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24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21〕39号)《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行<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银办发〔2021〕119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关于开展2024年度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贵银发〔2024〕92号)要求,本社本着真实性、及时性、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现公开发布2024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一、基本信息
榕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榕江农信联社”)是2004年改革组建的县级统一法人地方性金融机构。近年来,在省联社及省联社黔东南审计中心的领导下,榕江农信联社各项业务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发展成为当地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产规模最大的“百姓银行”。
2024年末,榕江农信联社下设12个部门,共有员工284人(含内退25人、退休42人),全辖营业网点26个(含3个定时定点服务营业网点),覆盖全县所有乡镇。注册地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古州镇西环中路3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22632216150593N,法定代表人:涂畅,业务类型包含办理存款、贷款、票据贴现业务;国内结算业务;办理个人储蓄业务;代理其他银行业的金融业务;代理收付款项及受托代办保险业务;买卖政府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提供保管箱业务;经批准,参加资金市场、融通资金;经监督部门批准的其他业务。
二、年度概况及绿色金融发展战略
(一)整体概况
榕江农信联社始终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做好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逐渐发展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榕江农信联社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坚持以绿色金融为核心,推进业务和服务模式创新,不断探索如何实现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的转变思路。
截至2024年末,榕江农信联社资产总额91.10亿元,较年初增加10.39亿元,增幅12.87%,负债总额85.52亿元,较年初增加10.25亿元,增幅13.62%;各项存款余额71.27亿元,较年初增加6.57亿元,增幅10.15%,各项贷款61.14亿元,较年初增加5.42亿元,增幅9.74%。
(二)绿色信贷概况
2024年末,榕江农信联社绿色信贷余额1.1亿元,占各项贷款比例1.8%,较年初增加0.11亿元,增幅11.22%。
(三)环境相关情况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当量)656.16吨,人均排放量3.02吨。其中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27.77吨,人均排放0.13吨;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628.39吨,人均排放量2.89吨;2025年将进一步降低经营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致力于控制在650吨以内,将进一步推进无纸化办公、节水节电、规范公车使用等政策与措施实现节能减排。
三、环境及绿色金融相关治理结构
(一)理事会层面
理事会层面环境方面的职责设置:负责领导和监督榕江农信联社绿色金融工作,确定绿色发展战略,指引绿色信贷工作方向。
理事会设置的环境相关战略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节约和保护,结合实际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二)管理层层面
管理层在理事会授权下,制定本机构绿色信贷目标任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建立机制和流程。
(三)专业部门层面
管理层下设普惠金融部,为绿色金融信贷办公室。工作职责:认真贯彻执行政府、人民银行、银保监有关于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和文件,提供更全面的农村金融服务;认真拟定榕江农信联社的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规划,制定绿色金融贷款授信管理制度,优化绿色贷款授信审批流程;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情况,逐步建立绿色金融支持企业数据库,研究、创新绿色金融信贷产品,加大对绿色产业的信贷投入;对榕江农信联社的绿色金融信贷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并做好对基层网点绿色金融业务的指导、服务和风险预警、监测工作;建立绿色金融信贷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榕江农信联社的绿色信贷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组织培养榕江农信联社的绿色金融信贷专业人才,建立熟悉绿色金融业务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能够正确评审绿色贷款项目或产业;做好绿色金融的宣传报道、经验交流工作;认真按照绿色贷款统计制度,做好绿色金融的统计工作;加强与政府、银保监、人行的沟通交流,积极报告榕江农信联社的绿色金融工作实施情况。
管理层下设23个信贷网点,工作职责:主要负责绿色信贷项目营销、尽职调查、项目上报;落实绿色信贷项目授信条件、贷款发放等事宜;并依据上级管理部门相关规定负责绿色信贷其他工作。
四、环境及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制度
(一)与环境相关的现行政策
