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一、基本情况
贵州三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穗农商银行”)共有14个对外营业网点,有员工164人,其中:合同制员工161人,派遣制员工3人。截至2024年末,各项存款余额423084.22万元,较年初增加38651.25万元,增幅为10.05%;各项贷款余额369178.56万元,较年初增加23837.89万元,增幅为6.90%;不良贷款绝对额13347.64万元,不良率3.62%;2024年实现各项税费1281.04万元。
二、2024年主要工作
三穗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不动摇,聚焦主责主业,深耕“三农”,专注本地、服务县域、服务社区,确立与县域经济总量和产业特点相适应的发展方向、战略定位和经营重点,严格控制大额贷款投向,优先满足“三农”、民营和小微企业需求,确保“三农”、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确保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完成“两增两控”目标。一是加大贷款支持力度,确保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三穗农商银行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以及监管部门要求,全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开展“进千企、入万户”“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等活动,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发放额、余额占比保持县内银行业首位,彰显地方银行的责任担当。
一是脱贫人口小额贷款方面,为脱贫户提供无须抵押担保的小额贷款,助力发展种植、养殖或小商业等自主经营项目,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截至2024年末,累计发放91106.46万元,余额8804.07万元,促进2102户脱贫户增收;
二是服务“五篇大文章”方面,在科技金融方面针对科创企业“两高一轻”特点,通过用好“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政策,探索知识产权质押及供应链融资业务,有效提升产品的适应性和信贷可获得性。截至2024年末,累计支持包括“专精特新”在内的各类科创型中小微企业1户,贷款余额500万元。在绿色金融方面把支持“双碳”提升至战略高度,合理制定增量和增速目标,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优先满足“绿色信贷”资金需求。大力支持地方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产业等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开展绿色产业走访活动,问需于民,对于符合三穗农商银行信贷支持条件的绿色产业,及时给予贷款支持。截至2024年末,三穗农商银行绿色普惠贷款余额43817.05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例11.87%,较年初增加11588.61万元。在普惠金融方面紧盯“两增两控”和“提占比”目标,把握政策利率导向,用好央行再贷款、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政府担保贴息等,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既“增量扩面”又“提质降本”。截至2024年末,三穗农商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369178.56万元,较年初增长23837.89万元,增速6.90%。涉农贷款余额297474.3万元,涉农贷款占比80.58%。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0506.09万元,较年初增加17353.71万元,增速3.03%。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8804.07万元。在养老金融方面针对老年客户在柜面设置绿色通道和弹性窗口,针对行动不便老年群体,主动上门服务。大堂设有爱心驿站,配备爱心座椅、医药箱、老花镜等助老设施。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开展“养老诈骗”“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金融骗局的防范宣传,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扎实做好中老年客群的金融知识普及以及防诈意识提升,减少老年人与现代金融体系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在数字金融方面加大手机银行推广,以黔农云为载体,加快推进黔农e付、黔农e贷、电子社保卡等业务,将移动便民支付惠民工程融入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依托省联社“大平台”,积极拓展业务办理渠道,提升业务智能化水平。截至2024年末,黔农云手机银行累计注册认证用户数99361户,较2023年末增加6933户,通过黔农云可享受线上理财、生活缴费、ETC通行、贷款消费、线上商城购物等多种数字化金融服务,足不出户便可办理。
三是始终丰富服务内涵。发挥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正向宣传活动。聚焦反诈防骗、金融知识,通过“农信黔行·惠民宣讲”“3·15系列宣传”等系列宣讲,惠及群众2万余人;多方协调,推动贵州省信合公益基金会捐赠300万元支持“三穗县桐林镇中心小学综合楼”项目建设落地。三是真帮实扶,开展教育资助活动。三穗农商银行聚焦乡村振兴帮扶村的实际困难,为武笔街道木界村31名在2024年统招入学高校新生送去诚挚慰问,此外,自2021年5月三穗农商银行派驻第一书记到木界村以来,共申请到扶贫资金1255万元以工代赈的方式开办食用菌加工厂1个、引进扶贫车间1个、精品葡萄种植50亩,成立三穗县广聚再生资源集中回收有限责任公司,三穗农商银行为该公司授信180万元并成功发放贷款180万元。带动就业400余人次。
