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服务宗旨 践行初心使命 ——铜仁农商银行2024年履行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铜仁农商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联社党委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守支农支小主责主业,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四新”“四化”等重要政策因地制宜推进落实,有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擦亮服务乡村振兴、践行普惠金融主力银行特色。
一、聚焦支农支小,积极彰显金融担当
一是持续巩固信用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工作,实地了解客户需求,做好信息及时更新,完善客户资信档案,做真做实评级授信,有效简化贷款流程,缩短办贷时间,通过拓宽农户信贷服务领域,提高贷款授信额度,改进贷款服务方式等举措,有效满足了广大农户的信贷需求,服务三农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持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使广大农户、农村企业等农村经济主体更加注重自身的信用状况,农村地区整体信用意识明显提高,“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效应有效显现,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和优化。三是持续做好新市民服务工作。通过与搬出地农信社、社区、居委会沟通对接,掌握新市民金融需求,在易地搬迁安置区打造新市民特色服务站,为新市民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使新市民线下金融服务更加便利,持续为新市民提供免费的基础金融服务,实现新市民基础金融服务零费用。四是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作用发挥。通过基层党支部+村(社区)党支部联建的方式,采取“党建搭桥、金融服务、政银联动”等工作措施,拉近与农户之间的距离,解决农户金融需求问题。将党建工作和金融帮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发挥金融服务的“造血”功能,为基层及群众解决问题困难,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五是持续服务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探索服务各类市场主体的新思路、新方法,创新信贷服务产品、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灵活、方便、快捷”的支持。
二、聚焦产业兴旺,全力服务乡村振兴
一是支持宜居乡村建设。按照“乡村美”的目标要求,围绕持续打好农村基础设施硬仗,重点支持农村“组组通”建设融资需求,支持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满足农村生态修复、农田水利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环境综合治理等融资需求。二是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围绕“产业兴旺”这个重点,切实发挥金融引导作用,有力助推农村经济振兴。结合农业产业链上、中、下游融资需求,多渠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信贷资源向农业农村流动。三是支持生态农业发展。严格执行绿色信贷相关政策,建立“梵净生态账户”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制定并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梳理业务管理流程,严格绿色信贷准入机制。四是支持智慧农业发展。以“黔农云”平台建设为依托,为乡村客户提供信息、资金、产品等全方位服务。为农业产业链提供信贷、结算、咨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农业结合。加大“触电、触网、触农”农业农村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客户使用电商服务,增强客户黏性,挖掘客户价值。五是优先保证乡村振兴信贷需求。开设绿色通道,优先办理、优先发放乡村振兴贷款,强化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供给,有效满足乡村振兴贷款需求,推动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三、聚焦服务提升,有效保障金融供给
一是优化金融产品服务。以贵州省乡村振兴局和财政厅主推的“乡村振兴产业贷”、市政府“强村富民贷”、省联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致富通”“乡情贷”系列贷款和本行“乡村振兴贷”及与人社局共同推广的“创业贴息贷”等涉创业、就业、产业类贷款产品为核心服务客户。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信贷需求。充分用好小微企业“续贷”政策,创新涉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整合信贷评级授信模型,逐步引入微贷技术,创新“黔农·普惠微贷”系列产品。二是持续提高金融服务渗透率。持续优化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提高自助机具覆盖面,加大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自助金融业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力度。加快“信合村村通”金融服务功能升级为“社银一体化”,依托“信合村村通”,探索实施“社村共建、服务共享”的合作方式,建立与行政事业单位办事窗口的合作平台。延伸金融服务触角,继续做好边远地区“流动服务站”的金融服务工作,增加流动服务频度广度。三是持续做好金融知识普及。按照“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内生脱贫动力”的要求,将“金融夜校”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农民金融服务需求、与推广金融产品等方面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打造“金融夜校+N”品牌。通过金融夜校+技能培训、+产品推广、+诚信教育等,着力提升农民懂金融、用金融的能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