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雍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21年度 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为深入贯彻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新要求,落实国家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宏观调控政策,纳雍联社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加快绿色经济发展,加大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切实践行“普惠金融、服务三农”的宗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现向社会公众发布我社2021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第一章 信息披露基本信息
一、法定名称
法定中文全称:纳雍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中文简称:纳雍县联社,以下称“本社”
法定英文名称: NaYong Rural Credit Union
英文缩写:N R C U
二、法定代表人:许大雄
三、其他信息
注册时间:2002年8月28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20525215592285A
全球法人识别编码:300300C3026752000072
单位性质:集体所有制
所属行业:金融业
注册资本:9082万元
地址: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雍熙镇沿河街
联系电话:0857-3530669
邮政编码:553300
报告期间: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四、主营业务范围
办理存、贷、结算、汇兑、贴现业务等代理他行金融业务、代理收付款项及保险业务、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其他经监管部门批准的业务。
五、环境信息披露渠道
官方网站:www.gznxbank.com
第二章 年度概况
一、行社概况
本社共有32个营业网点,城区营业网点 7 个,农村网点 25个,覆盖纳雍县各乡镇。本社总部设置党委宣传部(党委办公室、理事会办公室),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工会办公室),普惠金融部(乡村振兴部、绿色金融部),综合部,信息科技部,财务会计部(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安全保障部(基建办公室),合规风险部(消费者权益办公室、资产保全中心),纪检室(问责委员会办公室),稽核审计部(监事会办公室),共 10 个一级部门。截止 2021 年 12 月 31 日,本社在职职工总人数 332 人,在岗劳动合同制员工301人,内退员工30 人,劳务派遣制员工 1 人。
总体看,本社治理体系较完善、合规、有效,符合监管要求,能适应本社发展状况并保障本社稳健发展。
二、关键绩效
2021年度纳雍县联社环境关键绩效
本社为自觉践行绿色、协调、创新、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围绕纳雍县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总体要求,以绿色金融发展支持、引导、促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推动经济加快向绿色化转型,不断提升纳雍县经济增长潜力,助推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一是加大对绿色产业信贷支持,尽量简化信贷审批流程,选调优秀客户经理为绿色项目企业服务,提升工作效率为绿色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二是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妥善制定信贷支持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提升授信额度;三是为推动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工作,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制定绿色项目投放计划。
自2019年以来我社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共计投放绿色贷款5笔,投放金额2505万元,其中年利率最低的为4.35%,包含茶叶基地、生态畜牧业项目等,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截止2021年12月末,我社共有绿色贷款4笔,4户,贷款余额2149.22万元。
三、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
2021年我社制定下发了《纳雍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金融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项行动”工作方案》(纳信联〔2021〕252号)文件,方案中明确我社2021年绿色金融发展目标任务及工作措施。
目标任务:加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四在农家、乡村旅游等信贷投放力度,投放信贷资金3亿元以上。完善“三农”绿色发展信贷机制,重点支持绿色高效农业发展,逐年提高绿色高效农业贷款规模。围绕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县域肉牛产业发展壮大,确保12大特色优势产业贷款余额逐年增加。
