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农信公告
农信公告

贵州惠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

来源:惠水农商银行 发布时间:2025-04-30

 

公司概况

      2015年10月29日,本行由原“惠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为贵州惠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革,本行公司治理更为健全,价值创造力、市场竞争力、风险控制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目前是惠水县域存贷款规模最大、机构覆盖面最广、普惠金融服务面最宽、支农支小力度最强的金融机构。

       

社会责任管理

      本行履行的企业社会责任为广义概念,包括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三大方面。经济责任是指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努力,主要体现在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扶助中小微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等方面;社会责任是指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努力,主要体现在服务客户、关爱员工、支持公益、救助贫困、构建社会和谐等方面;环境责任是指为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努力,主要体现在绿色信贷、绿色办公等方面。

       

经济责任

  • 持续加强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坚定主责主业,助力三农及小微发展。坚守支农支小功能定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存款,保障金融服务资金供给,大力支持“三农”及产业发展。城区围绕生产经营及生活消费两大市场需求,对客群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充分运用小微振兴贷、码上贷、烟商贷等产品,及时满足客户生产经营资金需求。持续向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等加强信贷投放,全力服务县域产业,三农及小微、实体领域信贷增长及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总体完成涉农及“两增两控”目标,支农支小力度进一步增强。支持“四新四化”领域累计投放50.29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6.85%,央行再贷款4.8亿元,用信率100%,全部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开展整村授信,全面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9月以来,我行全面启动信用工程整村授信工作,年末已完成102个行政村、生成白名单35459人,并录入系统24921人。

  • 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升级

      持续推动快贷中心服务转型升级。对快贷中心各岗位职责进行梳理更新,完善快贷中心联结机制及前中后台风险与服务管理闭环,通过建立机制规范业务流程。固化城区各岗位工作内容,形成“五个一”工作法,结合各季节、各阶段重点工作,持续更新工作清单内容;倾力服务“新市民”,与19家单位携手打造“新市民主题银行”,搭建政银、政企、银企共建共享平台。联合团县委、社工部打造2家“暖新驿站”,为在户外奔波的快递员、外卖员、网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提供一个纳凉、取暖、饮水、歇脚的公共服务站点。联合交通局、社工部打造了“的哥驿站”,设置了“生态账户”积分兑换专区,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支付结算。2024年,我行城区网点转型管理模式荣获省联社第三届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优秀奖”,遵义、绥阳、思南等多个地区行社到我行就该模式进行调研交流。

      持续推动农村网点服务转型升级。围绕“出黔新市民”和“在黔新市民”两大客群需求,在全辖大力推广柜面放贷,实行多岗融合,优化农贷售后服务小组,增强农村网点售后非现场服务,为农村客户经理减负,做实信用工程,做优整村授信,做好农村网点开门迎客、上门服务和赴外服务。2024年4月至6月我行组织业务骨干先后三次开展了赴浙江、广东两省外出就业创业人员专项金融服务,以“乡情贷”等产品为抓手,以各项惠民惠企政策为载体开展服务,激活社保卡503张,线上贷款签约338人,代办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398人次。拉近了我行与农民工群体的距离,客户粘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得到了客户和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

  • 持续做好“五篇大文章”经济

      以打造新“五张名片”为契机,持续做好“五篇大文章”。

      强化贵客服务深度。把服务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逐项落实创建“黔农贵客·贵人服务”任务清单要求,按照“快速响应、快速办结”的思路,着力优化业务流程,收集整理县属各部门惠民惠企政策,强化分类宣传,提供惠民惠企政策“帮代办”服务,持续扩大金融和非金融服务外延。

      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广度。打造“社区金融+生活”生态圈,针对“银发”群体、儿童、新市民和“两新”群体不断加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打造服务友好场景,持续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

      加快黔农智慧乡村数字服务速度。加强数字支付方式在多种生活场景中推广运用,加快惠农支付便民服务站的建设,落实“社银一体化”服务推广要求,持续打造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实现社保业务“方便办”“就近办”,进一步完善村级服务点业务功能,打通普惠金融及社保服务“最后一公里”。

      加大新市民金融服务强度。组织赴外金融服务活动2次,为我省在浙江和广东两省外出就业创业的新市民提供金融服务,打造“新市民服务”主题银行1个,“暖新驿站”2个,围绕新市民和“两新”群体在创业、安居、消费等领域的金融关切点,打造服务阵地。截至目前与19家共建单位联合开展了7次联合宣讲,惠及500余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主。

      提升城市信用工程建设维度。加深辖区各级政府部门、社区、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党建互联,实现多方数据交换,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效率,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切入点积极融入社区治理,扩大各类市场主体授信面。围绕半小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圈的打造,持续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加大新市民快贷等产品的推广,配备专属金融服务管家,全面提升客户信贷获得率、满意度。

       

社会责任

  • 客户至上共创价值

      持续推行全员服务。积极构建“机关服务基层,领导服务员工,后台服务前台,全系统服务客户”的大服务机制。全行至上而下,由高管带头服务基层,中层到网点服务客户,树立榜样,带动全员把服务放在第一位,在全行营造“讲服务、做服务、思服务”的良好氛围,持续提升了客户的信赖度和满意度。

