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汇川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报告
2024年以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省委和省委金融工委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好省联社第二届社员大会第六次会议暨全省农信工作会议的各项工作部署,坚持以党建为统揽,坚守“支农支小”初心使命,充分发挥汇川农村商业银行在服务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践行社会责任。
一、践行主责主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坚守市场定位,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
一是持续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跟踪脱贫人口、易地扶贫搬迁点的金融服务,按照“四个不摘”要求,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对符合信贷条件且有融资需求的脱贫人口做到应贷尽贷,2024年累计投放扶贫及脱贫人口小额贷款1125.34万元,支持客户257户,现有余额3395.46万元、788户;加大对学堂堡社区及汇塘河社区的金融服务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评级授信全覆盖,截至2024年末,为易地扶贫搬迁户建档评级授信518户,实现建档评级授信面100%,累计发放贷款1649.85万元、403户,现有贷款余额868.96万元、151户,不良贷款余额14.33万元、5户,不良率1.65%。二是持续服务地方产业振兴。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分阶段制定了发展目标任务,有序推进金融服务。加大汇川区12大特色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围绕高粱、辣椒、油料作物、蔬菜及食用菌、烟草产业、天麻产业、种养产业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抓住春耕备耕发展机遇,合理运用信贷产品“乡村振兴产业贷”,2024年发放烤烟种植贷款342户,金额6585.09万元;发放中药材、蔬菜、高粱、辣椒等经济型种植贷款892户,金额6235.56万元;发放猪、牛、羊、鸡等牲畜养殖户867户,金额5322.65万元。积极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经营稳健、信用良好且符合信贷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支持,2024年为辖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户数835户实现100%建档,评级面100%,授信面72.07%,现有贷款户484户,贷款余额44300万元。三是持续做好板桥镇娄山关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金融服务工作。加强与地方党政及村支两委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大对娄山关村餐饮住宿、避暑旅游及藤编制品等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娄山关旅游产业发展,帮助当地农户增收致富,2024年累计对娄山关社区农户发放贷款2500余万元,户数183户。四是通过开展“金融夜校”进校园、进社区、进村组活动,将党和政府的惠农惠民政策、致富技能和金融知识等进行常态化宣讲,助力美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围绕汇川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抓住农村新房建设、旧房改造、住房装修、庭院建设等宜居农房领域,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为全区涉农乡镇630户农户发放了新旧住房建设、庭院建设、农村圈厕改造等贷款3300万元,助力新时代农房建设消费升级。五是精准服务收入低于1万元以下的低收入脱贫人口。我行辖内涉农5镇(不含毛石镇、沙湾镇、山盆镇、松林镇、芝麻镇)有2014户、7535人收入低于1万元,我行积极与区农业农村及乡村振兴部门沟通对接,全面获取掌握脱贫人口清单,对清单中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服务,针对性开展普惠大走访,扎实开展专项服务行动,通过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专属信贷产品,对符合贷款条件的有效需求满足率100%,支持低收入脱贫人口就业创业、生产经营,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等方面倾斜资源,重点支持带动低收入脱贫人口增收的市场主体。截至2024年末对符合授信条件的授信面100%,通过走访对脱贫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协力推进帮扶政策宣传、帮扶措施精准,助力及时开展防返贫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服务实体经济,推进转型发展。
一是将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纳入长期重点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了小微金融三年行动方案,分阶段制定了小微企业发展目标任务,加大信贷资金投向倾斜度,确保金融支持民营及小微企业市场主体覆盖面逐年提升,成本逐步下降,有序推进民营及小微业务金融服务向好发展。认真落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的总体目标,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2024年累计发放民营企业贷款4987户、金额279471.77万元,发放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贷款4998户、280021.16万元,年末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有余额户数7123户、余额380000.00万元。二是积极争取人民银行再贷款资金,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2023年12月末,我行累计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资金104800万元,其中,支农再贷款3500万元,支小再贷款101300万元,累计惠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经营主体4258户。三是加强市、区人社部门汇报对接,加大“创易贷”创业贴息贷款投放力度,简化小微企业信贷流程,多元化担保措施,提高个人和企业授信额度,个人由20万额度提升至30万元,企业由300万提升至400万元,现有贷款余额7763.15万元,户数375户。
二、履行社会责任,彰显金融担当
2024年,我行牢固树立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持续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不断夯实发展根基。一是持续推进“黔农贵客”服务总品牌创建工作,以创建“黔农贵客”服务总品牌打造区域内服务最好银行,任务工作清单,在服务管理机制、服务品牌建设、服务能力提升、网点服务需求、服务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制定31项工作措施,按月组织各责任部室进行工作调度,逐步推进创建“黔农贵客”服务总品牌工作。二是扎实推进普惠大走访。制定《2024年“三有银行”—“访商助农助企百千万”普惠大走访行动方案》,开展普惠走访及“访商助农助企百千万”活动,通过宣传普惠金融基本概念、政策措施、成果成效,增强社会对普惠金融工作的感知度、认知度,切实提升人民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满意度,截至2024年末,累计走访农户、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等客群5369户,发生贷款授信、贷款用信等业务转化2427户,转化率45.18%。