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农信公告
农信公告

望谟农商银行2024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来源:望谟农商银行 发布时间:2025-04-14

贵州望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报告年度:2024年

编写单位:贵州望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25年2月6日

       一、基本信息

       贵州望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望谟农商银行”)是由望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望谟县联社”)改制组建。望谟县联社以2017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正式启动改制工作,于2019年12月31日获得《贵州银保监局关于筹建贵州望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贵银保监复〔2019〕572号),于2020年11月16日获得《黔西南银保监分局关于贵州望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分支机构开业的批复》(黔西南银保监复〔2020〕78号),于2020年11月19日获得金融许可证,于2020年11月23日获得营业证照,于2020年12月15日正式挂牌开业。

企业名称:贵州望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文简称:望谟农商银行

英文名称:Guizhou Wangmo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英文简称:Wangmo Rural Commercial Bank

英文缩写:WMRCB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注册资本:人民币13500万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2232672218741X0

本行住所: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天马大道中段

经营范围: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借记卡)业务;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等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二、年度概况及绿色金融发展战略

       (一)基本情况

       望谟农商银行始终高度重视推进绿色信贷工作,不断加大对绿色信贷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表现,并以此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发展方式和转变。一是对符合绿色信贷条件的,积极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对列入国家节能减排的重点项目,得到财政、税收支持的节能减排项目,节能减排效果成效显著、市场效益好、自主创新能力强、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高的节能减排企业和项目,积极提供信贷支持。二是对“两高一剩”行业的企业严格管控,将企业环保行为评价纳入信用等级评定指标,将企业环保行为评价分类为黄色的,信用等级评定不得超过A级;环保行为评价分类为红色和黑色,不得超过BB级,有效控制环境污染行业贷款新增。截至2024年末,望谟农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4105.79万元,较年初增长6536.58万元,增速86.3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贷款余额户数2899户,较年初增长1454户;不良贷款余额90.69万元,不良率0.64%,低于各项贷款不良率,持续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总体风险可控。

       (二)绿色金融关键指标情况

类别

指标

单位

2024年

 

 

 

 

 

 

 

 

整体投融资情况

信贷余额

万元

452198.62

绿色信贷余额

万元

14105.79

其中:绿色信贷余额占比

%

3.12

较年初增加额

万元

6536.58

较年初增幅

%

86.36

绿色客户数量

2899

对公表内信贷余额

万元

6284.43

对公表内绿色信贷余额

万元

0

其中:绿色信贷余额占对公表内信贷余额占比

%

0

较年初增加额

万元

0

较年初增幅

%

0

对公绿色客户数量

0

零售信贷余额

万元

445914.19

零售绿色信贷余额

万元

14105.79

其中:绿色信贷余额占零售绿色信贷余额比

%

3.16

较年初增加额

万元

6536.58

较年初增幅

%

86.36

绿色客户数量

2899

其他绿色投融资

绿色债券存量规模

万元

0

绿色票据业务余额

万元

0

其他绿色表内投资余额

万元

0

资源能耗统计

能源类型

单位

数量

汽油

19987.57

柴油

0

天然气

立方米

0

8232

液化石油气

kg

0

电力

千瓦时

1149322

纸张

171520

       三、环境及绿色金融相关治理结构

       (一)董事会层面设置的与环境、绿色金融相关的委员会情况,以及其对环境、绿色金融相关议题的管理、监督与讨论情况。

       望谟农商银行制订的战略发展规划,提出了“以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百姓银行为主线,以数字银行、生态银行、价值银行为方向,坚守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实行经济资本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本、市场和风险的协调统一,以及股东、员工、客户和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的发展战略。望谟农商银行始终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环境经济政策,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两高一剩”及落后产能等行业贷款严格管控。

       (二)高级管理层面设置的与环境、绿色金融相关的管理职位及其职责,内设机构及其工作机制与流程。

       望谟农商银行成立以总行行长、副行长、总行信贷管理部门人员为成员的绿色信贷工作小组,组织开展并归口管理绿色信贷各项工作。

       (三)专业部门层面在部门职责范围内贯彻落实绿色金融相关工作的情况和成效。

        总行设立有业务发展部等业务部门负责绿色信贷业务指导。营业机构方面,设立有17个经办信贷业务的营业网点,覆盖全县各乡镇、街道办,营业网点均配置有客户经理,负责绿色信贷投放工作,为发展“绿色金融”提供组织保障。

       四、环境及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制度

       (一)现行与环境、绿色金融相关的内部政策制度

       为积极调整我行信贷结构,有效防范环境与社会风险,更好地服务县域实体经济,促进发展和转变经济结构调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等文件规定,望谟农商银行制定《贵州望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绿色信贷管理办法》(望农商银发〔2021〕145号),对绿色信贷组织管理、政策制度及能力建设、业务流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二)遵守的与机构相关的国家及所在地区的环境或绿色金融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重点披露报告期内对金融 机构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及贯彻落实情况。

       望谟农商银行坚持绿色金融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新型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出台了“黔农快贷”、“便民快贷”等线上信贷产品,积极推广使用黔农云、发展线上客户,推进电子业务发展,推动无纸化业务拓展,促进环保、高效放贷模式发展。2024年制定了《贵州望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生态账户”发展办法(暂行)》(望农商银发〔2024〕100号)、《贵州望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生态账户”优化运用考核办法》(望农商银发〔2024〕102号),制定了绿色“生态账户”标准,并下发任务到各网点,压实绿色普惠金融服务责任。

