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返回
打印 关闭

第一书记佘荣杰:做群众的贴心人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30

  龙源村位于三县市交界处,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产业基础差,曾属省级一类贫困村。“要想摆脱贫困现状,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是关键。”佘荣杰下定决心要在龙源干出点儿名堂来。

  

走进群众心里

  “刚到村里时,群众对我总是敬而远之”。如何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密切干群关系,是佘荣杰最头疼的事。村里吃住,逐户走访,了解民情,收集民意。一年多的时间里,佘荣杰走访农户3342人次,召开群众会21场次。

  “佘书记不单关心我家,他还经常走村串户,及时为大家解决困难,经常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贫困户石六娥对笔者说道。

  思想不解放,班子不齐力,群众参与少,群众满意度低,是龙源村的状态。佘荣杰清楚,要如期撕掉贫困的标签,必须要建一支思想统一、能干苦干的队伍。

  作为村党组织的“带头人”,佘荣杰结合实际,一是“走出去、引进来”,学习其他村先进经验,邀请专家讲课;二是激发内生动力,形成“赶超比”氛围,评比表彰“五好”家庭、卫生文明户、道德模范户等12户。

  

心系群众疾苦

  不足50平米的泥材老房,破烂低矮、潮湿黑暗,曾是43岁贫困户刘永现的家。

  家具齐全,厨房厕所还贴了瓷砖,明亮干净的“农信小康屋”,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搬家那天,他拉着佘荣杰的手不停地说道:“感谢农商行,感谢佘书记帮我建新房。”

  近年来,佘荣杰为居住无保障的贫困户协调茅台农商银行“农信小康屋”,既当“申请人”,又当“施工员”,全流程服务。23户贫困户住上了“农信小康屋”,茅台农商银行共投入资金54万元。

  知民情,解民困。佘荣杰还争取到茅台农商银行11万元的圆梦助学金,帮助32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为26户贫困户和贫困党员发放慰问金1.32万元,为龙源小学、沙坝小学捐赠校服237套。

  

回应群众期盼

  65岁的刘永虎,大半辈子都住在金竹坎,在他记忆里,出入要走约3公里陡峭山路,费劲、危险。手机没信号,用水要到山上挑,煮饭不敢用电,会影响邻居照明······

  龙源村基础设施落后,水、电、讯、路就是短板。

  “要想群众脱贫,补短板一天也不能等。”佘荣杰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同时动员村民投工投劳,想方设法补短板。

  在佘荣杰争取带领下,修建大小水窖34个,入户水管网安装529户,12个村民组变压器完成升级,122户安全用电改造,4G手机信号、广电网络宽带覆盖全村,长田组5G基站投入使用,硬化组组通公路15公里、连户路30公里。

  同时,在佘荣杰组织下,房屋风貌改造423户,安装路灯1103盏,修建垃圾池8个,配备大小垃圾桶1440个……

  “金竹坎大变样了,每户都搞了风貌改造,打通悬崖,公路修到家门口,下雨出门都不沾泥巴,晚上出门不用打电筒,刷抖音一点都不卡……”。刘永虎开心说道。

  

带领群众发展

  产业基础差的龙源村,发展什么产业?怎样发展产业?

  在佘荣杰带领下,多次分析研判,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确定了“种养殖+经果林”为主的产业布局。

  “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目前已栽植砂糖柑300亩,预计今年产值30万元,预计明年开春栽植500亩以上。”合作社负责人田陶介绍。

  在佘荣杰的协调下,2019年来,茅台农商银行向龙源村发放贷款1527.92万元,其中扶贫小额信贷333.6万元。贫困户徐志康就是其中一位,用10万元贷款,其中扶贫贴息贷款3万元,现养牛25头。

  今年,龙源村产业获得突破,种植高粱2500亩,培植砂糖柑300亩,稻田养鱼50亩,规模养殖10户。同时,砂糖桔机耕道、砂糖桔果子仓储、林下养鸡等项目顺利落地建设,850亩有机高粱基地完成规划。

  后记

  2019年末,龙源村实现全员稳定脱贫目标,陆续获得了“仁怀市脱贫攻坚先进村”、“仁怀市第七届文明村”“仁怀市先进驻村工作组”荣誉称号。

  “作为第一书记,我必须走在前面,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带领龙源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佘荣杰对龙源村充满信心。(茅台农商银行/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