四是始终坚持“健康环保、绿色经营”理念,倡导绿色出行,减少公务用车使用,倡导员工上下班通勤采用步行、电动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加强办公节约管理,推行线上无纸化办公、双面打印,有效减少打印耗材纸张等一次性办公用品消耗。加强用电节约管理合理使用光照,办公室、会议室、会客室、走廊等场所内自然光亮度足够时不开灯,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做到人走灯灭。对办公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饮水机等办公设备尽量减少待机消耗,长时间不使用或下班时间要求及时关闭电源,有效节约用电。提倡低层步行不乘电梯,在办公室、会议室设置节约用电标识和室温控制标识。加强用水节约管理,严格落实用水节约制度,加强供水系统的检查维护管理,及时检查更换老化的供水管路及零件,防止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在用水区域设置节约用水标识,水龙头做到随手关闭,避免“长流水”现象。加强食堂管理,按照健康从简原则科学合理调度供应餐量,在食堂显著位置或餐桌上展示“光盘行动”“严禁浪费”等文明提示牌,使用瓷碗、不锈钢等可重复使用餐具,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就餐时适量取食,不剩饭菜,人走盘光,杜绝出现食物浪费行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扎实做好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充分运用好三穗农商银行现有金融服务资源,加强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地方媒体以及设置宣传专栏等方式强化宣传,加大对反假币、反洗钱、电信诈骗、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内容宣传,为构建和谐、稳定、安全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二)持续做实普惠金融工作。一是扎实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工作,推动“普惠联络员”“红白喜事”“一杯水服务”工作机制有效落地,充分用好用活普惠金融联络员,进一步加大三穗农商银行与村支两委的紧密联系,牢牢抓住农村金融市场;二是重点谋划好外出创业就业人员金融服务工作,认真总结2024年外出金融精准服务经验方法,持续做好外出创业就业人员台账建立、微信收集、基本情况摸排等基础工作;三是以“三社联建”,以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为原则,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网点考核机制,让每个家庭和有需求的小微企业都能享受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以农户小额信贷、便民快贷为抓手,牢固树立做小做散意识,以增户扩面为目标,夯实普惠金融发展根基。
(三)持续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一是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大走访进园区、进企业,加大“白名单”机制运用,大力支持优质企业、重点企业、绿色领域发展。持续开展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三年倍增行动,通过专业金融服务团队和“一对一”服务模式,构建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提升市场主体首贷、续贷占比,激发市场活力。二是深入探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和服务模式,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高质量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多资源向乡村振兴倾斜,奋力实现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质量明显提升、乡村振兴支持体系更加完善、特色产品体系更加丰富、金融服务渠道持续拓展、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为助力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做好做实新市民服务工作。一是加大对经济开发区、新穗小区、工业园区(生态移民房)、美敏小区、八弓草市、将军府小区、寨坝小区、永灵小区、塘边小区等易地扶贫搬迁点加大走访力度,以自然人为单位紧盯年轻客群,加大金融宣传力度,密切与易搬新市民客群联系,确保易搬新市民获贷不断提升。二是加大对富民社区走访力度,加强与相关单位联动,探索打造信用社区。
(五)扎实做好“一示范两样板”工作。一是持续加大普惠走访力度,尤其是针对新型农业主体进行深入调研走访,大力支持优质新型农业主体发展,构建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提升市场主体首贷、续贷、信用贷占比,激发市场活力。二是加大与政府的沟通汇报力度,紧盯鸭产业子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对接上下游企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推动乡村振兴特色鸭产业尽快形成集科研、育苗、种养殖、精深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链条。
(六)做实黔农e付推广及维护。加强码牌推广,确保将“黔农e付”码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重拾县域支付结算渠道的核心地位。加强码牌后期管控,建立码牌、商户的管理到部门、责任到网点、服务到人员的制度建设。建立激励机制,有效调动积极性,切实做好低成本存款组织工作。
(七)持续做好网点服务提升。在加快推进智能化基础上,加强网点文明规范化标准化服务提升和人性化与合理化的管理机制创新,切实改进网点服务提升督导方式和服务提升业绩及效能的探索,调整视频监控调阅内容和重点,提升柜面服务效率和规范度,切实增强柜面服务体验和服务的温度、宽度、深度。
(八)狠抓党建水平提升。一是坚持党管金融原则,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正确处理好党委会与三会一层的关系,明确各自职责权限,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抓好“党建+”作用发挥,做好党建共建大文章,主动与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村委组建联盟,共促乡村振兴工作,实现互助共赢。三是抓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委、支部、党员在推动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中的作用,促进党建业务双促进。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简化优化党建工作考评办法,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减负增效。
(九)狠抓企业文化提升。一是强化工会履职,落实员工应有福利,增强员工归属感,多方式、多场景开展适合、适用的员工文体活动,改变老模式、老方式的员工活动开展,改变被动应付式活动。二是大力弘扬农信挎包精神,引导广大员工走千家进万户,用心用情用力帮助农民发展致富。党委办、综合办加强宣传信息的工作力度和责任落实,做到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建立宣传激励机制,做好内外宣传及意识形态工作,加强舆情管控。三是加强写作和信息文字处理能力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指导能力、表达能力、总结能力、宣传能力,持续传递三穗农商银行好声音,树立三穗农商银行好形象。
(十)抓实安全生产。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内控机制保驾护航。压紧压实安全经营、安全运营的责任,把责任传递到每个环节、每个员工,形成完整的责任链,形成全员抓落实的局面,为推动三穗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