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荒山坡变果园,普安农商银行金融助力产业兴
桃红柳绿,春风送暖。在普安县高棉乡棉花村岔河河畔的半山腰,柚子树的嫩芽憋足了劲地向上冒,蜂糖李的绿叶已经快淹没了树枝,桃树上零落的残红星星点点,黄豆籽大小的新桃已然自在地挂在枝头,徜徉在河风舒适的安抚中。
棉花村寨子里的布依族同胞们,有的带上斧头镰刀,有的带上锄头铲子,有的背上背篼粪箕,或十个一帮,或三五成群,一大早就赶着牲口进山了。对于他们来说,周边荒山多,每家喂几头母牛,早上赶上山,晚上才唤回,三年两仔,两年一卖,每年平均就有七八千块钱的收入。
平日里,村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就近务工,务工的地点就在寨子周边山坡上的果园里,干的就是农活,在地里打坑、栽苗、除草、施肥、摘果等等,每天100块钱左右。“我们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不好找工作,在家里干点轻松的倒是可以。”50多岁的村民韦德才说。
乡村振兴机遇好,合伙齐把产业搞
“2018年我们就看好了发展水果种植这个产业,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对水果的要求更高,我们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好,种出来的水果拿到街上很快就卖完了。现在希望把果园发展壮大,带动大家发展。”被太阳晒得黝黑的普安县裕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韦焕试对未来充满着憧憬。
“种过中药材,养过长毛兔,现在还在养牛,前年和村民合伙投资发展水果种植,现在果园基本成型,明年就能达到早产,再过两年就能丰产,只要我们带头做成功了,棉花村的产业兴旺不是问题。”合伙投资人代基雄自信满满。
韦焕试、代基雄、舒真等6个合伙人,2019年的时候,共同投资近200万元,从村民手里承包了180亩多年未耕种的撂荒山地,通过挖机连日开挖近1个月,才把板结的土壤翻松,然后挖坑、下基肥,把从福建、重庆等地采购来的桃树、柚子、枇杷、沃柑、李子等果苗下地,精心培土,到2020年才基本种植完。
果树的收成是有一定期限的,而且收成的好坏除了与市场价格有关外,还与管护人的管护情况有密切关系。首先要保障土壤湿度,保障果苗成活率,果苗成活以后还得定期浇水;其次要注意日常养护,要防范山上蚂蚁、土蚕等病虫害,要防范牲口践踏,要注意肥料供应,要注意冰雹袭击,要注意修剪拉……
为了未来的好收成,几个合伙人一心扑在果园里,定期雇佣村里的村民到果园帮忙,果园里锄头撞击泥土砂石的砰砰声与村民们的山歌声交汇,似乎是在把南泥湾的故事重新演绎。
“一个人搞很费力,而且资金不足,无法形成规模,要想有规模有效益,还得要把人力财力集中起来,抱团取暖。”面对产业的发展趋势,几个合伙人似乎已经开始有所感悟,并用行动在实践着他们的想法。
金融助力产业兴,不忘初心担使命
普安农商银行高棉支行牢记农信人的初心和使命,坚守市场定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支行行长为小组长,成立由3名党员为成员的先锋队,每个小组成员负责2个村的金融服务质效提升,实时收集掌握辖区群众的所思所想,了解产业的发展状况,思考支农的杠杆点,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走村组,访农户,问需求,送资金,解民忧,彻底解决了农户贷款难问题,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服务三农意识,发挥了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截至2021年3月12日,高棉支行各项贷款余额15246万元,较2017年末增加7984万元,近三年贷款平均增速为26.07%,增速排在全县首位。
韦焕试等6个合伙人成立普安县裕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启动果园建设开始,高棉支行管片责任人就闻风而动,及时收集信息共商,及时予以信贷资金支持,并充分利用人民银行的扶贫再贷款,以最低利率浮动幅度发放信贷资金,切实帮助果园减轻融资压力,减少前3年的融资成本。而且在2020年果园遭遇冰雹导致刚栽下地的部分果苗被摧毁后,及时补充资金帮助果园重新补植新苗,做到不扶则已,一扶到底,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为果园注入了强心剂。
“农信黔行”增动力,党建引领是发展快
普安农商银行党委围绕“农信黔行+”党建品牌,实施了党委委员包片制度,由党委书记带头、各党委委员协同对辖区支行实行包片管理,下沉管理中心,把工作目标和任务清单罗列出来,一一对照进行督导,找差距,补短板,出思路,鼓信心,为支行全面把脉。
同时,制定《贵州普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建互联互动、共促乡村振兴”工作方案》《贵州普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方案》,通过与乡镇党委、村委的党建互联,利用金融赋能,以养猪、养牛、中药材、茶叶、水果、核桃、烤烟等优势产业为切入点,扶持种养殖大户、小微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以此带动资金、资源回流,带动就业稳步增长,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高棉乡依托地理环境、民族特色、优势产业等资源禀赋,围绕“山”字做文章,将茶叶、薄壳核桃、水果、养殖等作为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通过政府主导、农商行主抓、各部门协作的信用工程,引导各小微企业和农户在家乡大力发展种养殖,形成示范点,示范村组,并结合公安部对口帮扶棉花村的项目契机,利用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吸收农户成为社员,发展了黑山羊养殖、金秋砂糖桔种植等示范项目,吸引了更多当地群众参与自发发展。
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好驻村第一书记、网格员、村组干部、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人等人力资源优势,加强农村信用工程、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寻找合适的发展路子,发动老百姓创业就业。对于成规模的种养殖项目,积极协调争取上级支持,协助开展土地勘测、流转、手续落地等。对于有融资需求的,及时与高棉支行对接落实。
通过政银党建互联,政银企、政银农多方共商共赢的发展模式正在稳步推进。截至2021年3月12日,高棉支行通过党建互联推进的扶持小微企业个数35个,种养殖大户81户,达到每年百万产值的种养殖项目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