榕江农信联社为建立健全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提升环境和社会表现,制定了《榕江县联社绿色信贷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榕农信办发〔2019〕86号),严格执行《关于印发<关于贵州省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授信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黔府金发〔2018〕14号)、《关于印发<关于绿色金融助推林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黔府金发〔2018〕20号)、《关于支持绿色信贷产品和抵质押品创新的指导意见》(贵银〔2018〕66号)、《省联社办公室关于转发贵州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黔农信办发〔2018〕483号)、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办公室关于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贵银办发〔2021〕102号)、《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关于开展2024年度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贵银发〔2024〕92号)等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明确了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产品的业务范围,不断完善相关管理机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并在全社范围内树立低碳金融和绿色信贷的理念,凝聚共识、先行先试,不断创新,推动绿色金融有序发展。
(二)对国家及所在地区环境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
1.聚焦支农支小主责,做实做优存贷主业。竭尽全力支持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为县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小康作出新的贡献。支农方面,2024年末,涉农贷款58.36亿元,占比95.46%。支小方面,全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09亿元,占比36.13%。
2.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优化信贷资产。将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环保要求等纳入客户授信业务的全流程管理,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过剩产能行业授信,引导信贷资金投向绿色环保领域,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
3.推行绿色绿色低碳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一是推行线上无纸化办公、双面打印,有效减少打印耗材纸张等一次性办公用品的消耗,二是空调使用严格执行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的空调温度控制标准,不得在开窗的情况下使用空调。合理使用光照,办公室、会议室、招待所、走廊等场所内自然光亮度足够时不开灯,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做到人走灯灭。办公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尽量减少待机消耗,长时间不使用或下班时间应及时关闭电源,有效节约用电。提倡低层步行不乘电梯,在办公室、会议室设置节约用电标识和室温控制标识。三是严格落实用水节约制度,加强供水系统的检查维护管理,及时检查更换老化的供水管路及零件,防止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在用水区域设置节约用水标识,水龙头做到随手关闭,避免“长流水”现象,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
五、环境风险管理及机遇
(一)识别、评估、管理、控制环境相关风险的流程
榕江农信联社制定有《榕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全面风险组织架构建设管理办法》,加强风险管理,严防环境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业务条线部门是榕江农信联社环境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承担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主动充分了解并考虑主管业务中包含的风险,将风险管理要求嵌入业务设计和管理的全流程。合规风险部是环境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承担制定政策和流程,监测和管理风险的责任,主动介入各类产品的研发、流程设计等事前环节。稽核审计部及纪律检查室作为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承担业务部门和风险合规管理部门履职情况的审计责任。
榕江农信联社将绿色金融要求纳入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能够有效识别、计量、监测、控制信贷业务中可能发生的环境和社会风险;通过信贷业务管理制度,增加环境和社会风险的部分内容,逐步形成环境和社会风险防范体系。
(二)开展绿色信贷的管理流程,包括贷前、贷中、贷后等管理
榕江农信联社不断加强信贷业务环境风险管理。信贷业务根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政策等规定操作,结合行业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标准,对“两高一剩”、化工、造纸、养殖等行业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评价,以结果作为评级、信贷准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并列入贷款“三查”重点。对国家重点调控的限制类行业及有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行业不能新增授信,存量部分要逐步压缩退回。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大文旅、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生态农业、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等绿色产业,引导信贷资金重点向绿色信贷领域倾斜,积极支持和发放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贷款和其他绿色贷款。
