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农信公告
农信公告

贵州黎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来源:黎平农商银行 发布时间:2022-06-29

      为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21〕39号)《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行<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银办发〔2021〕119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根据《贵州省农村信用社2021年度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实施方案》(黔农信办函〔2022〕28号)要求,贵州黎平农商银行(以下简称本行)本着真实性、及时性、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现公开发布2021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一、年度概况

      2021年度,本行始终深耕本土、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以突出“支绿”为业务导向,有机结合地方产业特色,着力深耕绿色金融,不断提升绿色信贷投放质效。

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方面,本行按照《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的相关规定,转型发展绿色金融,稳步推进绿色发展。截至2021年末,本行绿色贷款余额2745万元,较年初新增433万元,增速18.73%;近三年绿色信贷规模分别为1949万元、2312万元、2745万元,分别占三年各项贷款比重为0.35%、0.41%、0.48%;近三年增长率分别为29.93%、15.70%、18.73%;违约率均为0。

      行业信贷投放方面,本行严格执行国家产业宏观调控政策。截至2021年末,未投放煤炭行业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690万元,占各项贷款比0.12%;连续三年未投放“两高一剩”及落后产能等行业信贷资金,连续两年无新增煤炭贷款及房地产开发贷款。

      二、环境相关治理结构

      为坚定绿色金融发展方向,增进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契合,确保绿色信贷工作持续有效开展,本行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部室、各网点负责人为成员的绿色金融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绿色金融办公室,专职管理绿色金融日常事务。

      管理层面设立业务发展部、农村业务部、乡村振兴部,营业网点层面设置1个营业部、34个支行,并在辖内各支行设置客户经理岗,明确职责、专项对接,为发展“绿色金融”提供组织保障。岗位配置齐全,人力资源得以优化,针对本地产业特点,把握好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定位,围绕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客群等融资需求,全力推进普惠金融,加快创新、不断突破,以“新、快、全”的经营理念助力支农支小,形成了专项的绿色组织体系。

      三、环境相关政策制度

      在《贵州省农村信用社绿色信贷管理指引》基础上,本行根据《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结合区域产业、行业特点,进一步细化相关统计标准,以行业分类、行业投向“双向”维度作为分类标准,覆盖绿色行业细类项目,明确、细化了绿色金融的服务范围及统计标准,为开展绿色信贷工作打好基础。推出特色产业及乡村振兴信贷产品,对不同分类的客户,在贷款准入、贷款授信、审批流程、利率定价和风险控制等环节实行差别化管理,对环境优先型贷款实行利率优惠、简易审批、考核激励等综合措施;对环境关注型、环境缺失型贷款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制定压降、退出计划;严控“两高一剩”行业授信,在客户选择、贷前调查、授信审查和贷后管理时,高度关注客户及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状况,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安全政策的企业和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

      (一)金融科技支持绿色金融发展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本行加强绿色金融场景的科技创新应用。在省联社框架内加强与同业合作、科技公司外包等多元化的方式,围绕绿色经济需求和绿色金融业务难点痛点以绿色评级、环境风险管理等场景为重点,推进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实现绿色识别精准化、评级定价智能化、预警处置自动化,利用数字化助力绿色信贷业务的资金管理,推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转账全免费,推出了黔农e付收单产品,提供便利的绿色金融服务。

      (二)绿色金融调查研究及交流合作

      本行以开展农村信用工程为金融科技抓手,通过创新的农村信用工程系统支持乡村振兴,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入手,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通过农村信用工程推广,利用“互联网+绿色金融工具”,完善绿色普惠金融基础建设,推动绿色金融工具创新,推动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方面的能力建设,深化绿色产业发展,拓宽三农融资渠道,推进绿色文化理念宣传。

      绿色金融产品案例:林下经济促增收立体农业有奔头

      天麻有着食药两用的价值,对癫痫、小儿麻痹、头晕目眩、神经弱衰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市场供不应求,产品紧俏让天麻的价格一路上涨。

      黎平县洪州镇菖蒲村村民黄秋,从中看到经济前景。2019年,他参加黎平县有关部门组织的天麻种植培训班,培训回来后,利用自家已有5年树龄的林地,种植9亩天麻。由于前期购种及人工投入较大,资金周转困难,于是向黎平农商银行洪州支行申请信贷资金20万元。经过信贷人员实地调查,发放了20万元贷款,为黄秋种植天麻提供了资金保障。

