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返回
打印 关闭

桅上帆扬,直济沧海——客户经理下乡见悟三则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20

  我是一名扎根乡村的农商银行客户经理,经常性进村入户,一些见闻见识,不时让我思量感动,也帮助了我成长。作为高大坪镇桅杆村的管片客户经理,在日常的平凡工作中,真诚投入,收获累累。

  

岩上的“产业村”

  位于桐梓河南侧山顶的桅杆村,是一个“岩上村”,曾是远近知名的贫困村。五年前,进村路是一条高低不平的泥巴,放眼望去,满山是石头切割的零星土地,破旧的房屋错落在道路两旁。

  五年之后,再上桅杆村,入口是气派的进村牌坊,上书“高大坪镇农业产业示范村”。标准化的泥青路成为进村主干道,水泥硬化路成为通组入户次干道。

  走进大兴组,“茅台集团保供蔬菜基地”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每周在这里有新鲜蔬菜分类、装车,运往茅台集团食堂。由村民发起成立,注册地址为仁怀市高大坪镇桅杆村的仁怀市黔旮旯农牧专业合作社,曾在年初疫情期间,与我行合作开展为仁怀城区居民“蔬菜保供”活动,蔬菜便来自桅杆。“农户种植,合作社收购,不仅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还为村集体增收。”合作社负责人赵远本,原本是一个普通打工者,在我行30万元循环贷款支持下,经过3年多打拼,逐渐成长为村里产业发展带头人。

  除了蔬菜基地,牛羊养殖场、中药材基地、高粱基地、食用菌大棚等沿村干道呈现。核桃树、弥核桃树、大樱桃树等经果林遍布全村。桅杆村已然成为高大坪镇的农业产业示范村。

  记得2015年4月刚到茅台农商银行高大坪支行工作,就被安排去采集信用农户信息。到了寨中,几栋历经风雨摧残的老房,摇摇欲坠,房主人用木头顶住,才让倾斜的躯体没有倒下。手机没网络信号,在房屋周围走了几圈,才找到一格的4G网络信号。

  刘永碧,曾是土岩半山腰原住贫困农户,购买生活物资要走半个多小时才能到村主干道。如今,在村室旁建起130平米的砖混楼房,沙发、电视等家电、家具一应俱全,自来水安到家,三轮车开到门口,手机信号满格。曾在“众筹”和我行“扶贫小额信贷+农户小额信贷”10万元资金帮助下,建设圈舍100平方米,养殖猪12头。

  这些的变化,得益于党和国家多项扶贫优惠政策落地,大量扶贫资金投入,扶贫干部积极担当作为,全体村民勤劳耕作。作为金融扶贫的参与者,有幸见证,倍感荣幸。

  

谢大娘的“糯包谷”

  进村入户与农民朋友交流交谈,总能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怕苦累的干劲,总能收获他们朴素情谊。

  走进大山组最远一户徐启国家中,占地面积为200平米的两层楼房,在山岗上格外耀眼,站在院坝里可以俯瞰桐梓河北岸的山峦绵延。圈舍里8头牛、4头猪,偏房里15袋高粱和铺满地的玉米棒,这是56岁老徐和55岁谢大娘的一年的收成。他们对我的到访非常热情,像是家里来重要客人一样,递烟、泡茶……。

  与他们交流得知,原本他们家不是现在的位置,是在山岗的里侧,没通公路,出行非常不便。勤劳的他们,养猪牛,种高粱,做小工,只要能挣钱的活都干。为建新房,挖地基,背材料,打地坪,砌砖刷墙,能自己干的都不请人。为打通家门口到组上公路,筹钱买地,自己开挖、砌坎。“感谢政府把路硬化到家门了,出门方便了。”

  老徐一家5口人,两个女儿出嫁后,就剩儿子和他们老俩口了。“今天要回家来不”,“不了,今天师傅过生日,要去吃酒”。我询问他儿子的电话,翻出号码后就拨了出去,大声对话。

  “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儿子,身体残疾,耳朵听力不行,没得收入”。原本富裕美满的家庭,因为儿子患病治疗,使家庭陷入经济困难。2016年在我行5万元小额信用贷款支持下,养殖牛羊猪,实现养殖数量连年翻倍。如今不仅还清外债,还有少量存款。儿子也走出去跟师傅学习安转门窗,基本可以自谋生路了。

  “我还要贷3万元贷款,再买2头牛,把圈养满。”

  “随时可以办理,我们农商行将全力支持你们,把生活过得更好幸福美好”。

  谢大娘见我没吃饭,马上就去捡鸡蛋,给我煮了大大的一碗鸡蛋面,吃得我异常满足,幸福满满。临走时,还将煮好的糯包谷硬塞给我,推了几次,实在无法拒绝他们的情谊。

  离开的路上,闻着糯包谷散发的味道,我在微信朋友圈写下“人民的情谊,无法拒绝”,也让我明白,“人不能只想,更要干,生活向往定能实现”。这些带有人情味的情谊和道理,多么真挚。

 

 “叫花子”女支书

  “感谢农商行的资助……今年,我们村又考上8个大学生……山村娃儿考起大学不容易,我都要向政府单位,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要点钱’,帮助他们上大学。”近日到村里开展茅台农商银行“圆梦助学”活动时,不断接听电话,说话和气的桅杆村支部书记黄加分间断说到。

  “王经理,你们单位有助学金的话,帮助哈我们桅杆村。”刚高考完,黄支书就打电话就给我。

  在高大坪镇工作这么多年,黄支书是我很少敬佩的人之一,作为一名女性支部书记,她巾帼不让须眉,敢于担当作为,带领群众战贫困,谋发展,实现贫困村的蜕变,成为村民心中的“桅杆村女一号”。也成为全国“五好家庭”、贵州省巾帼贫攻坚先进个人、仁怀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黄支书自称“叫花子”。“2018年春节后第一天上班,我就到电信局当‘叫花子’,要在相连组建基站,第三天工作人员就来村考察立了项”;“刚当支书那会,我第一目标就是修通桅杆大方到坪营万家沟的‘断头路’,为争取交通局的立项和资金,三天两头往市里跑,去的次数多了,有一次到办公室,一个工作人员悄悄说‘那个女的又来要钱了’。”昼夜不断协调两村占地群众工作,筹集资金,用坏6支手电筒。破除了原支书“你修通那条路,我手板煎蛋给你吃”的魔咒。打通了群众期盼已久的“最近赶场路”。

  “只要村民得到好处实惠,当“叫花子”有哪样不好嘛,管人家说啥子。”贫困村支书当“叫花子”,不是丢人现眼,而是担当作为,不是狭隘的“伸手要”,而是“为民请命”,实干能干的体现。

  五年来,我见证了桅杆村逐步脱贫摘帽的变化,与正黄支书甘当“叫花子”的担当和责任是分不开的。我认为,唯有实干,才能解决一切困难和问题;心中有民,才能引领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力以赴,才能将事业推向更高水平。(茅台农商银行/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