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农商银行2020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指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加快发展绿色金融。为提高透明度,保护公众知情权,不断强化为各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信息披露的责任意识,增进监管部门、各利益相关方与贵州紫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云农商银行”)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了解,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办公室关于开展 2021 年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的通知》(贵银办发〔2021〕29号)、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金融机构信息披露指南(试行)》的要求,紫云农商银行梳理了2020年度绿色金融及社会与环境方面相关工作情况,围绕年度概况、愿景使命、战略规划、政策制度、具体行动及主要成效、绿色金融创新实践与案例等相关信息进行披露。
一、绿色金融发展年度概况
(一)绿色贷款投放情况
为加快绿色金融的发展,紫云农商银行积极投放绿色贷款,截止2020年末,我行累计发放绿色贷款8户(25笔),金额合计3247万元,余额3017万元,比年初增加137万元,增速4.76%,绿色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0.79%,投放行业涉及农林牧渔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产业类别包括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生态环境产业。现有余额贷款五级分类均为正常,不良率为零。我行未发放环境、安全等重大风险企业、“两高一剩”行业贷款。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向绿色农业、生态林业、环保行业等领域倾斜。
(二)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紫云农商银行践行绿色运营,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贯穿于机构运营中。一是节约办公经费。提倡低碳办公,节能节水。使用节能灯具,做到人走灯熄,减少不必要办公用电和非办公用电,有效减少电能损耗。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纸质资料印发,实行文印设备集约化使用,减少设备耗材的购买。倡导员工绿色出行,制定严格的公务用车制度,减少公务用车出行。二是加快营业网点智能化建设。减少宣传广告、业务资料印制,减少一次性营销宣传物资的购买,使用智能设备避免重复投入。三是减少会务支出。积极使用视频会议形式,精简会议,提升会议质量,降低会议成本。四是提高电子渠道交易替代率。积极拓展线上业务,加快非金融场景建设,线上、线下协同发展。2020年我行电子渠道交易替代率为83.06%,较2019年上升4.75个百分点。
三、愿景使命
紫云农商银行以“小而美、小而精、小而专的高质量发展银行”为愿景,以“服务三农、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为使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思路,创新服务模式,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推进紫云农商银行质量、效益、速度、规范综合协调发展,努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体系建设的同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三、战略规划
紫云农商银行制定了《贵州紫云农村商业银行“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紫农商发〔2017〕14号),以坚守定位不动摇,做县域金融发展先锋为宗旨,规划了2016年-2020年的经营发展战略,2018年制定“一行一策”方案,为实现“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2020年围绕经营效益、坚守定位、风险管控、监管评级、脱贫攻坚制定了年度经营目标考核体系。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紫云农商银行积极支持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等对环境社会有正面影响的行业,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政策制度建设
紫云农商银行通过加强政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工作机制及配套管理办法,完善绿色信贷业务管理架构,规范绿色金融业务开展,营造良好的绿色金融发展环境。
(一)夯实制度基础
紫云农商银行制定了《贵州紫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绿色信贷实施细则(试行)》(紫农商办法〔2018〕194号),规范绿色信贷业务管理要求。
(二)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架构
为健全绿色信贷管理体系,紫云农商银行成立了绿色信贷管理委员会(紫农商办发〔2018〕192号),主任委员:紫云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锦明,委员:肖刚、梁大成、徐江、高凌亚、陶碧。绿色信贷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公司业务部,办公室主任由陶碧兼任。绿色信贷委员会负责制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目标任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具体事项。
(三)高度重视绿色信贷统计工作
省联社将绿色信贷专项指标嵌入信贷系统,客户经理根据客户资质和贷款实际用途进行判断,选择录入绿色信贷指标,并通过业务发展部、财务统计部等多部门审核后进行数据报送,保证数据真实准确。
五、面临的环境风险、机遇的分析
当前,气候变化、环境与资源约束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已将绿色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环境风险成为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的一项风险,在国际上已逐步形成共识。环境风险传导会增大金融机构经营产生的信用风险、法律风险、业务风险、声誉风险。具体表现在,环保标准的提高对企业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造成一定的负担,降低企业的还款能力,从而增大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监管机构正在考虑企业生产经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情况下,若发生重大环境事件,让银行等债权人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以约束金融机构支持环境保护欠佳的企业,制约污染企业的发展。考虑这一因素,银行可能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随着环境风险逐渐上升为全球金融业面临的共同风险,金融机构融资客户环境表现不佳,会使金融机构绿色风险控制和贷款管理能力受到质疑,降低投资人信心,从而产生一定声誉风险,同时金融机构贷款客户的环境表现不佳可能还会影响到储蓄客户偏好。相对而言,受环境风险影响使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对此紫云农商银行将发展绿色金融列为重要发展战略,并制定实施细则、方案以及风险控制体系,明确将环境风险因素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以此调节本行对企业的信贷额度配给和价格。这是推进紫云农商行绿色金融快速稳健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全面风险管控水平的必经之路。
紫云农商银行将积极进行资产组合调整,优化绿色信贷结构,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水平,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积极支持绿色产业和绿色供应链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以金融杠杆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六、绿色金融创新实践案例
(一)案例背景
紫云农商银行为支持绿色企业发展,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减费让利,优化融资组合结构,简化流程,开辟绿色信贷快速通道,通过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实现乡村绿色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二)案例情况
贵州省紫云县映红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公司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坝羊乡板桐村,注册资金500万元,项目总投资5117.98万元。茶园基地占地面积2000余亩,其中生态茶园1900余亩。该公司茶园已取得有机认证,主要以生产高端小叶红茶为主,白茶及绿茶加工生产为辅,创有“芊芊云雾”和“板桐功夫”等品牌。是一家集种植、研发、加工及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化精品茶叶生产企业。
自初创以来,该企业与紫云农商银行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自2013年12月起,紫云农商行累计向该公司发放贷款23笔,金额累计3055万元整,用于扶持企业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及机器设备引进。截至目前,贷款余额1548万元整,企业经营情况良好,发展迅速,2020年精品茶叶产值约1500余万元。现映宏公司正在办理茶叶出口欧盟手续,下一步生产的红茶主要出口欧洲。
为支持该公司发展,解决该公司缺乏有效抵质押物,降低融资成本等问题,我行采取投贷联动方式向该公司发放扶贫产业子基金+贷款共计1550万元。该公司使用其“林权”抵押给基金公司,再由我行通过委托贷款形式对其给予1000万元的扶贫产业子基金融资支持,其中我行投入850万元,现余额950万元。为解决该公司经营资金缺口,我行对其发放保证担保贷款700万元,现余额698万元,采取政策性担保公司为其保证担保方式发放。我行给予该公司扶贫产业子基金融资利率低于基准利率为4.2825%,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4.35%,融资成本降低52%以上。同时,我行要求该公司坚持“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与当地贫困户、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劳务用工、茶青采购、茶叶代工、技术培训、协助市场开拓等方式,帮助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往专业化、精细化发展,累计带动贫困户200余户脱贫。该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帮助当地农户创业就业,脱贫致富,带动坝羊镇生态茶产业不断向前发展。是当地生产规模最大,管理水平最高,研发能力最强的茶叶企业之一,是打造坝羊镇万亩生态茶园的主要力量。
(三)案例总结
我行针对不同绿色企业及项目,通过单列资金支持规模、单列利率优惠让利、创新贷款方式、优化审批流程,有针对性的为绿色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使我行做到绿色金融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为我行绿色金融助力实体经济道路指明了方向,促进我行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图为:茶园俯瞰图
图为:茶叶加工车间
图为:加工车间外景
图为:当地采茶工人排队领取采茶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