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农信公告
农信公告

习水农商银行2022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来源:习水农商银行 发布时间:2023-07-20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21〕39号)文件精神,现对本行2022年环境信息披露如下:

      一、年度概况

      本行作为服务三农的地方法人银行,始终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专注本地,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在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等方面不断做实做深,聚焦主业主责,认真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内涵,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新要求,落实人民银行总行对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工作安排,研究分析绿色发展新机遇新挑战,谋划部署新时期培育绿色金融各项工作,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现已发展成为辖内业务规模最大、网点覆盖最广、从业人员最多的地方银行机构,是服务地方经济和农业农村的主要金融力量。2022年,本行全部贷款总额86.49亿元,较年初增加9.73亿元,贷款增速达12.67%,其中,涉农贷款余额71.98亿元,较年初增加4.13亿元;支持农、林、牧、渔业贷款17224户贷款余额12.4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6亿元;纳入绿色贷款专项统计的绿色贷款余额0.4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35亿元。

      二、绿色金融治理结构

      (一)董事会层面

       1.董事会层面环境方面的职责设置

      负责确定绿色信贷及有关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审批高级管理层提交的绿色信贷及有关绿色金融目标及有关报告,监督、评估本机构相关执行情况。

      2.董事会设置的环境相关战略目标

      至2023年,实现信贷投放行业优化结构调整,国家允许类行业贷款余额占10%、鼓励类行业贷款余额占比15%以上,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着力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着重支持绿色食品、特色农业产业、生态养殖业等绿色生态产业,探索建立绿色信贷长效机制。

      力争到2025年内,完成总行办公楼建设及程寨、永安网点改造;完成黔农村村通提档升级,实现全县行政村、社区普惠金融有效自助机具服务100%全覆盖;累计投放不低于31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乡村振兴;普惠型涉农贷款持续增长,信用贷款比例和首贷户逐年增加;实现绿色信贷余额占比达5%以上,助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和生态环境改善;组织不少于5000场金融知识进村组(社区)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到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

      3.董事会对环境相关风险和机遇的分析

      (1)风险分析。物理风险,极端天气对本行营业场所带来的风险,对信贷客户带来的财产风险,从而引起本行的信贷风险。转型风险,一是银企信息不对称,获取或核实企业的环保信息较难,增加管理成本和业务风险;二是本行环境风险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2)机遇分析。积极支持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大力培育具有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绿色科技企业,能调整金融机构的贷款结构,优化资产质量,实现银企双赢局面。

      (二)管理层层面

      根据董事会决定,制定绿色信贷及有关绿色金融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责和权限,开展内控检查和考核评价,每年向董事会报告有关执行情况。

      (三)专业部门层面

      总行成立环境信息披露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业务发展部,负责制定具体政策制度和执行有关制度。各部门在业务发展部牵头下,在职责范围内配合落实绿色金融各项工作。

      三、绿色金融政策制度

      根据《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2〕4号)、《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构建绿色金童体系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228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订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19〕326号)、《贵州省农村信用社绿色信贷管理指引》(黔农信办发〔2020〕452号)等监管政策和管理制度,在《贵州习水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贷业务基本操作规程》中明确了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等绿色信贷领域的重点支持方向等内容,加强对“两高一剩”行业审批管理,对涉及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环境严重污染且整改无望的企业,严禁以增加授信,逐步压缩存量占比,并积极鼓励探索创新绿色信贷产品。

      四、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

      2022年,为促进农业发展绿色化,习水农商银行推出“羊链贷”“生猪贷”等乡村振兴系列产品,用于支持养殖农户,有效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

      2022年绿色贷款投放情况概览

      指标名称

      指标值

      单位

      绿色贷款余额

      0.43

      亿元

      绿色贷款占比

      0.5

      %

      五、环境风险管理措施

      (一)严控“两高一剩”行业贷款

      在客户授信过程中,识别存在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并实行名单制管理,严控新增。

      (二)高风险授信化解

      对已授信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行业,实行逐步督促相关企业整改,并强化内部识别、化解和退出管理。

