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24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推动绿色金融业务持续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关于开展2024年度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贵银发〔2024〕92号)相关工作安排,现对绥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24年度(以下简称“绥阳农信联社”)环境信息披露如下:
一、基本信息
绥阳农信联社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精神,于2004年启动产权制度改革,并于2004年12月29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贵州监管局关于同意绥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业的批复》(黔银监复〔2004〕288号)核准开业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
名称:绥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类型:集体所有制
注册资本:159601016元
法定代表人:许大雄
住所: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洋川街道冉琎路与幸福大道交叉路口
联系电话:0851-26221870
邮政编码:563300
经营范围: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办理存款、贷款、票据贴现、国内结算、个人储蓄业务;代理其他银行的金融业务;代理收付款项;经中国银行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二、年度概况及绿色金融发展战略
(一)年度业务概况
截止2024年末,绥阳农信联社各项存款100.44亿元,增速9.13%。各项贷款余额61.54亿元,增速14.61%,其中涉农贷款49.99亿元,增速18.45%。不良贷款余额1.92亿元,不良贷款率3.12%,较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
(二)绿色金融发展战略
截至2024年末,绥阳农信联社绿色贷款余额为0.09亿元,占比0.15%,较上年增长0.02亿元,上升0.10%,个人绿色贷款余额为0.03亿元,占比31.72%。绿色贷款不良余额为0万元,占比0%;
截至2024年末,绥阳农信联社绿色普惠贷款余额10.70亿元,2024年新增绿色普惠贷款金额1.62亿元,绿色普惠贷款占比17.39%。
绥阳农信联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的优势,以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为宗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绿色普惠金融。
三、环境及绿色金融相关治理结构
绥阳农信联社按照《贵州省农村信用社绿色信贷管理指引》不断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地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自身运营绿色转型发展,增强对绿色金融服务的引导和强化作用。2023年,制定《绥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会绿色金融服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并成立绿色金融服务委员会,下辖的25个营业网点为绿色信贷金融服务机构,负责绿色信贷业务具体的投放和管理工作,更好地推进绿色信贷业务快速实施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环境及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制度
绥阳农信联社全面加强绿色信贷业务管理,明确各职能部门相关工作职责,完善服务功能,增加服务意识。2022年制定《绥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绿色贷款”管理办法》,2023年制定《绥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生态账户”管理实施细则》,对绿色信贷业务实行“差异授信、利率优惠、风险可控、流程简化、特色服务”的信贷服务政策,对客户从贷款利率、评级授信黔农云积分、绿色通道等方面扩展生态账户的应用场景,实现个性化的绿色普惠金融服务。
五、环境风险管理及机遇
绥阳农信联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新要求,明确绿色金融重点支持方向与领域,扩大绿色金融业覆盖范围。严格控制高污高耗能行业信贷投放,对落后产能企业及“僵尸企业”加快退出进度。对国家明令禁止的,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项目和企业,不提供任的授信并积极回收已发放的授信。积极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辖内企业安全环保依法合规情况,密切关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政策变化,做好辖内涉及重大环境社会风险事件的客户和项目的信息收集。与此同时,紧抓绥阳县“金银花”“方竹笋”等特色产业发展机遇,研究分析绿色发展新机遇新挑战,谋划部署新时期培育绿色金融各项工作,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
六、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
绥阳农信联社按照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实施绿色办公,在业务办理过程中逐步实施无纸化办理,有效降低办公耗材的消耗,鼓励员工上下班采取步行,加强绿色环保知识的学习,努力提升员工的环保意识。倡导客户利用“村村通”、黔农云办理支付结算业务,让全县老百姓足不出户、出村便能办理小额取款、转账等支付业务,降低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
七、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
绥阳农信联社在实际经营中将环境风险纳入考量,既是作为金融中介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也是在绿色经济背景下防范风险从而优化信贷结构的必然选择。环境因素至少通过以下三方面增大本社的经营风险:一是信用风险。环保标准提高和气候变化会对企业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企业的还款能力,从而增大本社面临的信用风险。二是连带责任风险。在信用经济条件下,企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监管者正在考虑环境事件发生时,让银行等债权人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以约束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环境表现不佳的企业,从而制约污染企业发展。三是声誉风险。随着环境风险逐渐上升为全球金融业面临的共同风险,银行融资客户的环境表现不佳,会使银行的绿色风险控制和贷款管理能力受到质疑,降低投资人对银行的收益预期。与此同时,银行贷款客户的环境表现还可能会影响到广大储户偏好。与此同时,银行贷款客户的环境表现还可能会影响到广大客户偏好。
八、绿色金融创新做法及成果奖项
近年来,绥阳农信联社深入贯彻环境保护、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共计发放绿色贷款0.095亿元,用于绥阳县方竹基地建设产业项目,利用现有方竹林发展高产笋用林,具体以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心,以太白镇、宽阔镇、枧坝镇等15个乡镇为重点,以G352国道、S101省道为组带,面积总计70万亩,着力打造环宽阔水百里方竹长廊。
九、转型金融业务发展情况
绥阳农信联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主动融入县域产业布局,为当地特色及优势产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为践行服务“三农”宗旨,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绥阳农信联社立足于“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资金需求,于2021年创新开发“金银花贷”,该产品是以金银花种植、加工等客户为基础,服务于群众和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截至2024年12月末,“金银花贷”贷款余额为0.44亿元,贷款户数为226户,贷款余额较2023年末0.26亿元增长0.16亿元,增幅为62.33%。自“金银花贷”信贷产品以来,已累计发放1.01亿元。
十、支持普惠主体及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情况
2024年末,绥阳农信联社各项贷款余额61.54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为0.093亿元,占比为0.15%,较年初增加0.017亿元,主要涉及生态种植(方竹笋、金银花),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一是积极申请再贷款,落实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了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企业更好发展。二是深入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地,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获得率,进一步丰富了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三是鼓励产品创新,全面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结合绥阳县特色农业情况,推出“金银花”贷款产品,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十一、数据梳理、校验及保护
为加强统计管理,规范统计行为,提高统计工作质效,落实统计监督职,绥阳农信联社制定《绥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统计管理办法》,提高全辖绿色信贷业务经办、管理水平,通过对数据的筛选,针对符合绿色信贷的客户,积极予以对接,对绿色金融知识进行宣传,加大对绿色金融优惠力度,加强加快绿色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