工作措施: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加强与政府融资性担保公司合作,在符合政策要求及支农支小条件下,大力支持市场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领域工程建设;二是加大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支持。充分利用总溪河、九洞天、枪杆岩等旅游资源优势,加大对特色产业、休闲旅游、生态宜居、文化创意等特色村镇、乡村旅游项目的走访对接,助力全县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三是建立完善“三农”绿色发展信贷政策,建立工作机制,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领域的涉农客户,在评级授信、审查审批、项目评审办法,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放宽信贷条件,打造绿色农业信贷投放增长点。四是加大对科技型农业支持力度,全面落实绿色新发展理念,大力支持高效种养殖业、无公害农产品技术、农村生物技术的信贷支持,全面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绿色化农业全面升级。五是大力支持农业绿色化转型示范项目,以畜禽污染源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农膜回收绿色发展为重点,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节水农业、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土壤水域污染和低消耗、低残留、低污染农业投入品生产,探索打造农业绿色化转型示范项目,以示范项目引领带动农业绿色发展。
四、相关政策制度
1.外部制度
2014年我社转发了《贵州银监局关于印发贵州银行业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积极发挥我社支持纳雍县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作用,以绿色信贷为抓手,积极推动我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将有限的信贷资金最大限度投入到我县特色产业发展上,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淘汰落后产能行业的贷款,优化我社信贷结构。2020年转发了省联社《贵州省农村信用社绿色信贷管理指引》的通知,积极推动绿色信贷业务发展。
2.内部制度
2014年我社制定了《纳雍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林权抵押贷款操作规程》,2019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绿色产业基金投放的通知》,2020年下发了《纳雍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关于成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制定绿色业务管理流程,严格绿色信贷准入机制,明确绿色金融领导小组,认真贯彻绿色信贷发展理念、走低碳金融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章 组织架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毕节市中心支行关于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助推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毕银发〔2020〕25号)相关要求,纳雍县联社成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理事长
副组长:主任
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各网点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现普惠金融部,普惠金融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指导、督促、协调纳雍县联社做好绿色金融发展相关工作。
明确营业部、经四路作为“绿色项目”对接机构,并全面完成入库企业的走访、调查及建档评级授信工作,并强调“绿色项目库”金融服务需求,为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及政策要求“绿色中小微企业”提供绿色通道,提高信贷业务质效。
第四章 绿色信贷全流程管理
本社将客户环保信息纳入信贷全流程管理。在客户选择、授信申请、授信审查和贷后监控时,应高度关注客户及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情况,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安全政策及本社信贷政策的,因环境和社会事故影响客户持续经营的,不予授信。
第五章 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
一、多措并举,鼎力支持茶产业发展
一是加大信贷投入,支持茶叶产业化发展。结合纳雍县茶叶产业的实际情况,出台了茶叶贷款管理办法,为种茶农户和茶叶企业融资提供绿色通道;做好信贷支持工作,以“黔微贷”为契机,积极发放贷款支持农户和茶叶企业创业。二是创新信贷产品,有效缓解茶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为更好地支持我县茶产业的发展,拓宽茶叶生产经营的融资渠道,针对茶产业贷款抵押缺乏的问题,制定了《纳雍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林权抵押贷款操作规程》,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并兼以股东担保、企业互保等方式,为我县茶产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三是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茶产业提供更好更优质的金融服务。通过加强与农牧局等有关部门、茶产业协会、贵州平远茶叶有限公司平台的沟通、联系,获取茶产业企业名单及最新信息,加大对优质茶叶企业大力扶持,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培育出了一批优质茶叶企业,如2019年3月14日以低利率向纳雍县茶叶种植领头企业贵州府茗香茶业有限公司发放950万元贷款,实现了升级改造;向贵州雾翠茗香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放600万元贷款,扩大其生产规模;为纳雍县泓霖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注入资金775万元,为做大做强企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强化责任,积极支持乡村振兴
一是深入推进信用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二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积极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推进;四是积极协调资源用于支持农村建设;五是积极推进一县一业“深扶贷”推广工作;六是大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大力推广“黔农e贷”网贷平台,持续提高线上业务办理替代率,让农户足不出户,轻松借款、付息和预约等;全面开展助农脱贫流动服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全县427个行政村流动服务全覆盖。八是实施“金融夜校”宣传金融知识。
