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务川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环境信息披露专题报告
2020年,务川农商银行积极贯彻环境保护、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等宏观政策,按照《省联社办公室转发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的通知》(黔农信办发〔2021〕63 号)文件要求。现将我行 2020 年度环境信息披露如下:
一、基本概况
我行始终践行“立足三农、服务小微、促进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宗旨,积极对辖区的“三农”、中小微企业等主体进行信贷支持。同时,积极融合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秉承“发展绿色金融,推进绿色发展”的理念,持续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绿色领域的信贷投放。对“两高一剩”及落后产能行业,实行“消化存量、严禁新增”的策略。
截止2020年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670014万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557917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3.27%;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6705万元;绿色产业贷款余额2150万元;十二大产业贷款余额76965万元;“两高一剩”贷款余额为0。
二、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及目标
我行以“绿色信贷”为工作目标,围绕“绿色信贷”持续做好普惠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加大对环保、节能、绿色、低碳等绿色产业的金融支持,提升机构环境和社会表现,引导信贷资金重点向绿色信贷领域倾斜,积极支持和发放节能环保项目及服务贷款和其他绿色贷款;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探索建立绿色信贷长效机制。
我行2021年将对现有信贷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对不符合绿色信贷要求的制度进行修订,切实将节能减排与社会责任融入到本行信贷政策和企业文化,充分体现绿色信贷要求,对不符合绿色信贷的行业实施严格的信贷审批管理,对节能减排项目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切实为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需求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持续维持“两高一剩”及落后产能行业贷款余额为零。
三、绿色信贷制度与组织体系建设
2020年,我行从战略层面注重绿色金融的发展。在信贷制度方面,积极根据《省联社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农村信用社绿色信贷管理指引的通知》(黔农信办发〔2020〕452号)文件要求积极开展。从理念、规划、体系、考核、标准、产品进行一体化构建体系机制,以绿色理念引领业务发展。在定价方面,实施差别化的绿色信贷定价机制,在授审会中对绿色类贷款给予定价优惠,引导全行信贷资源投向绿色产业。
2021年,我行将根据银保监、人民银行及省联社有关文件精神,拟定绿色贷款相关管理办法,提出我行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和目标;明确我行各部门相关职责;完善绿色金融业务监督、评估体系。同时将环境和社会风险因素嵌入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各个环节,高度关注客户及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状况,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安全政策的企业和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严把业务风险关。
四、工作措施及产品创新
(一)围绕绿色信贷,加大绿色产业产品创新。紧密联系我行系列贷款产品,切实践行绿色金融发展理念,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大力创新绿色金融贷款产品,一是我行创新推出了“捷易贷”、“捷易贷续贷”等支持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的贷款产品;二是结合实际情况,相继推出“复工贷”、“复产贷”、“产业振兴贷”等系列贷款产品,有效助推农业、小微客户的复工复产,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二)立足绿色行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我行信贷主要投向涉农和民营、小微企业,并向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倾斜,对产业过剩、高耗能、高污染等相关行业严格限制,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贷款的准入。
(三)搞好绿色运营,推动转型发展。我行始终坚持绿色运营,有效运用省联社相关科技平台,打通各项业务线上渠道,有效提高各项业务电子替代率,努力使客户通过线上平台就能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从而降低客户出行成本和纸张的使用。对内要求全体职工厉行节约,在无纸化办公、就餐、出行、水电管理等方面严格监督。另外,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志愿服务、爱心捐赠等环境和社会公益活动,履行和承担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
五、环境风险分析与管理
(一)环境风险影响与分析。我行对所面临的环境风险和机遇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风险和机遇对银行业务、战略的影响,并根据这些潜在风险制定业务指导意见。
(二)环境风险管理及流程。我行在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贵州省农村信用社授信审批管理办法》的要求,并将客户环境及社会风险纳入信贷管理全流程,在客户选择、授信申请、授信审查和贷后监控时,应高度关注客户及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情况,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安全政策及信贷政策的企业和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一律不予授信;对存量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和出现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并逐步进行压缩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