      菖蒲村有人种植过天麻,但是以失败告终,主要是因为挖坑种植排水性差,导致天麻种被沤烂。黄秋吸取教训,选择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解决了这一难题,如今天麻长势一片良好,预计亩产500公斤左右。到了收获的季节,目前天麻收购价每公斤80元,剔除次品,预计收入在30万元左右,而且与种子供应商签有合同,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并保证按照合同价回收,天麻种植前景喜人。

      黄秋还是一名村干,他计划着种植成功后,不仅自己要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5亩,同时也要带动村里其他农户一起种植,把林下经济培育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共同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近三年来,黎平农商银行积极拓展绿色金融信贷产品,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累计发放2195.11万元贷款支持322户发展天麻产业,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进一步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农信力量。

      五、环境风险管理流程

      一是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覆盖各主要风险。对存在重大环境风险隐患的,进行持续监控。

      二是制定识别、计量、监测和管理风险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建立信贷管理系统,采取贷款五级分类管理、信用评级等管理机制。

      三是针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情况及时修改和完善风险控制的制度、方法和手段,以控制新出现的风险或以前未能控制的风险。

      六、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环境风险和机遇

      本行在实际经营中将环境风险纳入考量,不但作为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也是在绿色经济背景下防范风险从而优化信贷结构的必然选择。环境因素至少通过以下三方面增大本行的经营风险。

      一是信用风险。环保标准提高和气候变化会对企业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企业的还款能力,从而增大本行面临的信用风险。

      二是连带责任风险。在信用经济条件下,企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监管部门正在考虑环境事件发生时,让银行等债权人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以约束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环境表现不佳的企业,从而制约污染企业发展。

      三是声誉风险。随着环境风险逐渐上升为全球金融业面临的共同风险,银行融资客户的环境表现不佳,会使银行的绿色风险控制和贷款管理能力受到质疑,降低投资人对银行的收益预期。与此同时,银行贷款客户的环境表现还可能会影响到广大储户偏好。

      (二)环境机遇

      有风险也将存在机遇,对于环境相关的机遇主要表现为清洁生产和绿色融资。本行将坚定绿色金融为导向,转型业务发展。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提升资源利用率。在日常运营中提倡使用循环自助设备、减少用水量和耗水量,进一步减少本行耗能支出,降低运营成本。

      二是加强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生态环境等相关绿色信贷产品研发。本行将绿色金融列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低排放行业信贷产品的开发力度,引导投资者对循环经济、绿色领域的投资,减少对落后产能、限制性领域的信贷投放,降低本行经营风险。

      七、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

      (一)整体投融资情况及其环境影响

2021年投融资活动碳排放量

行业类别

(一级行业代码及类别)

行业贷款碳排放量(吨)

行业贷款碳排放量占比

A农、林、牧、渔业

143.69

1.28%

B采矿业

375.15

3.33%

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0295.05

91.42%

F批发和零售业

151.08

1.34%

H住宿和餐饮业

183.36

1.63%

K房地产业

34.73

0.31%

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1.07

0.10%

O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53.78

0.48%

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3.28

0.12%

总计

11261.20

100.00%

注:1.数据来源:主要企业/项目碳排放数据基于客户提供的碳排放数据或能耗数据计算得出,对于部分贷款企业/项目数据如客户无法提供,则主要根据企业/项目投入量/产出量等参数与同行业企业/项目类比得到;

2.碳排放核算方法主要依据:《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和其规范性引用文件;

3.项目融资业务:报告期内,运行时间不足30天的项目碳排放未纳入核算;

4.非项目融资业务:存续期不足30天或月均融资额少于500万元的融资主体的碳排放未纳入核算。仅统计大型和中型企业的碳排放;

5.本行不存在境外项目和境外融资主体。

报告期投融资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汇总表

类别

二氧化碳当量

(单位:吨二氧化碳当量)

所报告部分融资业务占该类型融资业务的比例(%)

项目融资业务碳排放量

11261.20

100%

非项目融资业务碳排放量

——

——

      注:本报告遵循“能披尽披”原则,对符合《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的全部融资业务进行了碳核算。其中,项目融资业务共19笔,该类型业务碳核算19笔,占比100%。非项目融资业务均不符合月均融资额大于500万元以及大型、中型企业标准,因此未纳入碳排放核算边界。