三、单列信贷计划、降低贷款利率减轻绿色产业企业负担
为切实践行“普惠金融、服务三农”的宗旨,2021年我社匹配了0.36个亿的低息资金进一步做好春耕备耕金融服务,匹配4.64亿低息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四、加快绿色发展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
充分利用纳雍县域企业融资服务网络系统,进一步提高融资服务效率,大力支持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绿色发展,支持绿色村庄打造与村寨绿化项目建设,助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积极支持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绿色畜牧业、绿色渔业发展,重点支持茶叶、蔬菜、辣椒、食用菌、马铃薯、水果、中药材、核桃(油茶)、刺梨、皂角、生态畜牧、生态渔业12大特色产业绿色化转型升级,促进特色农业绿色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持乡村振兴。
第六章 绿色金融环境风险管理情况
纳雍联社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环境、社会和风险管理体系,将环境、社会、风险治理要求纳入授信管理全流程。一是制度上重点关注能耗、污染、土地、安全与质量、移民安置、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等有关行业性风险,涉及环保因素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二是持续完善文化体系,明确绿色金融重点支持方向与领域,不断扩大绿色金融业务覆盖范围。三是进一步明确绿色产业行业客户及项目准入、产品策略等标准和要求,对国家明令禁止的、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项目和企业,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授信,并积极压缩退出已有的存量授信。
第七章 整体投资情况及其环境影响
2021年投融资活动碳排放量
行业类别(一级行业代码及类别) |
行业贷款碳排放量(吨) |
行业贷款碳排放量占比 |
A农、林、牧、渔业 |
272.43 |
8.56% |
C制造业 |
601.26 |
18.9% |
F批发和零售业 |
3.26 |
0.10% |
K房地产业 |
152.98 |
4.81% |
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151.35 |
67.63% |
总计 |
3181.27 |
100.00% |
注:
- 数据来源:主要企业/项目碳排放数据基于客户提供的碳排放数据或能耗数据计算得出,对于部分贷款企业/项目数据如客户无法提供,则主要根据企业/项目投入量/产出量等参数与同行业企业/项目类比得到;
- 碳排放核算方法主要依据:《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和其规范性引用文件;
- 项目融资业务:报告期内,运行时间不足30天的项目碳排放未纳入核算;
- 非项目融资业务:存续期不足30天或月均融资额少于500万元的融资主体的碳排放未纳入核算。仅统计大型和中型企业的碳排放;
- 我行不存在境外项目和境外融资主体。
报告期投融资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汇总表
类别 |
二氧化碳当量 (单位:吨二氧化碳当量) |
所报告部分融资业务占该类型融资业务的比例 (%) |
项目融资业务碳排放量 |
3181.27 |
100 |
非项目融资业务碳排放量 |
—— |
—— |
注:本报告遵循“能披尽披”原则,对符合《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的全部融资业务进行了碳核算。其中,项目融资业务共【16】笔,该类型业务碳核算16笔,占比【100】%。非项目融资业务共【0】笔,非项目融资业务均不符合月均融资额大于500万元以及大型、中型企业标准,因此未纳入碳排放核算边界。
碳减排核算的报告期为2021年,基期为2020年。其中,项目融资业务的分类符合《绿色债券支持目录》《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等,共4笔,由于缺少适用的评估方法未纳入碳减排核算边界。非项目融资业务碳减排核算与碳排放核算对象保持一致,因此未纳入碳减排核算边界。
第八章 本行经营活动环境影响
一、经营活动概况
截至2021年末,本行绿色贷款余额0.24亿元,主要投向节能环保产业0万元(约占0%)、清洁生产产业0万元(约占0%)、清洁能源产业0万元(约占0%)及生态环境产业2149.22万元(约占100%)。
2021年度绿色信贷情况概览
指标 |
数额 |
单位 |
信贷余额 |
49.96 |
亿元 |
绿色信贷余额 |
0.21 |
亿元 |
其中:绿色信贷余额占比 |
0.43 |
% |
绿色客户数量 |
4 |
户 |
对公表内信贷余额 |
2.76 |
亿元 |
对公表内绿色信贷余额 |
0.21 |
亿元 |
其中:绿色信贷余额占对公表内信贷余额占比 |
7.8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2021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自然资源消耗
环境指标 |
指标单位 |
2021年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直接自然资源消耗 |
液化石油气 |
千克 |
11400.00 |
公车用汽油 |
升 |
24934.00 |
|
经营活动产生的间接自然资源消耗 |
外购电力 |
千瓦时 |
1718026.08 |
办公用水消耗 |
吨 |
18340.46 |
|
办公用纸消耗量 |
张 |
4752000 |
2021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范围 |
温室气体排放量 (吨二氧化碳当量) |
人均排放量 (吨二氧化碳当量/人) |
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 |
87.87 |
0.27 |
其中:汽油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
54.24 |
—— |
液化石油气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
33.63 |
—— |
范围2: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 |