三是做好“新市民”金融工作,满足新市民就业、创业、住房、消费、教育、医疗、养老等金融服务需求,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截至2024年末,累计服务新市民人数19056人,其中发放新市民创业贷款4263笔,支持金额38151.71万元。四是持续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截至2024年末,已创建信用乡镇5个、信用村50个、信用组873个,覆盖面分别达100%、98.04%、100%;建立农户档案3.78万户,评定信用农户3.53万户,评级面93.81%,户均授信8.36万元;信用乡镇升级4个,占应升级乡镇80%;信用村升级39个,占应升级村78%;信用组升级576个,占应升级组65.98%。农户贷款余额171200万元,占各项贷款的13.96%,较年初增加23300万元,增速15.75%;信用农户户均授信8.6万元,较年初增加1.16万元,农户贷款面33.65%,较年初增加0.9%,农户贷款不良率4.34%,守住农户贷款不良率5%以内红线范围。五是积极推进农民工金融服务。通过对接政府部门及实地走访等方式建立农民工信息台账,了解外出务工人员分布现状,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末,我行已建立农民工信息台账27140条,已完成更新核实24247条,更新核准比例89.34%;各项贷款余额21370.74万元,贷款客户数2322户;各项存款余额36544.92万元,存款客户数15144户;黔农云认证客户数10999户,较年初增加394户。六是全力推进社保卡发行应用。截至2024年12月末,我行共发行社保卡(含二代和三代)232482张,较年初增加5514张,户籍人口覆盖率53.16%,较年初上升1.26个百分点,激活180450张,激活率77.62%。其中惠农补贴一卡通覆盖率75.38%,较年初提升4.12个百分点,激活率84.02%,较年初提升1.94个百分点。七是稳步推进普惠金融服务点“社银一体化”提档升级。截至2024年末,共计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点43个,覆盖服务区域所有行政村,覆盖率143%,并且全面完成“社银一体化”提档升级工作,打造了综合型3户,政务型1户,商超型39户,不断提升“为群众办实事”能力。2024年全年累计为群众提供金融服务12.5万次,累计交易金额11297万元,为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发挥了重要重用。
三、建设“绿色”银行,践行“绿色”经营
一是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践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金融排头兵作用,助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发挥金融杠杆作用,优化调整信贷结构,对节能环保产业给予信贷支持,对高污染、高耗能行业限制信贷投放,对落后产能企业加快退出进度。同时,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全力支持遵义市主城区辖内绿色经济的发展,截至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2993.19万元,主要涉及节能环保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其中: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831.1万元,生态环境产业贷款余额1672.09万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贷款余额290万元,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200万元。绿色贷款客户类型主要以法人类客户为主,信贷资金投放后为客户自身生产经营及绿色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始终坚持“建设绿色银行,坚持绿色经营”的理念,倡导步行出入,降低电梯的使用率,2024年度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优化了公车使用,严控公务车排量,减少公车的使用频率,倡导员工购置新能源汽车,降低对能源资源消耗,合理使用资源,倡导降低人力成本、减少资源消耗、节电节水节能、绿色出行等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我行定期检查办公场所各水管线的设备陈旧情况,并设有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通过安装节水、防溢装置,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我行设有专用视频会议室,利用视频会议的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出差旅行,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我行于2012年12月启用无纸化办公系统,2024年共处理各类收发文3509份,工作流程表单及报送文档6549份,按平均每份文件10页计算,可节约纸张近10万张,节约粉盒、硒鼓等耗材100余个。
三是大力拓展电子银行业务,努力增加无纸化办公业务在各项业务中的比重,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截至2024年12月末,黔农云认证用户218886户,较年初新增户10837户,增幅5.21;黔农云平台贷款用户16197户,较年初新增2877户;贷款发放47909笔,较年初新增7178笔;我行共有黔农村村通商户43户,其中综合型3户,政务型1户,商超型39户,商户数较年初持平,覆盖率143.33%。累计发生交易12.5万笔,累计交易金额11297万元。
四、传播文化正能,维护良好社会声誉
(一)持续做好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赓续农信优良传统,认真贯彻落实贵州农信“守正、规范、创新、赋能、敢当”五大价值观,积极参加“农信黔行·以文化人”行动,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活动、职工阅读分享活动、女职工维权行动月宣传、清明祭扫暨革命传统教育、承办全省农信职工运动会等,职工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改革发展力量进一步凝聚,文化正能进一步传播,广大党员职工精神风貌和企业文化氛围进一步的展现。
(二)百姓银行企业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队(岗),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连续五年组建高考志愿送考车队、义务植树活动等;各支部党员结合志愿服务、金融服务、便民服务等,积极亮身份、办实事、暖民心,帮助身边群众、客户解决实际问题。
(三)创先争优、选树典型。根据工作实际,组织开展贵州农信系统、汇川农商银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及各类评先评优活动。2024年我行板桥支行创建获评贵州省“工人先锋号”称号,新蒲支行创建获评遵义市“工人先锋号”,员工冉仕飞获评贵州农信“新时代优秀标兵”。2024年我行获得遵义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反诈、反洗钱业务知识技能大赛获得团体三等奖、贵州农信2024年职工合规技能竞赛获团体三等奖,充分展现我行职工风采。
五、树立正确“三观”,贯彻经营发展理念
汇川农商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党建引领业务发展这一主线,牢固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贯彻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本着对组织负责、对客户负责、对员工负责、对股东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始终坚守定位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逾越底线、审慎稳健不急躁冒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成功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规范正确有效履职尽责,创造经得起检验的实绩。大力推进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改革创新,研发绿色金融产品和现代金融产品,全力推进经营转型、业务转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