      碳减排核算的报告期为2021年,基期为2020年。其中,项目融资业务的分类符合《绿色债券支持目录》《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等,共11笔,由于缺少适用的评估方法未纳入碳减排核算边界。非项目融资业务碳减排核算与碳排放核算对象保持一致,因此未纳入碳减排核算边界。

      (二)绿色信贷及其环境影响

      截至2021年末,本行绿色贷款余额0.27亿元,主要投向清洁能源产业0.03万元(约占11.11%)及生态环境产业0.24万元(约占88.89%)。

2021年度绿色信贷情况概览

指标

数额

单位

信贷余额

56.63

亿元

绿色信贷余额

0.27

亿元

其中:绿色信贷余额占比

0.48

%

较年初增加额

0.04

亿元

较年初增幅

18.73

%

绿色客户数量

88

对公表内信贷余额

3.28

亿元

对公表内绿色信贷余额

0.21

亿元

其中:绿色信贷余额占对公表内信贷余额占比

6.4

%

对公绿色客户数量

4

零售信贷余额

53.35

亿元

零售绿色信贷余额

0.06

亿元

其中:绿色信贷余额占零售绿色信贷余额比

0.12

%

较年初增加额

0.06

亿元

绿色客户数量

84

      (三)环境风险对投融资影响的测算与表达

      本行采用的环境影响测算方法来源于《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其中企业碳排放数据基于客户提供的碳排放数据或能耗数据计算得出,对于部分贷款企业/项目数据如客户无法提供,则主要根据企业/项目投入量/产出量等参数与同行业企业/项目类别得到。企业或项目本身的碳排放量是按照GB/T32150及相关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标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等的要求,核算其报告期内的排放量。本行支持企业或项目建设运营投放的信贷产生的碳排放量依据其对企业或项目的月均投资额与企业总资产或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分摊折算得到,具体测算公式如下:

 

此式为项目融资业务的碳排放核算公式,式中:

E项目业务——报告期内,项目融资业务对应的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E项目——报告期内,项目的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V投资——报告期内,金融机构对项目的月均投资额,单位为万元;

V总投资——报告期内,项目的总投资额,单位为万元。

V投资>V总投资时,=1

 

此式为非项目融资业务的碳排放核算公式,式中:

E非项目业务——报告期内,非项目融资业务对应的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E主体——报告期内,非项目融资业务相关融资主体的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V融资——报告期内,金融机构对融资主体的月均非项目融资额,单位为万元;

V收入——报告期内,融资主体的主营业务收入,单位为万元。

V融资> V收入时,=1

 

R碳排放——报告期内,纳入碳排放量核算的融资业务占金融机构该类型融资业务的比例,按项目融资业务和非项目融资业务两种类型分别计算;

n碳排放——报告期内,纳入碳排放量核算的融资业务的笔数,按项目融资业务和非项目融资业务两种类型分别统计;

N——报告期内,不同类型融资业务的总笔数,按项目融资业务和非项目融资业务两种类型分别统计。

      企业或项目本身的碳减排量参照GB/T28750、GB/T32045、GB/T33760、GB/T13234的要求,选择适用的评估方法,核算其报告期内的碳减排量。本行支持企业或项目建设运营投放的信贷产生的碳减排量依据其对企业或项目的月均投资额与企业总资产或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分摊折算得到,具体测算公式如下:

 

此式为项目融资业务的碳减排核算公式,式中:

ER项目业务——报告期内,项目融资业务对应的碳减排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ER项目——报告期内,项目的碳减排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V投资——报告期内,金融机构对项目的月均投资额,单位为万元;

V总投资——报告期内,项目的总投资额,单位为万元。

当>时,=1

 

此式为非项目融资业务的碳减排核算公式,式中:

ER非项目业务——报告期内,非项目融资业务对应的碳减排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ER主体——报告期内,非项目融资业务相关融资主体的碳减排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

V融资——报告期内,金融机构对融资主体的月均非项目融资额,单位为万元;

V收入——报告期内,融资主体的主营业务收入,单位为万元。

当>时,=1

 

