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农信公告
农信公告

贵州黎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来源:黎平农商银行 发布时间:2023-07-21

      为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21〕39号)《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行<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银办发〔2021〕119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根据《贵州省农村信用社2021年度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实施方案》(黔农信办函〔2022〕28号)要求,贵州黎平农商银行(以下简称本行)本着真实性、及时性、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现公开发布2022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一、年度概况

      2022年度,本行始终坚持深耕本土、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以突出“支绿”为业务导向,有机结合地方产业特色,着力深耕绿色金融,不断提升绿色信贷投放质效。

      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方面,本行按照《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的相关规定,转型发展绿色金融,稳步推进绿色发展。截至2022年末,本行绿色贷款余额16485万元,较年初新增13740万元,增速500.55%;近三年绿色信贷规模分别为2312万元、2745万元、16485万元,分别占三年各项贷款的0.41%、0.48%、2.68%;近三年增长率分别为15.70%、18.73%、500.55%。

      行业信贷投放方面,本行严格执行国家产业宏观调控政策。截至2022年末,未投放煤炭行业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9850.45万元,占各项贷款比1.60%;连续三年未投放“两高一剩”及落后产能等行业贷款,连续三年无新增煤炭贷款。

      二、绿色金融治理结构

      为坚定绿色金融发展方向,增进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契合,确保绿色信贷工作持续有效开展,本行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部室、各网点负责人为成员的绿色金融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绿色金融办公室,专职管理绿色金融日常事务。

      管理层面设立业务发展部、绿色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部,营业网点层面设置1个营业部、30个支行,并在辖内各支行设置客户经理岗97人,明确职责、专项对接,为发展“绿色金融”提供组织保障。岗位配置齐全,人力资源得以优化,针对本地产业特点,把握好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定位,围绕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客群等融资需求,全力推进普惠金融,加快创新、不断突破,以“新、快、全”的经营理念助力支农支小,形成了专项的绿色组织体系。

      三、绿色金融政策制度

      在《贵州省农村信用社绿色信贷管理指引》基础上,本行根据《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结合区域产业、行业特点,进一步细化相关统计标准,以行业分类、行业投向“双向”维度作为分类标准,覆盖绿色行业细类项目,明确、细化了绿色金融的服务范围及统计标准,为开展绿色信贷工作打好基础。推出特色产业及乡村振兴信贷产品,对不同分类的客户,在贷款准入、贷款授信、审批流程、利率定价和风险控制等环节实行差别化管理,对环境优先型贷款实行利率优惠、简易审批、考核激励等综合措施;对环境关注型、环境缺失型贷款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制定压降、退出计划;严控“两高一剩”行业授信,在客户选择、贷前调查、授信审查和贷后管理时,高度关注客户及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状况,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安全政策的企业和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一)金融科技支持绿色金融发展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本行加强绿色金融场景的科技创新应用。在省联社框架内加强与同业合作、科技公司外包等多元化的方式,围绕绿色经济需求和绿色金融业务难点痛点以绿色评级、环境风险管理等场景为重点,推进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实现绿色识别精准化、评级定价智能化、预警处置自动化,利用数字化助力绿色信贷业务的资金管理,推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转账全免费,推出了黔农e付收单产品,提供便利的绿色金融服务。

      (二)绿色金融调查研究及交流合作

      本行以“普惠大走访”为抓手,深入调查研究,针对小微企业经营情况,大力推行和探索多形式的担保方式;创新服务手段,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将营销服务拓展到市场调研等领域和环节;加强与银担合作,与省农但合作推出“乡村振兴产业贷”贷款产品,大力支持绿色产业贷款。以开展农村信用工程为金融科技抓手,通过创新的农村信用工程系统支持乡村振兴,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入手,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通过农村信用工程推广,利用“互联网+绿色金融工具”,完善绿色普惠金融基础建设,推动绿色金融工具创新,推动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方面的能力建设,深化绿色产业发展,拓宽三农融资渠道,推进绿色文化理念宣传。

