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环境信息披露专题报告
前言:
近年来,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谋划,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随着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的开展,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金融成为一项新的发展趋势和潮流,2016 年,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等七部委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2019 年,七部委发布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 年版)》,明确了绿色金融的特点,为金融机构推行绿色金融提供了政策依据,指明了发展方向。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 标的新要求,落实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对贵州省内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工作安排,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特披露本报告。
一、将绿色金融纳入战略规划,明确发展方向
2020年初,我行在全年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目标。根据发改委、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了持续对传统农业、特色农业等维持稳定的信贷支持,同时将对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绿色产业的主动对接纳入2020年的重点信贷拓展方向。
根据董事会安排,我行经营层负责对我行绿色金融发展进行统筹安排,业务发展部、农村业务部负责拟定具体工作方案,其他职能部门负责绿色金融业务开展的协调和配合,指导支行有序开展绿色金融服务。
截止2020年12月31日,我行涉农贷款余额65.11亿元,占各项贷款的54.93%,较年初上升4.01亿元,增速为6.57%。近三年专项口径的绿色产业信贷投放规模分别为950万元、1140万元、4373万元,占比分别为0.09%、0.10%、0.37%,2019年较2018年增长20%,2020年增速明显,较2019年增长283.60%,近三年均无不良,“两高一剩”及落后产能行业贷款为零。
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强化风险管控措施
随着我行信贷规模的增长,根据监管机构的政策指引,我行在近年来开发的信贷产品中,嵌入绿色金融发展元素。以《贵州遵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管理实施细则》为指导原则,多次下发绿色信贷相关管理规定和业务辅导,通过信贷风险排查和新增贷款动态检查对环境资产风险敞口进行评估。在风险控制上,将风险管理贯穿绿色金融全流程,绿色因素作为信贷客户准入要求之一,从前置端口进行第一步把控,并在审查审批中,作为一个独立的审查要点,在贷后检查环节,持续加强对环境风险的监测和识别, 对于“两高一剩”行业不予准入。
三、创新业务发展模式,服务地方增绿创收
2020年,围绕加快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的主题思想,我行始终坚持贴近客户,下沉服务重心,积极围绕区域内特色产业发展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开展对虾子辣椒城、马家湾绿色产品交易中心、以及温氏养猪、农村种养殖大户等的后续走访。对我行正在使用的“红辣椒”、“兴市惠商-水果贷”、“三社盈”、“土地宝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乡村产业贷-猕猴桃”等特色贷款产品进行升级管理;以预留信贷规模的方式,新推出“坝区贷”,简化流程,采用保证方式便捷发放,2020年共计发放“坝区贷”18笔5523万元,兴产业、绿坝区,精准发力,持续开展绿色金融创新,服务地方增绿创收。
四、以科技为助力,推动绿色金融快速发展
我行充分利用黔农云平台,推进“黔农村村通”升级打造,运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搭建供应链平台基础上建设“黔农驿站”,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系统对比,对数据进行治理,结合新上线的信用工程系统,优化信贷流程,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五、引入环境理念,主动作为发挥积极作用
我行根据年初工作安排,有针对性的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引入环境理念,加强员工环保意识的培养,以及对业务流程环境评估的学习提升,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对于环境风险管理做到“思想意识上主动作为、实际行动上有效作为。”旨在促进绿色金融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
贵州遵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