R碳减排——报告期内,纳入碳减排量核算的融资业务占金融机构该类型融资业务的比例,按项目融资业务和非项目融资业务两种类型分别计算;

n碳减排——报告期内,纳入碳减排量核算的融资业务的笔数,按项目融资业务和非项目融资业务两种类型分别统计;

N——报告期内,不同类型融资业务的总笔数,按项目融资业务和非项目融资业务两种类型分别统计。

      八、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2021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自然资源消耗

环境指标

指标单位

2021年

经营活动产生的直接自然资源消耗

液化石油气

千克

125.28

公车用汽油

41910.00

经营活动产生的间接自然资源消耗

外购电力

千瓦时

3022736.00

办公用水消耗

20255.00

办公用纸消耗量

23820888

2021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范围

温室气体排放量

(吨二氧化碳当量)

人均排放量

(吨二氧化碳当量/人)

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

91.54

0.32

其中:汽油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91.17

——

液化石油气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0.37

——

范围2: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

1593.28

5.63

其中:电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1593.28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1+2)

1684.82

5.95

范围3: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

11261.20

——

其中:贷款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11261.20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1+2+3)

12946.02

——

注:1.2021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一)、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二)和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三),统计对象为黎平农商银行;

2.人均排放量测算以黎平联社正式编制员工为基准;

3.贷款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详见本报告第七章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部分。

      (二)经营活动温室气体统计口径与测算方法

      本行基于2021年经营活动消耗的各类能源总量和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对经营活动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减排量进行测算。测算依据为《绿色信贷节能减排量测算指引》,基本公式如下:

 

注:该公式为基本公式,二氧化碳排放应按照具体能源消费品种分别计算。

CO2:项目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吨二氧化碳;

Ei:项目某能源消费品种的使用量,单位:吨(或万千瓦时或立方米等);

αi:项目消费能源品种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千克(或立方米)。

      九、绿色数据梳理校验及保护

      为规范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工作,真实、有效地保存和使用各类数据,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我行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软件使用权限按程序审批,相关软件使用人员按业务指定权限使用、操作相应的软件,并且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换不同的密码口令。数据使用的主体为各部(室、中心)、各支行人员,录入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实时性由录入人员及所在部(室、中心)、支行负责。其他单位需要各部(室、中心)、各支行提供数据的,根据有关规定,按密级经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由相关部(室、中心)、支行提供。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使用数据的违规行为都有权阻止或举报。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使用数据的违规行为都有权阻止或举报。

     十、绿色金融创新及研究成果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践行绿色金融发展理念,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积极探索新型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与乡村振兴、支农事业相结合,充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进绿色信贷分类识别、绿色信贷环境与社会风险评审、绿色信用体系等制度落地,在信贷结构、授信前端、客户评级、利率定价等环节做好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制订并实施绿色信贷授信、绿色贷款利率定价、绿色信贷分类等一系列体系制度建设。

     二是增进银担合作。本行主动作为、坚持金融创新,与黎平县泰阳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积极引入“4321”担保,与县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合作,推出创业担保贷款,运用央行再贷款等措施,大力支持绿色产业贷款,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完善农业产业贷款担保方式,助推地方绿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绿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三是坚持绿色运营。本行为实现自身绿色、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奋斗,通过不断完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设备等电子服务渠道功能,提升电子渠道的使用替代率,努力使客户通过足不出户的低碳方式便可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积极推行绿色办公、无纸化办公,对行内员工倡导绿色理念,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绿色金融创新成果案例:践行绿色理念助力生态农业发展

      贵州黎平县裕丰米业有限公司是黎平县境内规模较大的一家集粮食生产、加工、销售及配套发展养殖为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以生产“黎米”牌系列产品为主,即裕丰菱香、裕丰香等9个系列产品,以及与贵州大学合作生产的有机香禾糯和有机香等。自成立以来,多次被评为公商行政管理局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企业,贵州消费者协会合同守信用企业,省级重点保护龙头企业。

      为扩大生产规模,该企业多次向黎平农商银行申请信贷信贷资金支持,通过政银担合作,黎平农商银行先后以扶贫产业子基金贷款、杠杆化支农再贷款、“两民”贷款等绿色金融政策向其提供信贷扶持。截至目前累计对贵州黎平县裕丰米业有限公司提供信贷资金支持3888万元,其中,扶贫产业子基金1000万元。有效降低了公司融资成本,解决了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使企业得以有效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