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用心用情 彰显农商干部风采
紫云农商银行白石岩支行行长杨虎,自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杨虎始终坚守农信人因农而生,为农成长的情怀,以服务“三农、小微”为宗旨,凭着对农商和三农的热爱,坚定带领所属片区贫困群众脱贫信心,与白石岩支行全体干部员工真抓实干,踏踏实实地履行一名基层农商人员的工作职责,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努力。
扶贫先扶智,做好群众知心人
“幸好当时听杨行长劝,不整烧炭来养牛,去年猪瘟导致牛价上涨,我的牛根本不够卖。我还要继续养牛,有不懂的我就打电话给杨虎,请他帮我问县里面的畜牧专家,慢慢的养殖窍门就熟悉了。”杨乾虎原以烧炭为生,经过杨虎的劝说,主动加入到“新驰牛”养殖队伍中,从5头开始,目前养殖规模已扩大到18头,像他一样的成功脱贫摘帽案例在新驰村已不再新鲜。
白石岩乡新驰村村民原以烧炭为生,是远近闻名的烧炭村。对于从烧炭到养殖肉牛转变,因为养殖要新修建牛圈、学习科学养殖知识,老百姓不理解不接受,害怕销售成为问题,紫云农商银行相关部门陆续协调都无功而返。为了让群众早日加入到污染小、回报高养殖产业中,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便利,最终减贫摘帽,实现从产业靠生态破坏到依托“金山、银山”自身资源发展转变,杨虎带领支行员工多次进村入户与群众交心谈心,把问题的症结查找清楚。同时,杨虎向紫云农商银行党委协调资源,组织县农业局相关部门的专家到新驰村开展“金融夜校”,向村民讲解当前的发展趋势、地方党政的发展思路和紫云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政策等,从思想根源打消群众发展养殖产业顾虑。
为了解决新驰村群众发展产业的资金困难,杨虎带着紫云农商银行金融精准扶贫产品“特惠贷”(政府贴息小额扶贫贷款)一次次到贫困户家中进行解释和宣传。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杨虎打开了群众心门,说服了38名村民使用“特惠贷”参与到肉牛养殖产业中。经过不断努力,该村的肉牛养殖模式逐步转变成“迷你”养殖场的模式。
目前,白石岩支行累计开展金融夜校 230余次,发放小额扶贫贷款“特惠贷”106户,金额427万余元,有效助力当地农户成功脱贫。
脱贫靠产业,做好发展引路人
经过杨虎带领白石岩支行的员工持续不断的努力,终于给农户厘清了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于是信贷资金助推产业扶贫的步伐变得快而有力。
在紫云农商银行金融助推产业发展、助力群众脱贫的指导思想下,围绕紫云县委县政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思路,白石岩支行将信贷资金向地理标志性红芯红薯产业倾斜。积极帮助当地农村经济组织捋清发展思路、强化现代管理,为红薯产业种植农户及时注入金融活水;同时协调各方资源送信息、送技术,加速了红芯红薯种植的发展。
“2018年我打工回来就开始种植红薯,但只凭我自己家的土地,根本种植不成规模。当时,农商行的人给我申请了创业贷款,有了资金支持,发展的底气就足了。才过了2年,我的生活和家庭经济有了明显的改变,在家搞产业比在外面打工好太多了,又能照顾家人。”家在岩上村的王应江谈到近两年来的变化,笑容满面。
产业发展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白石岩乡红心红薯以皮薄、红心、无渣、绿色、环保、味美而著称,远销北京、广州、青岛、河北等地。目前,白石岩乡的红薯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已发展到了8000余亩,红薯产业的迅猛发展有效解决当地上万人次的就业问题。产业务工收入成了农户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家门口就业,不仅解决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的社会问题,也激发了老百姓创业的激情。湾坪村麦子冲陈老六就是其中之一。“我一个月能有20天在村级合作社务工,也不是太累,每天大概能有80到100元工资,还能照应家里的农活和娃娃生活。”他告诉我们,目前每月的务工收入基本能满足农村在家生活开支,减轻了外出务工家人的务工压力,生活质量也得到大幅提升。
在紫云农商银行精准有力的金融政策和信贷资金支持下,白石岩乡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到产业发展的道路中来。截止目前,白石岩支行累计投放的红芯红薯产业信贷资金430余户,金额3000余万元,预计2020年红芯红薯种植的产值将达到6000万元以上。
用心用情 搭建沟通连心桥
为了尽早实现当地脱贫攻坚目标,杨虎在紫云农商银行党委带领下,主动承担结对帮扶贫困户脱贫工作,深入到辖内贫困户家中了解群众贫困原因,承担起照顾贫困户留守家人责任,当地群众对他的称呼从“杨行长”变成了亲切的“老杨”。
家住白石岩乡干水井村弄林组的万小江,现年38岁,5年前因患病导致瘫痪在家。为了治病,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花光了十多年辛苦积攒的积蓄,并背上一身负债,一家四口的生活捉襟见肘,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
2018年年底,杨虎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便与其支行员工商量,轮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到万小江家探望,为其补充购买一些生活日用品,并给以一定生活资助。在探望过程中,杨虎得知万小江因为病情产生轻生的念头,便每日到万小江家中疏导万小江的情绪,不断鼓励他、支持他,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让其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这些行为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举手之劳,不能缓解他身体和心里的疼痛;但对于他来说,这些点滴温暖却可以让他真切的感受到外界关心和善意,让他对生活多一些美好向往。看到他现在笑容比以前多一点了,我觉得一切都值得,作为个人,我问心无愧,作为紫云农商行的一名干部,我的职责就是扎根到三农中来,关心三农,这些都是应该的。”杨虎坚定地告诉我们。
虽然扶贫工作艰辛而繁重,但杨虎从未畏惧面临的重压,他始终保持与三农的鱼水深情,一步一个脚印把扶贫工作推进向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农商人爱农、助农的使命与担当。尽管他已调离了白石岩支行,但他总记得自己是紫云农商行紧密联系群众的干部,是群众脱贫致富最信任的农商金融人,无论何时何地,服务三农就是他不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