      (三)贷款业务全流程监测

      本行按照信贷业务基本操作规程对受理与调查环节、审查与审批环节、合同签订环节、发放与支付环节、贷后管理环节进行贷前、贷中、贷后管理。将环境风险管理深入到客户的环保经营调查识别,环保资料的审查、审批,信贷资金的使用支付,贷后环保状况的持续跟踪等各个环节。

      1.贷前调查。各支行加强授信尽职调查,根据客户及其项目所处行业、区域特点,按要求对客户或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尽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为贷款审查审批提供参考。

      2.审查和审批。审查和审批岗对拟授信客户进行严格的合规审查,针对不同行业的客户特点,提交相关的环境保护资料,确保客户对相关风险点有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动态控制,符合合规要求。

      3.贷款支付和发放。各支行督促客户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对涉及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应在贷款支付前收集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报告。

      4.贷后管理。各支行当加强贷后管理,建立动态监测制度,建立与环保部门信息沟通机制,了解客户的环境保护情况,分析客户的环保信息。加大对潜在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贷款的检查力度,增加检查内容,重点检查客户的环境保护信息,并在检查报告中及时反映。

      六、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环境风险的分析

      环境风险管理对金融机构而言是一种全新的风险,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增强而发展起来的,银行缺乏相应的全面管理经验;其次,环境风险涉及面广、复杂性强、专业化程度高,大多数银行的人才储备不能满足要求,极大增加了相关风险识别的难度;最后,环境风险的影响越来越大,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等,而且随着社会对环保、安全、土地、健康等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风险的受关注程度显得愈发突出,延误或者错误判断,都将直接导致信息的传递和决策失效,给银行造成一定的风险损失。

      (二)环境机遇的分析

      当前,气候变化、环境与资源约束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也将绿色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庄重宣布,中国力争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30·60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已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市到与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国防安全同等重要地位,绿色发展已成为影响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命运的关键一环。在顶层设计的推动下,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将成为金融机构持续转型的必然选择,为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从银行自身来看,践行绿色金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即是金融机构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同时也是顺应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信贷结构调整、防范信用风险、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和战略选择。

      七、自身运营的环境影响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资源消耗及其变化趋势

      为秉承节约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从员工行为规范,降低办公能源耗费等多个方面推进绿色运营。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培养员工节能环保意识,提倡员工节约用水、用纸、用电,及时断电断水;二是严格采购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的采购及使用,办公用品采取领取制;三是加强公务车辆管理,严格按照车辆管理办法使用公车,减少汽油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四是规范总行、各营业网点夜间、节假日水电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水电耗用;五是开展“光盘行动”行动,在食堂张贴节约粮食等主题海报,倡议员工主动践行“光盘行动”,弘扬勤俭节约美德;六是制定绿化配置标准,为营业网点及办公室配备绿色植物,美化服务与办公环境。

      (二)行社采取的节能措施

      1.为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以及线上金融发展需求,在省联社统一部署下,习水农商银行于2021年7月上线运行大零售信贷业务管理系统,全面实现线上信贷业务线上签约、授信、放款、贷后管理等功能,真正实现无纸化信贷业务,为全行节约大量办公用纸、办公耗电、办公耗材等资源,为客户节约了大量业务办理的来回跑路时间以及交通工具的使用,真正做到了绿色金融服务千家万户。

      2.为节约全行300余名员工培训交流产生的用车、用餐等问题,全行采取视频会议方式进行培训、交流,全年共开展视频会议50余次,大量减少了员工出行用车、用油。

      3.本行综合柜面系统CSIP实现业务办理凭证电子化,客户在本行柜面办理业务可以在液晶屏上作电子签名,相应业务凭证档案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黔农云系统实现客户转账凭证电子化,贷款还款线上完成,线下信贷业务纸质资料优化减少。无纸化业务办理有效减少纸质回单,客户可通过使用本行黔农云自行查看。无纸化业务的推广,有效减少了纸张的浪费,切实践行了低碳环保、绿色服务的理念。

      八、数据梳理、校验及保护

      为保障绿色金融及环境相关统计数据安全、提高数据质量,全行统一使用内网办公,内网电脑均不能使用移动设备,并使用摆渡系统,确保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