      (三)绿色贷款稳步提升

      本行以普惠大走访为抓手,坚持“一深三拓两稳”的工作思路,以服务农户、农户个体工商户、农户小微企业等客户类型,借助“一示范两样板”之机,大力发放林下种植、茶叶及油茶等绿色产业贷款。2022年绿色贷款余额16485万元,较年初增加13740万元,绿色贷款占比2.68%。

2022年绿色贷款投放情况概览

指标名称

指标值

单位

绿色贷款余额

1.65

亿元

绿色贷款占比

2.68

%

绿色贷款客户数量

1982

      五、环境风险管理措施

      (一)加强贷前准入管理。加快推进信贷流程绿色化改造,防止客户以“洗绿”方式获得授信准入,主动前移信贷风控。对公信贷业务引入客户“绿色”调查,评估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量等指标,从原材料采购等方面全流程评估客户的环境和社会表现,识别可能存在的环保、安全、健康等隐患;生产型企业重点关注其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处理、能源消耗、环保设施运行、职业健康等方面情况;对违反环保政策,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客户和项目实行一票否决。

      (二)强化贷中审查管理。授信审查环节要重点关注客户的环境和社会表现,对客户绿色信贷准入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持续关注客户在土地、健康、安全、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等方面的表现,有效防范客户环境与社会风险。

      (三)落实贷后管理要求。贷后管理阶段要持续关注客户绿色表现情况及其他风险状况,重点关注可能影响授信安全的环境风险因素,通过非现场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授信主体的潜在风险并发出预警风险提示,有效识别各类风险,对于出现重大环境问题的,根据实际情况可要求借款人提前还款,并将该笔授信列入观察名单或划入问题授信。

      六、环境因素的影响。

      长期以来,黎平农商银行对环境影响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高度重视,并在本行安全工作中密切关注气候和环境风险带来的潜在风险。

      截至目前,我行来自气候和环境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理因素,主要有地质灾害、洪水等自然灾害,形成安全风险;二是转型因素,主要表现为经济的低碳转型带来的相应行业的利润下降,甚至生存风险,进而引发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三是环境政策因素,具体表现为环境排放标准提高可能增加高排放企业的财务成本、降低其支付能力,从而引发市场风险。

      环境相关风险可能导致我行的运营成本提升,收入下降,信贷风险进一步上升,间接造成银行盈利能力下降,削弱自身竞争力。但同时,也会为我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带来更多的资金来源和新产品需求,获得政策支持以更好推动绿色金融转型。

      我行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措施应对环境因素影响:一是针对存在的气候及自然风险,我行各网点做好重要凭证的保管防止洪水侵袭及其他自然灾害;完善相关基建设备和技防手段,有效应对长期极端气候对日常运营的影响,同时在授信流程中将环境风险纳入考量。二是针对技术及政策风险,我行主要通过优化绿色信贷授信指引、加大对低排放行业信贷产品的开发力度,引导投资者对循环经济、绿色领域的投资,减少对落后产能、限制性领域的信贷投放,降低本行经营风险。三是在环境机遇方面以积极建立和维护绿色金融友好银行形象;推行绿色服务,秉承低碳办公理念;持续创新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和生态价值实现产品,开展绿色公益活动;本行将绿色金融列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

      七、自身运营的环境影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黎平农商银行勤俭办行、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乱列滥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严格各项支出管理,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切实降低运行成本,推行绿色办公,引导全行干部员工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形成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良好风尚和崇尚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

      八、数据梳理、校验及保护

      为规范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工作,真实、有效地保存和使用各类数据,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我行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软件使用权限按程序审批,相关软件使用人员按业务指定权限使用、操作相应的软件,并且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换不同的密码口令。数据使用的主体为各部(室、中心)、各支行人员,录入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实时性由录入人员及所在部(室、中心)、支行负责。其他单位需要各部(室、中心)、各支行提供数据的,根据有关规定,按密级经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由相关部(室、中心)、支行提供。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使用数据的违规行为都有权阻止或举报。

