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农信公告
农信公告

贵州剑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来源:剑河农商银行普惠金融部 发布时间:2024-04-26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21﹞39号)要求,我行组织工作人员认真按照《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JR/T0227—2021工作内容开展2023年度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现将我行环境信息披露如下:

        一、基本信息

        贵州剑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革东镇仰阿莎东大道10号,2019年12月10日,由剑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经原黔东南银保监分局批准营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22629216090498J,单位法定代表人袁朝阳,主要业务类型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结算,现有从业人员192人,正式员工188人,其中女性73人。一直以来,剑河农商银行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坚持绿色运营,努力提升绿色金融服务,为剑河县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提供绿色动力,助推全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二、年度概况及绿色金融发展战略

        (一)年度概况

        1.绿色信贷投放情况。为助力县域经济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剑河农商银行积极支持并参与绿色金融发展道路,在绿色发展战略规划框架下,由总行普惠金融部牵头联动各部门,指导各支行长期主动对接辖区内绿色产业项目,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助推绿色金融发展。截至2023年末,剑河农商银行报中国人民银行口径绿色贷款181笔,余额2342.20万元,绿色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0.48%。

        2.经营活动环境影响情况。剑河农商银行厉行节约,积极贯彻国家低碳经济政策,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单位日常运营和管理,坚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低碳、环保的办公场所,从水、电、纸、油等多方面提倡低碳办公,大力倡导员工绿色出行、减少公务车出行、利用金融科技,推动使用无纸化移动办公、推进网点智能化,业务线上化等,不断提升自身环境和社会表现。

        3.环境相关工作取得成效。剑河农商银行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破地理区域限制,推广线上业务,将线上业务加入高质量发展,从线上化切入绿色信贷,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改善环境。截至2023年末,剑河农商银行线上替代率88.83%,线上业务贷款余额15.85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32.18%。

        (二)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

        近年来,剑河农商银行从战略层面注重绿色金融的发展,不断完善绿色信贷制度流程,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并于2020年制定了《贵州剑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绿色信贷实施细则》(剑农商银发〔2020〕144号),将绿色金融业务作为特色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任务,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全行各项业务发展中,制定绿色信贷工作指引并完善信贷业务相关制度,依据绿色信贷工作指引,完善现有各项信贷制度与绿色信贷业务的对接。致力于形成全行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剑河农商银行2023年绿色贷款投放情况统计表

环境关键指标

单位

2023年数据

绿色贷款余额

万元

2342.20

绿色贷款占比

%

0.48

绿色贷款笔数

181

        三、环境及绿色金融相关治理结构

        剑河农商银行按照“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架构,在绿色信贷指引的框架下,构建了以董事会、经营层、业务部门为管理架构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

        (一)董事会负责制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审定经营层制定的绿色信贷目标,监督、评估本行绿色信贷发展战略执行情况,对本行绿色信贷业务负最终责任。

        (二)经营层在董事会授权下,制定本机构绿色信贷目标任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建立机制和流程,开展内控检查和考核评价。

        (三)绿色金融相关部门层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相关工作情况和成效。

        1.普惠金融部作为绿色信贷牵头部门,设部门经理一名,员工四名,其主要职责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关于绿色金融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配合人民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按时向人民银行报送执行国家及贵州省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情况有关材料,开展绿色信贷业务自评价相关工作等。

        2.合规风险部负责对绿色信贷业务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进行合规性审查,负责绿色信贷业务的合同管理、指导、监督、检查及协助绿色信贷所属机构进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保全盘活工作。

        3.稽核审计部负责对绿色信贷业务情况实施内部审计。

        4.人力资源部负责绿色金融及有关绿色信贷产品的宣传工作,负责收集和报道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亮点工作和先进事迹;负责绿色金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制定相关绿色金融人才培训计划和方案;规划和建设绿色金融人才服务体系。

        5.数据管理部负责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相关的系统搭建和处理工作,采用相应的管理、技术手段,建立数据管理流程,保证数据安全和数据主体权益。建立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数据安全事件或数据安全事故,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6.各支行负责绿色信贷客户营销、授信需求收集、尽职调查、授信申请,以及对权限内绿色信贷业务的审批等工作,并对相关资产质量和经营成果负责。

        四、环境及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制度

        2020年剑河农商银行结合当前国家宏观调控和绿色经济发展的号召,立足发展实际制定了《贵州剑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绿色信贷实施细则》(剑农商银发〔2020〕144号),实施细则规范了绿色贷款的项目审批流程,明确了绿色信贷的业务范围,不断完善绿色信贷管理机制,以便更好的服务当地实体经济。

剑河农商银行在推行绿色信贷过程中充分结合贷款主体的行业特点、贷款投向、管理要求和风险偏好,将主要行业类别进行分类,实行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对于节能减排、治污环保、特许经营等行业加强对企业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的节能环保产业、绿色生态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等绿色信贷业务可执行低于一般对公贷款的利率优惠,有效降低了绿色信贷类企业的融资成本。对“两高一剩”行业严格控制或压退,对环保不达标、产能落后的企业进行限制,严禁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市场准入标准、达不到国家环评和排放要求的项目和企业新增授信。

        五、环境风险管理及机遇

        根据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定义,“环境风险”泛指因气候变化(如台风、洪涝、干旱、全球变暖等)引致的风险和非气候领域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所引致的风险。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环境风险可能会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和抵押资产价值,使借款人现金净流入减少,影响其偿债能力,使得借款人违约率增加、信用风险提升、且抵押品等实物资产也可能在气候变化的冲击下破坏。基于此,剑河农商银行制定科学合理的客户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标准,对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动态评估与分类,相关结果作为客户评级、信贷准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此外对存在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对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内的企业或项目纳入名单管理,对于环境和社会风险表现不达标的客户实行一票否决。