(三)环境风险管理机遇的分析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在绿色经济背景下防范风险从而优化信贷结构的必然选择。环境因素对榕江农信联社经营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信用风险。环保标准提高和气候变化会对企业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造成一定影响,降低企业的还款能力,从而加大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二是连带责任风险。在信用经济情况下,企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因此,监管单位正在考虑环境事件发生时,让商业银行等债权人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以约束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环境表现不佳的企业,从而制约污染企业发展。三是声誉风险。随着环境风险逐渐上升为全球金融业面临的共同风险,银行融资客户的环境表现不佳,会使银行的绿色风险控制和贷款管理能力收到质疑,降低投资人对银行的收益预期。与此同时,银行贷款客户的环境表现还可能会影响到广大储户偏好。
榕江农信联社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对环境风险与机遇进行分析和识别。如榕江县主要以山林种植和林间、林地养殖,坝区种植为主,贷款农户对于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遭受的损失,会对榕江农信联社造成金融风险。从机遇方面看,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生态农业、新能源等行业将获得极大发展并蕴含着巨大业务机会。通过提前研究布局,积极支持上述生态农业、环保产业发展,是榕江农信联社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发展机遇。
六、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自然资源消耗及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指标 |
单位 |
2024年消耗量 |
2024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
人均排放量 (吨二氧化碳当量/人) |
天然气 |
立方米 |
0 |
0 |
0 |
液化石油气 |
千克 |
2780 |
8.2 |
0.04 |
煤 |
吨 |
0 |
0 |
0 |
公车用汽油 |
升 |
12600 |
27.41 |
0.13 |
公车用柴油 |
升 |
137 |
0.36 |
0.002 |
外购电力 |
千瓦时 |
1217000 |
602.29 |
2.78 |
办公用水消耗 |
吨 |
8220 |
15.21 |
0.07 |
办公用纸消耗量 |
张 |
350000 |
2.69 |
0.01 |
注:人均排放量测算以榕江农信联社正式在编编制员工为基准。
(二)经营活动温室气体统计口径与测算方法
天然气、标准煤、柴油、汽油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来自于《绿色信贷项目节能减排量测算指引》。液化石油气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来自于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Volume 2 Energy(IPCC 2006 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第二卷能源),液化石油气折标系数来自于《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 — 2008)。外购电力排放系数来自于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南方区域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办公用水和用纸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来自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2022)》。测算公式如下:
天然气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消耗天然气量(立方米)×2.17×10-3 |
液化石油气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液化石油气(千克)×2.95×10-3 |
煤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消耗煤量(吨)×2.21×0.7143 |
汽油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消耗汽油量(升)×2.98×10-3×0.73 |
柴油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消耗柴油量(升)×3.16×10-3×0.84 |
外购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外购电力量(千瓦时)×0.4949×10-3 |
办公用水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办公用水量(吨)×1.85×10-3 |
办公用纸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办公用纸量(吨)×1.76或办公用纸量(张)×7.68×10-6 |
七、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
(一)整体投融资情况
2024年投融资活动情况
行业类别(一级行业代码及类别) |
贷款余额 |
较年初 |
A农、林、牧、渔业 |
175317.7 |
10730.23 |
B采矿业 |
0 |
0 |
C制造业 |
6396.26 |
-2110.39 |
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1405.05 |
-80.06 |
E建筑业 |
22530.05 |