      持续丰富普惠金融体系。截止12月末,已建成并持续运营的主题银行5个,服务人群涵盖老、幼、中、青四个年龄段客户,发展活动会员客户2000余人,全年新市民税收、贴息等优惠政策共享、财商培训、反诈宣传等活动80余场,覆盖群众数万人,开展“黔农惠民”活动18场,带动农产品销售100余万元,惠及全县11个镇办300余户农户,不断完善我行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持续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 关爱员工和谐共进

      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深化员工民主参与和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工会制度,切实维护员工的各项权益。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分活跃和充实了员工业余生活,凝聚青春力量,激活基层团建。在女员工权益保护方面,引导广大女职工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组织员工开展普法宣传,让全行员工更加清晰了解到自身的合法权益有哪些,增强了维权意识,提高了维权能力。

      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规范选人用人,进一步完善人才库建设,全年共计提拔任用中层管理人员11人,人才库新增6人,其中1人纳入省联社人才库管理。举办各类培训32场次,参训人员达3465人次,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干事创业活力不断增强。

      强化员工纪律意识和合规意识。组织全行干部员工参加“以文化人”公开课等,引导全行干部员工树立正确价值观。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开展合规大讨论、大反思,在制度、管理、监督上查缺补漏,开展违规典型案例剖析,以身边人身边事做好警示教育。深化审计检查,加强问题整改和追责问责,建立完善“因敬畏而不敢违、因机制而不能违、因文化而不想违”的内控合规体系。推进清廉文化建设,强化员工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酒驾醉驾、赌博等违规违纪行为的认识,加强重点领域、重要岗位、重要人员提醒监督,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开展监督执纪,管好“关键人”“关键事”,持续强化家属助廉,2024年共组织家属开放日活动13场,通过良好的家风家教助力员工廉洁从业。

  • 热心公益奉献社会

      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组织青年员工持续开展志愿服务。努力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信贷支持,利用自身区位和人员优势,开发地方特色资源、培育支柱产业。同时主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在“六一”节开展慰问活动,对辖区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困难农民工子女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困难职工、务工人员子女等进行慰问;聚焦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寒门学子、追梦青年等群体,举办大型专场活动1场,小型活动10余场,围绕空巢老人举办慰问活动1场、围绕留守儿童举办慰问活动1场、围绕“寒门学子、追梦青年”举办读书活动1场。

       

环境责任

  • 致力环保履行职责

      倡导绿色金融服务。一是明确细分行业授信政策,进行科学分类,实施差异管理。对于节能减排、治污环保、特许经营等行业与企业加强支持力度,对“两高一剩”行业严格控制或压退,对环保不达标、产能落后的企业进行限制,严禁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市场准入标准、达不到国家环评和排放要求的项目和企业新增授信。二是提供“绿色通道”,提高绿色贷款审批发放效率。通过不断优化营销机制和完善授信审批流程,继续加大为绿色环保企业提供绿色通道式融资服务的力度,特别是对中小型环保企业、重大环保项目建设等绿色项目融资提供“直通车”式服务通道,进一步提升绿色信贷的办贷效率。推进低碳金融。

      推广数字金融服务。通过科技赋能,持续搭建完善我行线上金融服务体系。倡导线上金融服务,大力推广黔农云手机APP、贵州农信黔农云微信银行,网上银行等,引导客户通过线上渠道金融办理业务,减少客户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积极拓展黔农云线上金融场景项目,搭建线上渠道实现与客户云端数据交互,努力将银行业务融入居民吃穿住行娱,节约客户业务办理成本,提高客户金融服务获得感,目前建设有智慧停车场、智慧医院、快递柜等金融场景共52个。在各营业网点增设智能柜台,积极发展智能金融服务,提高业务处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开展无纸化办公。坚持低碳办公,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可回收资源再利用等政策号召,充分利用信息科技资源,建立行内OA协调办公系统,用于传递除重要材料外,各类行内汇报材料、公文通知等资料的电子版本,尽可能减少纸张使用频率,提高纸张使用效率,从而减少资源浪费。更新现有的使用年限达5年以上的单面打印机,逐步替换为双面打印机,坚持双面打印,或将废纸反面打印。

 

消费者投诉处理责任

       针对发生的投诉,我行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一是优化处理流程,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缩短投诉受理时间,设立专人跟进,按业务条线进行处理,确保处理全程可追溯。二是强化员工培训,开展服务技巧、业务知识培训,参与员工覆盖面100%,员工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明显提升。我行将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持续完善投诉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未来展望

       刚刚过去的2024年,全行员工风雨兼程、辛勤耕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更好地履行企业公民社会责任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2025年,我们要团结一心,锚定目标,迎难而上,坚持固本强基稳发展,提质增效控风险,以敢打硬仗、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开启惠水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广泛深入地实现金融服务的社会功能,激发企业的社会价值创造潜能,努力实现社会贡献的最大化,以更加优异的业绩回馈股东、回馈客户、回馈社会,为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