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农商银行2022年履行社会责任事项报告
2022年,从江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精神,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回归本源,全力做好“六保”“六稳”,服务实体经济,热心社会公益,全力助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将履行社会责任事项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江农商银行全称“贵州从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从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于2014年改制组建为“贵州从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末内设业务发展部、财务统计部等13个职能部门,辖24个营业网点,员工210人。
从江农商银行多年来坚持深耕本土,服务地方百姓,在从江县委、县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服务小微企业、服务“三农”、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各项业务稳健增长。截至2022年末,全行各项存款达47.38亿元,各项贷款43.78亿元。
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一)持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县域营业网点全覆盖。我行在县域19个乡镇均设置有营业网点及便民网点,实现县域网点数全覆盖,同时为了提升异地扶贫搬迁户金融服务质效,我行在异地扶贫搬迁社区银新社区设立营业网点銮里支行。二是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覆盖率。为了更好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提高新市民金融需求可得性,我行在新市民集中地下江支行、銮里支行及贯洞支行设立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2022年10月份开展新市民金融知识宣传周,惠及新市民0.23万人。
(二)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重点产业资金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12月末,我行支持十二大产业贷款余额6.97亿元,较年初增加0.7亿元,贷款增速11.05%,年度累计发放十二大产业贷款金额1.6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户数1531户。二是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探索新的信贷增长路径,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助力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年度累计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金额1.94亿元,累计发放贷款户数439户,贷款余额2.46亿元,较年初增加1.54亿元,增速为168%。三是加大绿色贷款投放力度。截至2022年12月末,我行绿色贷款余额为0.65亿元,较年初增加0.28亿元,增速为76.57%,有效助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大对“四新四化”项目的贷款资金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12月末,我行支持“四新四化”项目融资主体贷款金额0.45亿元。五是积极对接“桥头堡”融资项目,今年以来,累计支持“桥头堡”下游企业贷款金额2.05亿元。
(三)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积极推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实施落地。截至2022年12月末,累计投放扶贫及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2207户、金额9.47亿元,尚有贷款余额户数5825户、金额2.53亿元;风险补偿金余额0.27亿元,已启动风险代偿26户,代偿本息共计0.01亿元,风险补偿金全部足额到位。二是做优易地扶贫搬迁后续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12月末,累计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4.98亿元,支持4936户脱贫户就业创业。
(四)积极落实惠企纾困政策
一是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将更多资金用于支持当地企业发展。2022年以来我行累计发放公司贷款金额4.28亿元,惠及88户企业,有效支持本土企业发展。二是积极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我行累计办理无还本续贷142户,181笔,金额3.68亿元。三是积极落实贷款减费让利。我行通过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推动让利0.014亿元;通过降低本年发放的各项贷款利率让利0.17亿元。四是加强担保保险业务合作,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缺乏足值担保物的问题。我行持续加大与从江县惠民融资担保公司合作。截至2022年12月末,我行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余额0.95亿元。五是加强“三社联建”帮扶力度。我行累计向县域73家联建合作社法人及股东发放贷款金额0.49亿元。
(五)加快丰富涉农金融产品
一是创新低息经营性信贷产品。2022以来我行创新推出低息类经营性信贷产品“税易贷”“兴业贷”,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截至2022年12月末,我行累计发放“税易贷”“兴业贷”贷款金额0.18亿元,贷款户数16户。二是积极推广乡村振兴产业贷,有效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我行累计发放乡村振兴产业贷35笔,贷款金额0.04亿元。三是推出新市民专属信贷产品“新市民·乡情贷”,截至2022年12月末,我行累计发放乡情贷0.0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户数418户。
(六)配合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基于2022年4月份全国及全省打击治理工作会议的新要求和涉案账户特征和考核形势的变化,我行制定《贵州从江农商银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行动方案》,并成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打击治理工作目标,兼顾业务发展与账户风险防控,从强化新开账户管理、存量账户治理、信用惩戒等7个方面措施进行了细化。同时修改惩戒问责措施,对2022年新开账户、贷记卡、社保卡及环比、同比增加惩罚力度,引导各营业网点强化对重点客群、重点账户的管理。二是调整账户管控措施。根据涉案账户的新情况、新特征,继续对个人结算账户进行清理、调整及限制交易功能。2022年我行共对38.71万户不合理存量个人银行结算账户采取非柜面管控措施,其中:对37.59万户调整非柜面限额,对1.12万户关闭非柜面交易渠道。三是加强账户监督预警监测。根据涉案特征提炼涉案账户15个监测指标,每日由专员进行日常监测,在交易发生事中监测可疑交易,对高可疑交易进行阻断。四是开展内部员工专项培训。为认真落实“断卡”和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诈骗违法犯罪,我行组织全辖员工举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培训,并多次下发工作要求,统一工作总基调,提高风险防控的效能。
三、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一)努力提升普惠金融质效
一是积极开展“黔农智慧乡村数字服务平台”试点建设,进一步助推农村数字化转型进度。二是积极探索信用工程与基层治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相融合。我行本年完成农户信息更新57027户,较年初增加16369户,已完成信息更新占比70.91%。三是积极开展金融夜校,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本年度累计开展“金融夜校”667场次,惠及群众1.41万人次。
(二)深入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拟定2022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计划,将消保工作纳入重要工作之中,扎实推进消保工作有序开展;制定《从江农商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管理办法》,明确消保措施、程序以及具体操作规程,并定期审查和督导落实;制定《从江农商银行金融消费者投诉应急演练方案》,有序组织开展投诉应急演练,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提升客户满意度。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服务能力。组织各营业网点负责人及柜员等共计126人进行消保知识培训。内容包括消保政策规定、投诉处理方法和步骤、日常服务及行为规范等,不断提升员工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三是强化宣传引导,提高防范意识。一年来,我行相继开展了“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2022年非法集资宣传月”以及“2022年蒲公英金融志愿服务行动”等宣传服务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网点LED显示屏等媒介推送宣传消保知识,拓宽宣传覆盖面,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2022年我行荣获黔东南州处非办授予“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
(三)拓宽支付渠道,增强线上服务功能
一是加大场景建设。先后一共在从江县城布放自助售货机15台,布放覆盖了小区、行政中心、医院、学校等,首个黔农云快递柜也在从江县医院投入使用。二是建成黔农云智慧停车场景5个,分别位于丙妹镇芦笙堂、南下福一村超市、一桥新泰停车厂、牛塘路小区,洛香停车。三是各乡镇选择优质商户搭建黔农云支付优惠场景。例如:9.9元洗车场景2个,早餐奶茶店满减活动8个,购物折扣合作超市3家。四是“黔农村村通”改造升级。累计升级“助农村村通”198个,同时结合“供应链”渠道打造由供货商+“黔农驿站”+“黔农村村通”三级联动,实现三级模式构建黔农云消费圈,形成金融+消费+便民的理想闭环。五是所有入驻黔农E付商户支持黔农云支付随机立减并开通商户积分消分权限。
(四)捐赠助力乡村建设发展
从江农商银行是始终与“三农”守望相助,根在农村、命在农业、情系农民,强农、惠农、富农、兴农,坚持做农村金融主力军和服务乡村振兴的百姓银行。从江农商银行持续传承和发扬“挎包”精神,服务至上、坚定执着、务实担当,坚持以爱心回馈社会,践行社会责任,开展公益帮扶。2022年累计向信合公益基金、乡村振兴建设、乡村文化活动等捐赠资金105万元。2022年共缴税款2256万元,较上年度增加57万元,在全县税收缴纳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