       五、环境风险管理及机遇

       (一)环境风险及机遇相关的管理机制和流程

       制定《贵州望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办法》对环境风险进行管理。环境风险管理流程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四个主要步骤。

       1.风险识别:借助于县内气象、发改等职能部门相关信息,对面临的、以及潜在的环境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即通过各类信息确定正在或将要面临的环境风险。

       2.风险计量: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对不同类别的环境风险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基于合理的假设前提和参数,计量所承担的所有风险。

       3.风险监测:通过监测环境风险涉及的资产、负债等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以及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确保环境风险在进一步恶化之前,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随时关注采取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的实现质量、效果。

       4.风险控制: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环境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和补偿等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如风险分散,即通过多样化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方法。在经营中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或同一地域的客户,使客户多样化,从而分散和降低环境风险。

       (二)识别的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环境相关风险和机遇

       1.望谟农商银行的潜在环境风险,主要体现在信贷资金投入,因环保检查、监测不达标而停产或中断经营,进而引发信用风险,涉及的行业主要有制造业、采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我行对该类贷款,积极学习行业政策,随时关注环保动向和国家、省委、县委环保相关要求,一旦发现环境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范风险于未然。暂未发现实际环境相关风险。

       2.我行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机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各行业的转型升级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绿色金融发展蕴含巨大空间,客户和金融机构均在不断探索绿色发展之路,未来许多融资业务都将与绿色发展相关,金融机构绿色产品转型发展情况将成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六、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

       (一)自身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经营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各类能源、资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具体排放情况如下:

指标

单位

2024年消耗量

2024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天然气

立方米

0

0

液化石油气

千克

0

0

0

0

公车用汽油

19987.57

43.48

公车用柴油

0

0

外购电力

千瓦时

1149322

568.8

办公用水消耗

8232

15.23

办公用纸消耗量

171520

1.32

测算公式:

 

 

 

天然气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消耗天然气量(立方米)×2.17×10-3

 

液化石油气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液化石油气(千克)×2.95×10-3

 

煤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消耗煤量(吨)×2.21×0.7143

 

汽油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消耗汽油量(升)×2.98×10-3×0.73

 

柴油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消耗柴油量(升)×3.16×10-3×0.84

 

外购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外购电力量(千瓦时)×0.4949×10-3

 

办公用水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办公用水量(吨)×1.85

 

办公用纸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办公用纸量(吨)×1.76或办公用纸量(张)×7.68×10-6

 

注:天然气、标准煤、柴油、汽油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来自于《绿色信贷项目节能减排量测算指引》。液化石油气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来自于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Volume 2 Energy(IPCC 2006 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第二卷能源),液化石油气折标系数来自于《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 — 2008)。外购电力排放系数来自于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南方区域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办公用水和用纸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来自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2022)》。

       (二)采取环保措施所产生的环境效益

        望谟农商行按照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实施绿色办公,严格公务车辆管理,业务办理过程中逐步实施无纸化办理业务、信贷逐步由线下向线上转化,提高线上贷款率,有效降低公务车辆油耗、纸张等办公耗材的消耗,鼓励员工上下班采取步行,三层楼以内的通过步梯解决耗电,加强绿色环保知识的学习,努力提升员工及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举办绿色环保公益活动,降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

       七、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

       我行绿色贷款主要以个人农、林、牧、渔业贷款为主,贷款类型较为单一,目前暂无绿色项目贷款、绿色债券投资等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暂无相关需要披露信息。

       八、绿色金融创新做法及成果奖项

       望谟农商银行以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微信端微喇叭+、黔农云为金融科技抓手,通过创新的农村信用工程系统、微喇叭+服务端等方式支持乡村振兴, 从实施巩固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为切入点, 强化金融服务新方式创新,通过农村信用工程推广,利用黔农云平台,努力实现线上全流程贷款,降低人工成本,减少纸质档案材料的运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我行黔农快贷信贷产品,该产品通过黔农云平台实现客户在线评级授信、在线借款、在线还款等功能,实现无纸化办贷,推动绿色生态发展。

       九、支持普惠主体及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情况

       2024年,望谟农商银行根据金融支持绿色普惠等信贷政策要求,结合自身服务定位,在信贷投放方面,重点加大对普惠主体及中小企业绿色等重点领域的投放力度。一是坚持“二三四”外拓工作机制不间断,服务效率持续优化,普惠主体及中小企业等客群金融供给能力持续增强。二是以打造半小时金融服务圈为目标,不断优化中小企业服务方式,有针对性的制定乡村振兴“微商贷”信贷产品,强化商户经营周转备用金理念宣传,服务质效有效提升。三是重点围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以及县域重点主导扶持产业,抓好绿色普惠信贷产品宣传营销工作,扩大绿色普惠贷款产品知晓面。截至2024年12月末,我行绿色普惠贷款余额127594.89万元,较年初增长12861.89元;绿色贷款余额14105.79万元,较年初增长6536.59万元,绿色普惠和绿色贷款均较年初有所增长,绿色金融工作落实取得一定成效。

       十、数据梳理、校验及保护

       我行定期对本机构环境相关统计数据质量开展梳理和校验工作,不断提升相关基础数据质量,保证数据以及对外披露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建立有统计数据系统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数据安全事件或数据安全事故,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