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农信公告
农信公告

贵州遵义汇川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报告

来源:遵义汇川农商银行 发布时间:2024-12-03

      2023年以来,汇川农商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机遇,认真落实好省联社第二届社员大会第五次会议暨全省农信工作会议的各项工作部署,聚焦贵州农信“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自信自立、守正创新,聚焦主业、坚守定位,按照“七个有利于”、“三个一公里”的工作要求,继续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充分发挥汇川农村商业银行在服务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大力践行社会责任。

      一、践行主责主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一)坚守市场定位,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

      1.持续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跟踪脱贫人口、易地扶贫搬迁点的金融服务,按照“四个不摘”要求,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对符合信贷条件且有融资需求的脱贫人口做到应贷尽贷,2023年累计投放扶贫及脱贫人口小额贷款1966.42万元,支持客户456户,现有余额3240.54万元、764户;加大对学堂堡社区及汇塘河社区的金融服务力度,对符合条件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评级授信全覆盖,截至2023年末,为易地扶贫搬迁户建档评级授信518户,实现建档评级授信面100%,累计发放贷款1285.86万元、306户,现有贷款余额763.16元、142户,不良贷款余额10.10万元、5户,不良率1.32%。

      2.持续服务地方产业振兴。制定小微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方案,分阶段制定了发展目标任务,有序推进金融服务。加大汇川区12大特色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围绕高粱、辣椒、油料作物、蔬菜及食用菌、烟草产业、天麻产业、种养产业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抓住春耕备耕发展机遇,合理运用信贷产品“乡村振兴产业贷”,2023年发放烤烟种植贷款171户,金额2823.51万元;发放中药材种植贷款169户,金额2059.4万元;发放蔬菜种植及食用菌种植物户657户,金额4935.89万元;发放猪、牛、羊、渔、生态家禽等牲畜养殖户3450户,金额29585.69万元。积极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经营稳健、信用良好且符合信贷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支持,2023年为辖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户数835户实现100%建档,评级面62.51%,授信面62.51%,现有贷款户277户,贷款余额31682.38万元。

      3.持续做好板桥镇娄山关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金融服务工作。加强与地方党政及村支两委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大对娄山关村餐饮住宿、避暑旅游及藤编制品等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娄山关旅游产业发展,帮助当地农户增收致富,2023年累计对娄山关社区农户发放贷款1800余万元,户数163户。

      4.通过开展“金融夜校”进校园、进社区、进村组活动,将党和政府的惠农惠民政策、致富技能和金融知识等进行常态化宣讲,助力美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围绕汇川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抓住农村新房建设、旧房改造、住房装修、庭院建设等宜居农房领域,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为全区涉农乡镇645户农户发放了新旧住房建设、庭院建设、农村圈厕改造等贷款3547万元,助力新时代农房建设消费升级。

      5.精准服务收入低于1万元以下的低收入脱贫人口。我行辖内涉农5镇(不含毛石镇、沙湾镇、山盆镇、松林镇、芝麻镇)有2014户、7535人收入低于1万元,我行积极与区农业农村及乡村振兴部门沟通对接,全面获取掌握脱贫人口清单,对清单中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服务,针对性开展普惠大走访,扎实开展专项服务行动,通过“黔农·农惠贷”等脱贫人口专属信贷产品,对符合贷款条件的有效需求满足率100%,支持低收入脱贫人口就业创业、生产经营,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等方面倾斜资源,重点支持带动低收入脱贫人口增收的市场主体。截至2023年末已对符合授信条件的授信面100%,通过走访对脱贫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协力推进帮扶政策宣传、帮扶措施精准,助力及时开展防返贫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服务实体经济,推进转型发展

      1.将金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纳入长期重点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了小微金融三年行动方案,分阶段制定了小微企业发展目标任务,加大信贷资金投向倾斜度,确保金融支持民营及小微企业市场主体覆盖面逐年提升,成本逐步下降,有序推进民营及小微业务金融服务向好发展。认真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2023年累计发放民营企业贷款4031户、金额317700万元,发放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贷款4095户、359900万元,年末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有余额户数5177户、余额329793.56万元。