        (一)在对客户的贷前尽职调查环节将环境和社会风险作为必要环节和重要内容,按照适用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尽职调查清单进行实地调查。重点了解客户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意愿、能力和历史记录,对客户及其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严重程度作出恰当的判断。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超过尽职调查人员判断能力时,向行内外环境和社会风险专家征询意见,并委托合格、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调查评审,或通过其他有效的服务外包方式获得相关专业服务,并向政府主管部门咨询。

        (二)对客户的风险审查时将客户及其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合规性作为重要内容,对授信项目的形式和实质合规要求作出适当的判断。并将环境和社会风险分类及风险审查意见作为重要参考。对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状况的审核作为放款审核的重要内容,嵌入单笔业务审核流程。授信客户的贷后管理工作中包括客户环境和社会风险信息的收集、识别、分类和动态分析,并根据政策变化,采用不同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的预警及应对机制。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缓释措施在客户发生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事件时,及时采取相关的风险处置措施,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并就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向监管机构和相关管理部门报告。同时,内控检查加大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检查的力度,并按相关要求开展专项内控检查。对内控合规检查发现重大问题的,制定整改措施,涉及个人责任的,记录在案并按规定问责。

        六、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关键指标

环境关键指标

单位

2023年消耗量

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公车用汽油

22201.99

48.30

外购电力

千瓦时

1464553.40

724.80

办公用水消耗

9747

18.03

办公用纸消耗量

296445

2.28

     

 

 

 

 

 

 

        (二)环保措施产生的效果

        2023年,剑河农商银行通过开展线上业务、无纸化办公、节水、节电、鼓励员工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等节约资源,总行及分行层面的经营活动自然资源消耗量主要呈降低趋势,倡导绿色办公,构建节能减排的规范已初显成效。

        1.线上业务

        践行高效管理和绿色金融理念,大力开展线上业务,将线上业务纳入全行高质量发展,制定全年目标,稳步推进,为用户提供线上金融服务,减少线下网点的能源消耗,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2.无纸化办公

推行无纸化,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所有纸质的传阅和审批向线上转移,减少非必要用纸;必要用纸时采用双面打印、复印,根据工作需要,严格控制印刷数量,较少印刷量。

        3.节水管理

        通过制定对水龙头的使用、维修等规范要求加强水资源管理,维修人员定期做好各位置的巡检工作,员工及时留意出现的漏水、滴水等问题,及时反馈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同时在用水位置张贴节约用水标识,提示人员用完随手关闭,培养人员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做到节约每一滴水,有效降低水资源消耗。

        4.节电管理

        通过加强营业场所设备管理推进绿色办公,全员做到出门随手关灯、下班切断电脑、空调、打印机等用电设备电源,监控中心每日对各网点、部门进行监控巡查,并及时提醒关闭相关用电设备,养成节约用电习惯。

        5.节粮管理

厉行节约,制定节约粮食措施并设置宣传标语,员工按需就餐,如需减少就餐的人员,要提前一天上报综合办公室,就餐人员需适量取食,不造成故意浪费。

        七、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

        剑河农商银行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坚持以绿色行业发展为实践路径,严控“两高一剩”行业,贯彻落实以绿色信贷为引导支持节能环保行业发展的绿色准入标准。截止2023年末,报中国人民银行口径绿色信贷余额为2342.20万元,其中投向农、林、牧、渔业1582.21万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719.99万元、水利、 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7万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5万元、建筑业8万元。

图为剑河农商银行2023年绿色信贷产业投向占比

        (三)绿色金融创新做法及成果奖项

        剑河农商银行以绿色金融为核心,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为主要宣传路径,以绿色金融培训、公益活动等方式展开,从多视角、多维度向客户及公众渗透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2023年8月1日,剑河农商银行组织机关部室部分党员到责任区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环境整治焕新颜”公益性活动,积极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在清理整洁的同时做好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减量,促进资源再回收利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共建绿色、和谐、美好的城市。

        九、支持普惠主体及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情况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中小企业有着天然联系,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中金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剑河县猪槽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水力发电企业,剑河农商银行为该公司提供了绿色金融支持,切实发挥了绿色资金的环境效益。自与该公司建立业务合作以来,累计对该企业发放信贷资金支持1434万元,剑河县猪槽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抵押的方式获得480万元的绿色信贷资金,贷款期限3年,利率7.95%,截止目前尚有贷款余额475万元,主要用于电站装机扩容,有效实现了绿色贷款资金在促进进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作用。

        十、数据梳理、校验及保护

        剑河农商银行制定有《统计数据资料储存管理办法》与《信息系统生产数据安全管理规程》,明确各部门和各网点是统计数据归集工作的主责部门(网点),负责落实本部门(网点)数据归集的内容、时间、人员,及时整理和归集各类统计数据,确保归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数据安全方面,从数据管理过程、职责与分工、数据分发与传输、数据脱敏、数据存储与备份数据恢复、抽检等各方面进行规范管理,保障信息系统生产数据安全,确保各类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及可靠性。同时,为及时、有效应对环境信息安全突发状况,2021年下发了《贵州剑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突发事件处置组织机构及职责》(剑农商银发〔2021〕133号),建立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数据安全事件或数据安全事故,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贵州剑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