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农信公告
农信公告

贵州玉屏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14

  为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调结构、转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贵州玉屏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本地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社区的宗旨,勇担社会经济责任,深入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深耕绿色金融,突出“绿色”发展导向,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坚持绿色运营,努力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

  一、年度概况

  2020年,玉屏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绿色信贷各项政策要求,严把信贷“准入关”,在信贷投放环节把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作为前提,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严密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关注并提升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表现,切实提高信贷政策的针对性和导向力。

  截止2020年末,玉屏农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300万元,较年初无变化。2018年至2020年绿色信贷规模分别为0万元、300万元、300万元,分别占三年各项贷款比重为0%、0.11%、0.10%,违约率均为0。玉屏农商银行近三年严控“两高一剩”及落后产能等行业信贷资金,积极实施“两高一剩”行业退出机制,未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一是对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从原先的15户已压缩至2户,金额由2亿元压缩至1375万元;二是对新兴材料、环保型企业、技改型企业进行信贷支持。现有贷款余额5户,1767万元。整体上“两高一剩”及落后产能等行业贷款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二、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与规划

  玉屏农商银行依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环境经济政策,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对符合绿色信贷的客户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利率优惠,重点支持由传统产业向低碳经济领域延伸,对减量化、再利用以及资源化等企业;对列入国家节能减排的重点项目,得到财政、税收支持的节能减排项目,节能减排效果成效显著、市场效益好、自主创新能力强、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高的节能减排企业和项目,积极提供信贷支持。二是对“两高一剩”行业的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和限额管理,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强化额度管控、推行名单制管理等手段,同时对未达到环保要求的项目采取“一票否决”制,有效控制环境污染行业贷款新增。三是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信贷支持环保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绿色信贷的杠杆作用,拓展节能环保企业的筹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给予绿色企业贷款一定的财政贴息优惠政策,针对绿色贷款建立一定的风险补偿机制,提高金融机构投放绿色贷款积极性。

  三、绿色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情况

  为有效推进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玉屏农商银行特成立绿色信贷工作领导小组:由总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担任小组组长,总行党委副书记、总行行长担任小组副组长,成员为业务发展部、合规风险部、稽核审计部及支行行长。绿色信贷业务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总行业务发展部,由业务发展部总经理经理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绿色信贷业务管理相关事宜,具体制定信贷规模、资金价格、风险管理指标、信贷审批通道、绩效考核、绿色金融产品等事宜。

  四、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建设情况

  为有效推进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玉屏农商银行制定下发了《贵州玉屏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印发绿色信贷实施办法的通知》(玉农商办发〔2020〕166号)管理办法,并成立绿色信贷业务工作领导小组,管理办法中强调了总行应从战略高度上推进绿色信贷发展,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表现,并以此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同时树立并推行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绿色信贷理念,重视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建立与社会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玉屏农商银行对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动态评估与分类时,要做好监管部门、公家企业公示系统、人行征信系统、地方环保部门、失信人员名单检索,并将相关结果应当作为其评级、信贷准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并在贷款“三查”、贷款定价和经济资本分配等方面采取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对存在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要求其采取风险缓释措施,包括制定并落实重大风险应对预案,建立充分、有效的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寻求第三方分担环境和社会风险等。

  五、绿色金融创新

  一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推进绿色信贷分类识别、绿色信贷环境与社会风险评审、绿色信用体系等制度落地,在信贷结构、授信前端、客户评级、利率定价等环节做好规范化、标准化改造。

  二是加强银担合作,大力支持绿色产业贷款,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完善农业产业贷款担保方式,助推地方绿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绿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助农增收。

  三是结合省联社“黔农快贷”“便民快贷”等线上产品推广上线,积极推广使用黔农云、发展线上客户,实现线上贷款无缝对接,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促进环保、高效、集约放贷模式发展。

  六、绿色金融典型案例

  贵州祥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20日,企业属性:小型企业,经营范围:油料作物、水果、蔬菜种植、加工及销售,目前主要在玉屏县亚鱼乡从事油茶种植及销售为主。2019年企业因销售款暂未结账,导致没有资金用于进货及发放工人工资,一度面临较大困难,在了解到玉屏农商银行有支持绿色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后,特来到玉屏农商银行申请贷款。玉屏农商银行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开展尽职调查,按规定审批通过后于2019年2月2日给予借款人贷款200万元,到期日为2022年2月1日,贷款方式为保证,用途为收购茶籽及支付工资。借款主体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后,第一时间进购了大量油茶苗,经过两年的时间,企业规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玉屏农商银行通过有效降低贷款利率,对符合绿色贷款条件的借款主体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施无抵押贷款政策,积极助推额绿色金融发展。

  七、金融科技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情况

  近年来,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玉屏农商银行加强绿色金融场景的科技创新应用。在省联社领导下,在省联社框架内加强与同业合作、科技公司外包等多元化的方式,围绕绿色经济需求和绿色金融业务难点痛点以绿色评级、环境风险管理等场景重点,推进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实现绿色识别精准化、评级定价智能化、预警处置自动化,利用区块链、数字化助力绿色信贷业务的资金管理,推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转账全免费,推出了黔农e付收单产品,提供便利的绿色金融服务。

  八、绿色金融调查研究及交流合作情况

  玉屏农商银行以开展农村信用工程为金融科技抓手,通过创新的农村信用工程系统支持乡村振兴, 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入手, 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通过农村信用工程推广,完善绿色普惠金融基础建设, 推动绿色金融工具创新,加大对涉农行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助推绿色金融发展。

  九、金融机构环境风险管理情况

  玉屏农商银行按照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流程对绿色信贷业务进行风险管控,对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动态评估与分类时,做好监管部门、公家企业公示系统、人行征信系统、地方环保部门、失信人员名单检索,并将相关结果应当作为其评级、信贷准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并在贷款“三查”、贷款定价和经济资本分配等方面采取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措施,对存在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要求其采取风险缓释措施,包括制定并落实重大风险应对预案,建立充分、有效的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寻求第三方分担环境和社会风险等,严格杜绝环境风险事件发生。同时积极与人民银行沟通汇报,就如何促进绿色信贷业务发展,风险管控等进行深入交流,为后期绿色金融发展明确方向。

  玉屏农商银行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按年度对外披露自身经营活动、投融资活动对气候环境的影响,以及气候环境因素对授信客户信用风险变化的影响等相关信息,投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气候与环境风险管控水平,充分发挥金融中介作用、将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加速经济和金融的绿色化进程,进而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十、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

  玉屏农商行按照环境保护的原则,实施绿色办公,严格公务车辆管理,确保公务车辆不出服务辖区,信贷业务逐步由线下向线上转化,推行无纸化办公模式,提高线上贷款率。有效降低了公务车辆油耗、纸张等办公耗材的消耗,加强绿色环保知识的学习,努力提升员工及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举办绿色环保公益活动,降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

  十一、金融机构环境风险分析

  玉屏农商银行在实际经营中将环境风险纳入考量,不但是作为金融中介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也是在绿色经济背景下防范风险从而优化信贷结构的必然选择,玉屏农商银行在客户营销准入方面,根据《贵州玉屏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印发绿色信贷实施办法的通知》(玉农商办发〔2020〕166号)中明确的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风险状况,按照优先支持类、压缩推出类、禁止新增类对客户进行分类策略,在信贷审核环节对环境风险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从源头上强化风险管控,把好客户准入关,2018年后玉屏农商银行未发放涉及环境风险企业的贷款,短期内不存在面临环境风险资产问题。

  

                                                                             贵州玉屏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