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农信公告
农信公告

贵州福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来源:贵州福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07-20

贵州福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2022年,福泉农商银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宏观调控政策,结合福泉经济发展实际,因地制宜,以信贷政策倾斜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积极推动信贷结构调整,切实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

      一、年度概况

     根据《贵州银监局关于印发贵州银行业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省联社办公室关于转发银监会办公厅关于支持产业调整和化解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省联社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加强绿色金融建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2021-2025年)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明确信贷投放严把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严密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积极推进绿色信贷业务发展。截至2022年12月31日,绿色信贷余额8573.80万元,较年初增加7517.80万元,同比增长711.91%,2022年累计发放20笔,8490万元,涉及绿色项目4个:节能环保产业项目、清洁能源产业项目、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项目、生态环境产业项目。

     二、绿色金融治理结构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福泉农商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金融支持绿色乡村振兴、引导广大普惠群体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业务发展的主攻方向,强化顶层设计、治理机制等保障措施,确保绿色金融稳健发展。

    (一)董事会层面

     负责制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审定经营层制定的绿色信贷目标,监督、评估行社绿色信贷发展战略执行情况。董事会成立绿色信贷领导小组,下设绿色信贷办公室,负责推动绿色信贷相关业务的开展。

    (二)经营层层面

     总行经营层负责全面统筹绿色信贷目标的制定、建立流程和机制、开展内控检查和成效评估。

    (三)专业部门层面

     业务与数据管理部作为绿色信贷牵头部门,负责在经营层的领导下开展制度拟定、措施制定、工作推动、成效监测评估等具体绿色信贷工作,并做好归口管理,及时向经营层、监事会、董事会、监管机构等报送相关情况。

     (一)绿色金融政策制度

                       福泉农商银行印发的绿色金融政策制度

序号 文件名称
1 《贵州福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绿色信贷管理实施细则(暂行)》
2 《贵州福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草案)》

       严格贯彻落实《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2〕4号)、《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228号)等文件精神,根据贵州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下发的《贵州省农村信用社绿色信贷管理指引》,将党和国家对绿色金融相关工作要求化为具体《实施细则》,并明确了要正确处理信贷业务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将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环保要求等纳入客户授信业务的全流程管理,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推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业务发展要求。同时,将绿色金融纳入了《福泉农商行“十四五”发展规划》战略目标,全面实施绿色金融战略,围绕绿色产业需求,不断谋求与地方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细化措施,加强政银、银银、银证、银保、银担合作,加大黔农十二贷投放,促进各项惠农政策“落地生根”。

      四、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经济政策,对研发、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加强绿色金融场景的科技创新应用。在省联社、审计中心及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围绕绿色经济需求和绿色金融业务难点痛点,以绿色评级、环境风险管理等为切入点,探索实现绿色识别精准化、评级定价智能化、预警处置自动化的绿色信贷管理体系。同时,在绿色金融服务方面,一是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黔农e付”收单业务,提供便利的绿色金融服务,2022年全年移动展业办理共25354笔业务,智慧柜员机共办理67738笔业务,黔农云APP注册用户数达13.26万户;二是2022年末线上贷款签约用户43887户,线上贷款客户21130户,线上贷款余额15.15亿元;三是积极拓展黔农云线上金融场景项目,目前建设智慧停车场3家、智慧医院1家、学校缴费单位30家、快递柜2个。

                             2022年绿色贷款投放情况概览

指标名称 指标值 单位
绿色贷款余额 0.86 亿元
绿色贷款占比 1.74 %
绿色贷款客户数量 22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绿色信贷余额8573.80万元,较年初增加7517.80万元,同比增长711.91%,2022年累计发放20笔,8490万元。

                         2022年绿色贷款投向情况(按行业)

投向行业 贷款余额(万元) 较年初(万元)
农林牧渔业 614    +314
制造业 495 持平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65 +104
采矿业 5500 +5500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600 +1600

      采矿业投向为支持企业用于清洁生产的设施设备投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损害,实现煤炭清洁生产。

                       2022年绿色贷款投向情况(按用途)

投向行业

贷款余额(万元)

较年初(万元)

节能环保产业

1260 +204

清洁能源生产业

5500 +5500
生态环境产业 214 +214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1600 +1600

      五、环境风险管理措施

      加强信贷业务环境风险管理,办理信贷业务根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政策等规定操作,结合行业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标准,对“两高一剩”、化工、造纸、养殖等行业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评价,以评价结果作为评级、信贷准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并列入贷款“三查”重点。对国家重点调控的限制类行业及有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行业不能新增授信,存量部分要逐步压缩退回,引导信贷资金重点向绿色信贷领域倾斜,积极支持和发放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贷款和其他绿色贷款。

