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返回
打印 关闭

传承“挎包精神” 用心服务“三农”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09

  “挎包精神”是贴心的服务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被誉为“挎包银行”的农信社从形式到内容也有了变化。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变成了汽车,帆布包变成了单肩包,包里的“老三样”算盘、印章、账本,被一部手机所替代,但服务“三农”的“挎包精神”却一直在农信社延续下来。

  今年6月的一天,客户经理在入村办理业务时,偶然听说河东村郑某、曹某需要办理贷款业务。经过走访,得知两人因受疫情影响,一直未外出打工,失去了经济来源,有场地想搞养殖,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经客户经理调查评估,曹某、郑某有一定的养殖技能及责任心,经请示了领导,召开了贷审会,会议通过批准。第二天一早客户经理背上了挎包,带上所需的资料,再次来到曹某、郑某家里,为曹某、郑某办理了3万元的贷款业务。当天下午,这笔助农贷款资金便打进了曹某、郑某的银行卡里。

  “挎包精神”是真诚的服务

  “银行业作为金融服务业,核心竞争力之一便是服务。优质文明服务,不仅仅只是一种‘微笑服务’,更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真诚。”老一辈农信人的“挎包精神”,就是下农田、摸农情,听农言、察农意,下地问耕、上门询贷,面对面地听取意见、了解实情、号准脉搏,真诚地与客户交流,热心地为客户提供帮助,用真心打动客户,只有这样,才能够留住客户的心,才能获得最大效益。

  从清收不良到全员营销贷款,再到每年开门红存款营销活动,茅台农商银行全体员工深入村庄、社区、厂区宣传营销,微笑宣传,细心讲解,在办理业务时,一切以客户利益为重。

  今年8月份,辖区内一位小微企业的老板拿着即将到期的存单前来支取。如果当时取,会损失很多的利息。这时,为其办理业务的柜员向客户推荐了存款质押贷款业务。客户误以为是营销贷款收息,一开始很抵触,但经过柜员耐心讲解、仔细算账,客户最终欣然选择了存单质押贷款,挽回了损失利息2万元。

  “挎包精神”是创新的服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一辈农信人使用的帆布包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电子挎包”产品的不断创新,给茅台农商银行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布放ATM机,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展业设备等新型金融工具,让客户体验到了高效便捷的服务。家住河东村的刘女士说:“缴水电费不用跑了,存定期、交社保、查明细也不用到柜台了。手指点一点,手机上就都办了。”

  丰富多元的理财产品也同样深受村民喜爱。围绕不同消费群体,农信社进行网格化划分,致富通、便民贷等产品针对群体精准营销,全方位满足小微客户“短、频、快”的资金需求,成功打造“自助购物”式的信贷体验。

  除了先进的技术外,围绕客户需求,茅台农商银行还推出了各种主题存款活动,如“节节高”、“月月高”等,利用走亲访友,深入打工返乡人员家中,开展存款营销工作。到农户家中、企业生产现场调查摸底,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产品,让群众感受到了“挎包精神”的魅力。(茅台农商银行/徐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