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农信公告
农信公告

贵州黎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15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新要求,落实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工作安排,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贵州黎平农商银行(以下简称本行)本着真实性、及时性、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基本原则,现公开发布2020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一、年度概况

  2020年度,本行始终秉持服务三农、小微的发展宗旨,始终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始终突出“支绿”的业务导向,有机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着力深耕绿色金融,全方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提升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效能,不断提升绿色信贷投放质效。

  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方面,本行按照《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的相关规定,转型发展绿色金融,稳步推进绿色发展。截至2020年末,本行绿色贷款余额2312万元,较年初新增363万元,增速15.70%;近三年绿色信贷规模分别为1500万元、1949万元、2312万元,分别占三年各项贷款比重为0.27%、0.35%、0.41%;近三年增长率分别为0、29.93、15.70%;违约率均为0。

  行业信贷投放方面,本行严格执行国家产业宏观调控政策。截至2020年末,煤炭贷款余额0万元、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81万元,占各项贷款比分别为0、0.24%;连续三年未投放“两高一剩”及落后产能等行业信贷资金,连续两年无新增煤炭贷款及房地产开发贷款。

    二、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与规划

  2018年,本行制定了《贵州黎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2020三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坚定绿色金融发展方向,增强脱贫攻坚使命担当”的工作措施,并强调:“我行将继续坚定绿色金融发展方向,做实做响‘五张名片’,坚持支农支小的发展导向,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积极主动投身精准扶贫战略,提升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夯实黎平农商银行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在信贷业务管理方面,“要严格把好贷款准入关。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要求,优化贷款投向和结构,切实改变当前粗放的经营发展模式,在客户选择和业务拓展上精耕细作,建立完善相关客户主体准入及评级授信准入标准,严格审查客户准入。”在信贷产品创新方面,“开发更加灵活的适合小微企业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的区域性信贷产品,因地制宜创新担保方式,探索开办以商标权、专利权等企业知识产权质押的贷款业务。发展商圈融资模式,结合综合市场、园区、商场等特点,研发适合商圈企业集群的融资产品,提升产业关联度,整合产业价值链,创造良好融资服务环境。”

  在2019年董事会工作报告中,本行明确提出:“坚守支农支小金融服务主业,重点满足‘三农’、民营和小微企业需求,确保‘三农’、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因地制宜,在管理、支农支小、服务方式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努力打造成为‘小而活、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强’的百姓银行。”

    三、金融机构环境相关治理结构

  本行在总行层面设立业务发展部、农村业务部、扶贫事业部,营业网点层面设置1个营业部、34个支行,并在辖内各支行设置客户经理岗,明确职责、专项对接,为发展“绿色金融”提供组织保障。岗位配置齐全,人力资源得以优化,针对本地产业特点,把握好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定位,围绕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群等融资需求,全力推进普惠金融,不断突破、加快创新,以“新、快、全”助力支农支小,形成了专项的绿色组织体系。

    四、金融机构环境相关政策制度

  在《贵州省农村信用社绿色信贷管理指引》基础上,本行根据《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结合区域产业、行业特点,进一步细化相关统计标准,以行业分类、行业投向为双向维度建立分类标准,覆盖绿色行业、细类项目,明确、细化了绿色金融的服务范围以及统计标准,为开展绿色信贷工作打好基础。同时成立绿色产业基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贵州黎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抵(质)押品管理办法(试行)》《贵州黎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养富贷”贷款管理办法(试行)》《贵州黎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质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贵州黎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实施细则》等贷款管理制度,对不同分类的客户,在贷款准入、贷款授信、审批流程、利率定价和风险控制等环节实行差别化管理,对环境优先型贷款实行利率优惠、简易审批、考核激励等综合措施;对环境关注型、环境缺失型贷款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制定压降、退出计划;严控“两高一剩”行业授信,在客户选择、贷前调查、授信审查和贷后管理时,高度关注客户及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状况,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安全政策的企业和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

    五、绿色金融创新及研究成果

    (一)绿色金融创新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践行绿色金融发展理念,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积极探索新型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与扶贫、支农事业相结合,充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进绿色信贷分类识别、绿色信贷环境与社会风险评审、绿色信用体系等制度落地,在信贷结构、授信前端、客户评级、利率定价等环节做好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制订并实施了绿色信贷授信、绿色贷款利率定价、绿色信贷分类等一系列体系制度建设。

  二是促进银担合作。本行主动作为、坚持金融创新,与黎平县泰阳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通过引入“4321”担保、申请贵州省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积极运用央行再贷款等措施,大力支持绿色产业贷款,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完善农业产业贷款担保方式,助推地方绿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绿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三是坚持绿色运营。本行为实现自身绿色、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奋斗,通过不断完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设备等电子服务渠道功能,提升电子渠道的使用替代率,努力使客户通过足不出户的低碳方式便可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积极推行绿色办公、无纸化办公,对行内员工倡导绿色理念,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二)金融科技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情况

  近年来,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本行加强绿色金融场景的科技创新应用。在省联社领导下,在省联社框架内加强与同业合作、科技公司外包等多元化的方式,围绕绿色经济需求和绿色金融业务难点痛点以绿色评级、环境风险管理等场景重点,推进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实现绿色识别精准化、评级定价智能化、预警处置自动化,利用数字化助力绿色信贷业务的资金管理,推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转账全免费,推出了黔农e付收单产品,提供便利的绿色金融服务。

    (三)绿色金融调查研究及交流合作情况

  本行以开展农村信用工程为金融科技抓手,通过创新的农村信用工程系统支持乡村振兴,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入手,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通过农村信用工程推广,利用“互联网+绿色金融工具”,完善绿色普惠金融基础建设,推动绿色金融工具创新,推动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方面的能力建设,深化绿色产业发展,拓宽三农融资渠道同时推进绿色文化理念宣贯。

    (四)绿色金融典型案例

  黎平县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系本行支持的绿色清洁能源产业贷款客户。2020年,本行获悉黎平县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在进行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急需资金垫付工程款,按照工程施工进度分别于2020年1月17日、6月4日给予信贷资金支持179万元和200万元,为该企业缓解了燃眉之急,确保了工程施工进度正常推进。

    六、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

  本行坚持绿色运营,积极推广线上业务,提升电子渠道的使用替代率,努力使客户通过足不出户的低碳方式便可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积极推行绿色办公,对行内员工倡导绿色理念,推广低碳出行、无纸化办公,不断强化节约意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2020年,本行营业活动消耗水12307吨、消耗电1851529.41千瓦时、使用纸张13吨。(耗能指标披露口径:总行本部)

七、金融机构环境风险分析

  本行在实际经营中将环境风险纳入考量,不但是作为金融中介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也是在绿色经济背景下防范风险从而优化信贷结构的必然选择。环境因素至少通过以下三方面增大本行的经营风险。

  一是信用风险。环保标准提高和气候变化会对企业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企业的还款能力,从而增大本行面临的信用风险。

  二是连带责任风险。在信用经济条件下,企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监管者正在考虑环境事件发生时,让银行等债权人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以约束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环境表现不佳的企业,从而制约污染企业发展。

  三是声誉风险。随着环境风险逐渐上升为全球金融业面临的共同风险,银行融资客户的环境表现不佳,会使银行的绿色风险控制和贷款管理能力受到质疑,降低投资人对银行的收益预期。与此同时,银行贷款客户的环境表现还可能会影响到广大储户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