养殖经验均为传统技术,产量低,周期长,为提高农户种养殖技能,他通过组织种植、养殖等各类培训,提高建档立卡户发展生产的技能。三是及时申报补贴,提高农户积极性。针对种养殖发展好的农户,他及时为农户申报补贴资金,让农户在产业发展上增强了信心,提高了积极性。截止目前,交龙村5户农户成功实现了产业脱贫,并如期申报了10万元养殖补贴发放到来农户手中。
三、挑重担,拼实绩,显工作担当
一直以来,他勇挑脱贫攻坚工作重担,别人认为干不了的事情,他总数走在头阵,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6月,正是脱贫攻坚冲刺的关键时期,交龙村旧房拆除工作排名倒数第三,会上指挥长语气凝重地说道:“搬迁工作已经有一个月之久了,我们旧房拆除工作一直滞后,我们应加快此项工作进度,但目前工作工作太多了,有没有同志愿意主动承担此项重任?”话音刚落下,会议室一片寂静。余开勇同志沉默片刻后毫不犹豫地说道,我愿意和老赵(县六中驻村干部)完成此项工作,并保证在下周内完成10栋旧房拆除。一散会,他就开始着手开展旧房拆除工作,在动员农户拆除旧房的过程中,他不敢有片刻松懈,随时奔走在农户家中,反反复复地向农户强调拆房的安全问题。通过日日夜夜的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安全地完成了旧房拆除工作,以第二名的好成绩交了一份美丽的答卷。在他身上,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也正是他的踏实肯干让其他驻村队员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四、体民情,暖人心,做群众知心人
在驻村工作期间,他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做起,主动帮助有困难的老百姓。2020年6月13日22:20分,一阵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乱”了正在加班整理连心袋的驻村干部余开勇。电话接通,一个对方话音中带有哭泣声的声音说道:“余哥,我是冉伦涛,我爸是冉利国,你在哪里?我爸爸肚子疼得厉害,今天是周末,你在村里面吗,在的话麻烦你开车带我们去医院就诊。”他回答道,“我在的,别急我们马上过来。”挂完电话,他就急忙和另外一个驻村干部前往冉利国家。到了以后,他第一时间帮忙搀扶病人上车,在车上病人冉利国疼痛难忍的叫声让他无比心疼。他一边开车,一边轻声安慰冉利国:“冉叔,您要是疼就大声叫出来吧,没事的。”10分户后,他们赶到了麻山镇卫生院,医生检查后说可能是肾结石,需要送到望谟县医院就诊。听到这个话,余开勇同志打电话给指挥长报备后,就又匆忙搀扶着病人上车赶往望谟县医院。12::12分,他们终于赶到了县医院。到了医院,安排好病人后,冉利国女儿冉伦涛留着眼泪感激地对余开勇以及一同前往的驻村工作人员说:“余哥,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的帮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已经太晚了,你们赶紧回去休息吧。”话虽如此,但余开勇同志不放心小姑娘一个人在医院,就和另一位驻村干部坚持陪护到凌晨,等候病人的病情诊断结果,直到凌晨两点分才办理结束。
伟大小康承载着多少人的梦想,芳华岁月容纳几多扶贫干部的铁骨柔情。在驻村期间,余开勇同志严守工作纪律,勇于担当,勤勉工作,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力。他常说:“很多人说群众工作不好做,我不会的我可以学,只要带着感情真正走到群众中去,老百姓就会把你当自己人,只要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那就没有做不成的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将带着胜利的号角,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