905.57 |
2.74 |
其中:电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
905.57 |
——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1+2) |
993.44 |
3 |
范围3: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 |
3181.27 |
—— |
其中:贷款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
3181.27 |
——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1+2+3) |
4174.71 |
—— |
注:
- 2021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一)、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二)和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三),统计对象为纳雍联社;
- 人均排放量测算以纳雍联社正式编制员工为基准;
- 贷款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详见本报告第七章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部分。
二、本社节能减排措施。
一是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提升电子服务渠道功能。本行在经营网点安装智慧柜员机32台,安装柜外清系统,用电子凭证代替纸质凭证,构建“柜台+移动展业+智能机具”深度融合服务模式,提供银企余额对账等电子信息服务,不断完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设备等电子服务渠道功能,提升电子渠道的使用替代率,努力使客户通过足不出户的低碳方式便可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节省了大量纸张和人工消耗,积极推动本行绿色低碳转型。二是自觉做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三个节约,不断强化节约意识。联社下发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倡议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美德,坚决制止浪费粮食行为,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第九章 绿色金融创新及研究成果
一、研究成果
本行积极开展关于绿色金融方面的研究,支持纳雍县绿色金融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宏观、行业、资本市场等维度研究纳雍县绿色产业发展现状、面临机遇和未来的发展机会、发展方向、发展空间,为本行制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开展绿色信贷工作提供参考。
二、绿色金融创新案例
纳雍联社累计发放茶叶产业企业贷款21笔,累计发放贷款金额为11816万元,有效地解决了茶叶发展的资金“瓶颈”,使纳雍县茶叶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我社于2018年10月30日向贵州雾翠茗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放600万元固定资产贷款,并以一县一业“深扶贷”向该公司发放贷款,执行人民银行基准利率,有力的降低了公司融资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该公司是以高山有机茶种植为主,以生态养殖业为循环产业链的综合性农业公司,位于纳雍县鬃岭镇坪箐村。雾翠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有机茶叶及无公害生猪销售收入,雾翠公司现有三年以上茶园6834亩,无公害猪3639头(育肥猪1836头,架子猪1035头,保育猪523头,哺乳仔猪245头),公司相关设施建设于2015年完工,2016年大量投入使用, 雾翠公司每年生产各种干茶2000公斤,每公斤销售单价按1400元/公斤计算,销售收入约为280万元,可销售生猪3500头,平均每头重130公斤,销售单价30元/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365万元,每年实现销售收入1645万元,除去相关费用茶园管户、采茶青、茶叶加工、饲料、防疫、工人工资、培训费、市场拓展费、税费等费用共计约450万元,实现利润约为1195万元。每年雇佣当地农户维护茶园、采摘茶叶、饲养生猪,带动当地贫困户在该公司就业,实现贫困户年收入在15000元左右,成功带动了10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了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本行积极开展关于绿色金融方面的研究,支持纳雍县绿色金融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宏观、行业、资本市场等维度研究纳雍县绿色产业发展现状、面临机遇和未来的发展机会、发展方向、发展空间,为本行制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开展绿色信贷工作提供参考。
第十章 环境因素对本行影响
一、环境风险及机遇
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和项目正逐步退出,如我社继续投入会造成一定的信贷风险,绿色环保等议题正逐步被更多公众认知。如本行在运营和业务开展过程中长期对气候和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可能会面临声誉风险。
相对积极运行低碳环保的工作模式,以电子代替人工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风险和运营成本,同时加大绿色金融的投入将为我社取得较好的环境与社会效益。为本行拓展绿色金融业务提供新的机遇,将有利于本行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功能,以资金配置引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
二、应对措施及规划
利用我社普惠大走访活动积极对接我县绿色相关企业,优化我社信贷结构,围绕绿色能源、绿色工业、绿色交通以及绿色建筑等重点行业,制定对应信贷产品,不断提升我社在绿色金融方面服务质量。
制定节能减排制度措施,强化绿色办公管理要求,提高员工节能减排意识。加强节水、节电、节油等节能管理,将绿色环保意识融入办公场所建设、装修等各方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