      2.积极争取人民银行再贷款资金,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2023年12月末,我行累计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资金105700万元,其中,支农再贷款3500万元,支小再贷款102200万元,累计惠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经营主体3377户。

      3.加强市、区人社部门汇报对接,加大“创易贷”创业贴息贷款投放力度,简化小微企业信贷流程,多元化担保措施,提高个人和企业授信额度,个人由20万额度提升至30万元,企业由300万提升至400万元,现有贷款余额7445.39万元,户数293户。

      二、履行社会责任,彰显金融担当

      2023年,我行牢固树立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持续推进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发展根基。

      (一)有序推进“黔农贵客”服务总品牌创建工作,以创建“黔农贵客”服务总品牌打造区域内服务最好银行,任务工作清单,在服务管理机制、服务品牌建设、服务能力提升、网点服务需求、服务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制定31项工作措施,按月组织各责任部室进行工作调度,逐步推进创建“黔农贵客”服务总品牌工作。

      (二)扎实推进普惠大走访。制定2023年普惠大走访实施方案及普惠金融宣传工作方案,开展普惠走访及“走万企提信心优服务”活动,通过宣传普惠金融基本概念、政策措施、成果成效,增强社会对普惠金融工作的感知度、认知度,切实提升人民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满意度,截至2023年末,累计走访商户4461户,累计转化1664户。

      (三)做好“新市民”金融工作,满足新市民就业、创业、住房、消费、教育、医疗、养老等金融服务需求,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截至2023年末,累计服务新市民人数18755人,其中发放新市民创业贷款4102笔,支持金额40389.77万元。

      (四)持续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截至2023年末,已创建信用乡镇5个、信用村50个、信用组873个,覆盖面分别达100%、98.04%、100%;建立农户档案3.78万户,评定信用农户3.53万户,评级面93.81%,户均授信8.36万元;信用乡镇升级4个,占应升级乡镇80%;信用村升级39个,占应升级村78%;信用组升级576个,占应升级组65.98%。农户贷款余额120600万元,占各项贷款的10.52%,较年初增加10900万元,增速9.94%;信用农户户均授信7.44万元,较年初增加1.7万元,农户贷款面32.75%,较年初增加1.30%,农户贷款不良率4.62%,守住农户贷款不良率5%以内红线范围。

      (五)积极推进农民工金融服务。通过对接政府部门及实地走访等方式建立农民工信息台账,了解外出务工人员分布现状,针对性地提供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末,我行已建立农民工信息台账28792条,已完成更新核实25668条,更新核准比例89.15%;各项贷款余额25127.54万元,贷款客户数2337户;各项存款余额31439.11万元,存款客户数15324户;黔农云认证客户数17119户,较年初增加1165户。

      (六)全力推进社保卡发行应用。截至2023年12月末,我行共发行社保卡226968张,较年初新增10899张,户籍人口覆盖率51.9%,较年初上升2.49个百分点,金融账户激活率75.83%,较年初提升3.91个百分点,其中惠农补贴一卡通覆盖率71.26%,较年初提升1.41个百分点,激活率82.08%,较年初提升4.17个百分点。

      (七)稳步推进普惠金融服务点“社银一体化”提档升级。截至2023年末,共计设立普惠金融服务点43个,覆盖服务区域所有行政村,覆盖率143%,并且全面完成“社银一体化”提档升级工作,打造了综合型3户,政务型1户,商超型39户,不断提升“为群众办实事”能力。2023年全年累计为群众提供金融服务17.09万次,累计交易金额12392.62万元,为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发挥了重要重用。                     