-451.90 |
F批发与零售业 |
145131.71 |
34517.67 |
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7344.82 |
89.54 |
H住宿和餐饮业 |
21179.12 |
1435.51 |
K房地产业 |
9633.74 |
-538.86 |
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5558.89 |
121.53 |
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9926.87 |
-143.49 |
O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7001.47 |
305.05 |
P教育 |
887.51 |
-124.74 |
(二)绿色信贷及其环境影响
截至2024年末,榕江农信联社绿色贷款余额1.1亿元,主要投向节能环保产业0亿元(约占0%)、清洁生产产业0亿元(约占0%)、清洁能源产业0亿元(约占0%)及生态环境产业1.1亿元(约占100%)。
2024年度绿色信贷情况概览
类别 |
指标 |
单位 |
2024年 |
整体投融资情况 |
信贷余额 |
亿元 |
61.14 |
绿色信贷余额 |
亿元 |
1.10 |
|
其中:绿色信贷余额占比 |
% |
1.8 |
|
较年初增加额 |
亿元 |
0.11 |
|
较年初增幅 |
% |
11.22 |
|
绿色客户数量 |
户 |
1084 |
|
对公表内信贷余额 |
亿元 |
0 |
|
对公表内绿色信贷余额 |
亿元 |
0 |
|
其中:绿色信贷余额占对公表内信贷余额占比 |
% |
0 |
|
较年初增加额 |
亿元 |
0 |
|
较年初增幅 |
% |
0 |
|
对公绿色客户数量 |
户 |
0 |
|
零售信贷余额 |
亿元 |
56.68 |
|
零售绿色信贷余额 |
亿元 |
1.10 |
|
其中:绿色信贷余额占零售绿色信贷余额比 |
% |
1.94 |
|
较年初增加额 |
亿元 |
0.11 |
|
较年初增幅 |
% |
11.22 |
|
绿色客户数量 |
户 |
1084 |
|
其他绿色投融资 |
绿色债券存量规模 |
亿元 |
0 |
绿色票据业务余额 |
亿元 |
0 |
|
其他绿色表内投资余额 |
亿元 |
0 |
八、绿色金融创新做法及成果奖项
(一)绿色金融创新及研究成果
近年来,榕江农信联社致力于加强绿色金融场景的科技创新应用,在省联社引领下推行黔农云、黔农e付、黔农e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为广大客户提供便利的绿色金融服务。同时将科技融入农村金融服务,运用省联社开发的线上“黔农智慧办贷”系统,集客户经理办公APP、后台管理PC端为一体,实现客户信息采集、评级授信、贷款管理等全流程移动化、电子化,提高贷款办理效率,实现了农村信贷业务系统化、影像化、智能化管理,拓宽了乡村振兴、12大类特色产业、500亩以上坝区等绿色产业融资渠道。
(二)实践案例
榕江农信社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产业,聚焦坝区及乡村特色产业,选择“一乡一特”发展思路明晰的两汪乡为试点,重点在信贷上给予倾斜,运用支农再贷款全力支持“脱贫项目+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发展。充分运用再贷款政策“低成本”的融资优势,为两汪乡青白茶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促进乡村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榕江农信联社已运用再贷款资金向两汪乡发放白茶产业贷款0.31亿元,全力助推两汪乡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帮助合作社稳定增收,榕江农信联社通过“三社联建”模式,派出“产业指导员”“财务指导员”帮助合作社选择产业、建立财务制度、规范管理,整合资源畅通茶产品销售渠道。如运用“黔农云”平台助力两汪青白茶“黔货出山”等。
全力助推两汪乡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两汪乡白茶种植基地已达8000多亩,年累计带动本地1600余名劳动力就近就业,“两汪青白茶”已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黔东南、在贵州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有机绿茶。
九、支持普惠主体及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情况
(一)持续推动绿色普惠金融。一是通过农村信用工程与“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相结合方式,创新推动绿色普惠金融+信用工程新模式,积极开展绿色普惠信用工程创建活动。二是聚焦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文旅业等产业,持续加大对新型农业主体、家庭农村、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支持力度。
(二)大力推进绿色普惠金融发展。结合人民银行相关信贷政策,将绿色信贷工作及政策落到实处,以绿色信贷为抓手,积极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按照制定的《榕江县联社绿色信贷管理试行办法》,继续实施“有保有压”的差别化信贷政策,在加大对绿色信贷资金支持力度的同时严控“两高一剩”贷款。同时,重点加强林菌、林药、中药材种植及林下养鸡等林下经济产业支持,助推我县林下经济加快发展。2024年累计发放0.44亿元支持443户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种植,绿色信贷余额达1.1亿元,有力推进绿色普惠发展。
十、数据梳理、校验及保护
在数据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应急管理组织架构、确保数据安全性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榕江农信联社制定了《统计数据资料储存管理办法》与《信息系统生产数据安全管理规程》,明确各部门和各网点是统计数据归集工作的主责部门(网点),负责落实本部门(网点)数据归集的内容、时间、人员,及时整理和归集各类统计数据,确保归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数据安全方面,从数据管理过程、职责与分工、数据分发与传输、数据脱敏、数据存储与备份数据恢复、抽检等各方面进行规范管理,保障信息系统生产数据安全,确保各类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及可靠性。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