      六、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环境风险

      福泉市是全国重要的磷化工产业基地,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立足磷矿资源优势,形成以磷煤化工为主导,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为配套的工业产业体系。福泉农商银行一直以来坚守支农支小、服务地方实体经济的市场定位,向工业产业体系中小微企业客户投放了大量的信贷资源,为“工业强市”发展战略起到一定的保驾护航作用。随着全球、国家环保标准逐步提高、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工业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承担的环境风险会衍生为政策风险并迅速传导至产业链内上下游客户,直接影响贷款客户第一还款来源,从而增大信用风险。

    (二)环境相关机遇带来的影响

      福泉市在“十四五期间”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聚焦“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方向,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将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主攻方向,奋力开创工业发展新格局,为福泉农商银行发展绿色普惠金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我国产业机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逐步推进,加速了发达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福泉市具备矿产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运输物流畅通、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对承接新能源等重点绿色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落地条件,为绿色业务发展提供较好的发展机遇。二是福泉市围绕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为积极解决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推动工业再生资源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势必将引入以工业企业为中心的上下游资源再利用产业客户,为绿色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战略机遇。三是随着环境保护日益提高的战略定位,对工业产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传统工业企业粗放式经营必然淘汰,不断更新迭代的新型项目技术投入带来的是融资需求的增长,为绿色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市场机遇。

      七、自身运营的环境影响

      (一)为给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人工运营逐步向设备化、智能化转型,相关费用支出较上年有所提升:

                                               2022年影响环境项目费用支出

项目 费用(万元) 同比(万元)
水电费 98.65 +9.5
电子设备运转费 52 +13.25
垃圾处理费 115 -48.39

      (二)进一步深化厉行节约的工作氛围,坚决制止奢侈浪费的行为,引导干部员工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切实提高能源利用率、做到各项支出精打细算,降低运营成本,形成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良好风尚和崇尚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办公节约管理。从严从紧配置办公物资,通过盘点、集中整合、调剂、共享等方式优化配置盘活存量物资,提高资产利用率,杜绝设备无序更新。对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严格管控数量,执行按需配备;对办公用纸、笔等用品严格按需采买、领用登记。大力倡导使用OA及黔农办公信息系统进行工作内容传输、审阅,推行无纸化办公,纸质文件双面打印、“必要”打印,办公用笔留壳换芯等措施有效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消耗。二是加强用电用水节约管理。空调使用严格划定冬夏季使用标准,合理使用光照、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做到人走灯灭;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合理运用定时休眠、关机等功能尽量减少待机消耗,长时间不用或下班应及时关闭电源,有效节约用电。严格落实用水节约制度,避免生活用水“跑冒漏滴”的现象。三是加强食堂节约管理。实施饮食动态管理,根据峰值就餐规律,统计就餐人数和菜品剩余,在确保人体合理补充营养的前提下,科学合理调度食材消耗;积极开展厉行节约、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加大文明提示,引导员工就餐时适量取餐、不剩饭菜、人走盘光,杜绝出现粮食浪费。四是加强用车节约管理。严格执行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规定,严禁公车私用。公务出行倡导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多人拼车等方式,减少费用开支。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回停制度,节假日、双休日除工作需要外一律封停。

      八、数据梳理、校验及保护

      一是统计工作实行集中管理,归口部门设立专项数据组,内设3人及绿色信贷专岗,形成有效的的绿色信贷审核校验机制。二是按照监管部门和省联社要求、标准,积极开展绿色信贷数据治理、补录,持续推动数据质量提升,为高质量监管数据做好基础数据保障。三是建立数据安全应急预案、工作机制,提高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预防和减少数据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九、绿色金融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福泉市裕源生物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位于福泉市凤山镇,是贵州省首家年产新型生物有机肥8万吨、微生物有机肥2万吨的企业,设计三条生产线,及粒肥生产线两条,粉肥生产线一条,通过先进的技术力量以及高端先进的生产工艺对牲畜粪便进行加工处理,生成生物有机肥、微生物有机肥等系列产品,同时,该公司和中科院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研发并生产出高质量、高技术的产品,实现了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2022年该公司需要大量资金进购原材料,特向我行申请授信200万元,我行在完成调查、审查、审批流程后,对发放2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进购原材料,及时缓解该公司流动资金短缺的困难。

        十、绿色普惠金融展望

      “十四五”时期,福泉农商银行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部署,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求,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立足普惠金融传统优势,着力推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有机融合发展,不断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业务管理、风险防控、考核评价等体制机制,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普惠、绿色产业领域,加大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推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打造贵州农信“绿色普惠金融”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