      三、建设“绿色”银行,践行“绿色”经营

      (一)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践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金融排头兵作用,助力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发挥金融杠杆作用,优化调整信贷结构,对节能环保产业给予信贷支持,对高污染、高耗能行业限制信贷投放,对落后产能企业加快退出进度,同时,发展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全力支持遵义市主城区辖内绿色经济的发展,截至2023年末,绿色贷款余额0.38亿元,我行绿色信贷投放主要涉及节能环保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其中: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0.19亿元,生态环境产业贷款余额0.16亿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贷款余额0.03亿元。我行绿色贷款客户类型主要以法人类客户为主,信贷资金投放后为客户自身生产经营及绿色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始终坚持“建设绿色银行,坚持绿色经营”的理念。倡导步行出入,降低电梯的使用率,2023年度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优化了公车使用,严控公务车排量,减少公车的使用频率,倡导员工购置新能源汽车,降低对能源资源消耗,合理使用资源,倡导降低人力成本、减少资源消耗、节电节水节能、绿色出行等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我行定期检查办公场所各水管线的设备陈旧情况,并设有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通过安装节水、防溢装置,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我行设有专用视频会议室,利用视频会议的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出差旅行,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我行于2012年12月启用无纸化办公系统,2023年共处理各类收发文3904份,工作流程表单及报送文档6549份,按平均每份文件10页计算,可节约纸张近10万张,节约粉盒、硒鼓等耗材100余个。

      (三)大力拓展电子银行业务,努力增加无纸化办公业务在各项业务中的比重,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截至2023年12月末,黔农云认证用户208049户,较年初新增户14070户,增幅6.77%;黔农云平台贷款用户13320户,较年初新增2166户;贷款发放40731笔,较年初新增8341笔;我行服务辖区内共5个乡镇,30个行政村。我行共有黔农村村通商户43户,其中综合型3户,政务型1户,商超型39户,商户数较年初持平,覆盖率143.33%。累计发生交易17.09万笔,累计交易金额1.24亿元。

      四、传播文化正能,维护良好社会声誉

      (一)持续做好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先后组织开展了“互联互动-新春送温暖”、志愿黔行·温暖到家”暖冬行动、“学雷锋纪念日”志愿服务、“三八”妇女节花艺沙龙活动、女职工维权行动月宣传、清明祭扫暨革命传统教育、社情社史学习教育活动、“庆五一、迎五四”暨“追寻红色足迹,感悟红色力量”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职工大讲堂”、“六一”儿童节职工亲子阅读活动、爱心捐赠、“粽叶飘香迎端午 农商社区一家亲”主题活动、敬老爱老志愿服务、“夏送清凉”活动、“弘扬八一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慰问活动等,充分展现了汇川农商银行广大党员职工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百姓银行企业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队(岗),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连续四年组建高考志愿送考车队、组织义务献血、义务植树活动等;各支部党员结合志愿服务、金融服务、便民服务等,积极亮身份、办实事、暖民心,帮助身边群众、客户解决实际问题,主题教育期间,帮助解决群众急难问题约94项(次)。

      (三)创先争优、选树典型。根据工作实际,组织开展贵州农信系统、汇川农商银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及各类评先评优活动。2023年4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公布了全国2022年度“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名单,汇川农商银行开发区支行、坪丰支行户外劳动者服务站获评全国2022年“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2023年12月,汇川农商银行大坪支行户外劳动者服务站获评全国2023年度“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同时,在中共遵义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最美遵义城 最美遵义人”评选活动中,汇川农商银行荣获遵义市五一劳动奖状、汇川农商银行东方支行荣获遵义市五一巾帼标兵岗、汇川农商银行城北支行李慧娟荣获遵义市五一巾帼标兵、汇川农商银行东方支行张小凤荣获遵义市五一劳动奖章;汇川农商银行营业部被团省委命名为“贵州省一星级青年文明号”。

      五、以人为本,建设“三有”百姓银行

      (一)汇川农商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党建引领业务发展这一主线,着力建设有温度、有速度、有深度的百姓银行,不断强化自身建设,推进民主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二)大力推进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改革创新,研发绿色金融产品和现代金融产品;贯彻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经营转型、业务转型,为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新贡献。