      九、绿色金融典型案例

      进入春季,黎平县春茶产业采收已如火如荼地拉开序幕。茶农抢抓机遇、惜时节、备春耕,紧盯茶产业不放松。黎平农商银行积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着力找准服务乡村振兴结合点,为农户发展茶产业注入“金融活水”,助力农民增收成效显著,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金融力量。

      “我们种的茶叶是广西三江福云6号,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可以种植,留守的老人和孩子都能管理,而且一年四季可以采摘,广西老板四季回收,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每亩产值5000元左右,在家的老人及妇女都能创收,每人每年收入达8000元以上。”黎平县地坪镇归公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吴成武介绍。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就业,提高群众经济收入,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搭台、群众参与的原则,地坪镇积极动员引导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参与油茶、茶叶产业种植。地坪支行主动问需,深耕农户客群,深入村组调研摸排,了解农户贷款需求,为归公村的“两茶”产业发展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据统计,地坪支行支持归公村发展“两茶”产业贷款45户、金额408万元,其中,使用再贷款211万元。

      茶农上山采茶忙,加工厂里茶飘香。在黎平县洪州镇包寨村,韦良辉创立的茶叶加工厂里茶香四溢,机器不断运转,新鲜的茶叶在这里被加工为成品,而这家加工厂的创立,也得益于黎平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

      韦良辉在福建一家茶叶加工厂务工多年,勤奋好学的他从采茶工到技术员,一步一步学到了茶叶种植及加工技术,为开办茶叶加工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多年在外奔波,韦良辉始终认为不是长久之计,打算回乡发展的愿望油然而生。老板看出他的心思后,没有强加挽留,表示赞成他的想法并承诺提供技术支持,2016年春,韦良辉怀揣着多年打工积攒下来的资金回到包寨村,他向村里承包200亩荒山开始种植茶叶,当上了一名茶农。创业初期,在老板技术指导下进行管护和采摘,收成时期将摘好的茶叶打包批发到福建加工,虽说茶叶不愁销路但利润较低,由于自己没有加工设备,销售茶叶利润50%只能拱手让人。韦良辉深知,茶叶利润主要在加工环节,他暗下决心,打算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茶叶加工厂,然而开办一个茶叶加工厂,至少也得投入几十万元,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他想到了黎平农商银行。经信贷人员实地调查后,他获得30万元贷款支持,此后顺利购进了先进的加工茶叶设备,加工厂也建起来。如今,韦良辉当起了小老板,仅种植加工茶叶一项一年纯收入20余万元,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致富能手。据统计,洪州支行累计发放254万元支持25户农户发展茶叶种植及加工,茶叶基地面积达3500余亩,带动当地农民1100余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黎平农商银行聚焦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创新金融服务产品,陆续推出“农商茶”“产业优惠贷”等信贷产品满足茶农产业发展需求。截止2022年3月底,黎平农商银行“两茶”贷款余额达18179万元,其中使用再贷款资金投放贷款余额6676万元。接下来,黎平农商银行将坚持把农户获得方便快捷灵活的信贷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拓宽金融服务方式和渠道,增强农户贷款的获得感、满意感,着力注入“金融活水”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在支农支小的道路上,做出地方金融主力军应有的表率和贡献。

    (茶叶基地)

      十、其他环境相关信息

      我行以开展“普惠大走访”、“走千访万”等活动为契机,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宣传推广工作。要求各网点充分利用网络自媒体平台、网点宣传栏、LED、宣传单等载体,深入开展进社区、进街道、进园区、进企业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多视角、多层次、多渠道向社会公众介绍本行绿色金融发展成效、推介绿色金融产品、推广行业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