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举措服务“新市民”:凯里农商银行持续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区金融服务工作
2021年9月以来,凯里农商银行为有效满足凯里市异地搬迁群众金融服务需求,以建设移民安置区“黔农村村通·村社宜站”为核心,多措并举搭建“党建+金融”服务场景,打造有内容、有功效、能辐射的金融阵地,让移民安置区的“新市民”享受高效贴心的金融服务。
村社宜站门口,人行联合农商银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一、出台管理办法,夯实制度保障。
凯里市白午街道移民安置区是黔东南州最大的移民安置区,辖内含清泉、福和、振兴3个移民社区,共有3800户17500人,此前没有任何金融机构服务站点。凯里农商银行紧扣搬迁户最为急切的金融需求,按照省联社部署,结合调研实际拟定了全套金融服务入驻方案,还特别制订《移民搬迁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为凯里“新市民”提供量身打造的专属产品,及时为安置区群众授信用信,持续满足移民搬迁人员创业就业及生活消费等金融需求。
村社宜站超市举办义卖活动
二、建设“村社宜站”,填补金融空白。
白午街道移民安置区内都是新建小区,基础配套设施暂时还不完善,为有效填补该地区金融服务空白,凯里农商银行积极与街道办事处、社区两委、供销社等单位对接,开展“三社联建”,于今年9月18日实现“黔农村村通·村社宜站”正式运营,站点融合党建政务、普惠金融、人才劳务、供销物流、快递邮件、购物消费、爱心服务等功能,设有助农取款设备直接满足居民小额取现、转账、查询、缴费等基础金融需求,建成以党建为引领、以金融为核心、以爱心服务为延伸的综合型服务场景。
与此同时,凯里农商银行广泛推动党建联建工作,积极开展主题党日、走访慰问等活动,大力搭建党建基地,开展“1元义卖”和“义剪”活动,提供简易康养理疗设施,真正打造“党建宜站”“实惠宜站”“爱心宜站”“健康宜站”,截止目前已服务社区老人、儿童等特殊客户群体130余人次,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为深入开展金融服务打牢根基。
开展“义剪”活动,免费为居民理发
三、设立金融管家,提供专属服务。
凯里农商银行按照省联社“推动普惠金融服务网格化与政府社会治理网格化的联动与融合”要求,积极与社区两委对接,创新推出“社区金融管家”。具体是在安置区44栋居民楼布设“金融管家”公示牌,公布了附近支行客户经理联系方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进行金融业务实时咨询,还能呼叫上门服务。截止目前,“社区金融管家”已受理群众咨询200余次,主动上门开展金融服务50余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3户。
社区金融管家及时上门服务
四、组建金融攻坚队,践行普惠大走访。
凯里农商银行从各城区支行抽调业务骨干14人,组建金融服务攻坚队,集中对白午移民安置区开展普惠大走访工作。通过与社区人员对接联系,对全区住户进行摸底,按照群众作息规律“早、晚走访”,挨家挨户上门进行金融服务宣传,并将走访信息及时录入系统,安装数字门牌,实现惠民服务数字化、线上化。截至目前,已与社区联合走访800余户,为移民搬迁户建档评级授信240余人,授信金额达900余万元。
农商银行高管调研就业帮扶车间
五、引进就业帮扶车间,做好金融延伸服务。
为让搬迁户“搬得进来、住得下去”,凯里农商银行整合资源,大力协助安置区建成“就业帮扶车间”,主要接单生产日用品配件等。
在具体帮扶合作中,凯里农商银行负责搭建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渠道,为车间介绍来料加工订单,并为双方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保障;社区提供加工场地、技能培训及就业指导,成立福和兴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做好车间日常管理,对务工人员采用计件考核兑现薪酬。
通过“银政企”联动,让社区居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用劳动增收创收。同时,凯里农商银行还提供配套金融服务,为居民开卡、代发工资、缴纳社保医保等。
截止目前,就业帮扶车间已为社区居民提供稳定就业岗位50余个,人均每月增收1000余元。在下步工作中,凯里农商银行还将加大宣传对接,逐渐扩大车间规模,发展分散式加工模式,做好劳务输出服务,持续扩建渠道平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切实增强移民安置区脱贫致富“造血”功能。
凯里农商银行在不断优化白午街道金融服务的同时,还总结经验方法,积极向辖内清江移民安置区、上马石移民安置区做好复制推广,进一步巩固提升异地扶贫搬迁区域的金融服务成效,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广大“新市民”享有同等优质的金融服务。(凯里农商银行办公室 贾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